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5届中考母题题源系列08历史试卷
全国 九年级 专题练习 2017-08-16 289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真题
1. 我国历史上实行的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开、公平的原则。科举制度创立于(   
A.西汉B.隋朝C.唐朝D.明朝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2. 唐朝科举,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进士约为六十分之一;科举出身的官员占全部官员的比例略多于十分之一。从材料中得到的信息是( )
① 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
②科举制是政府选官的主要来源
③科举选拔的标准是择优录取
④科举考试基本年年进行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19-01-30更新 | 1362次组卷 | 51卷引用: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东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3. 《全球通史》中写道:“这一制度,中国推行了近两千年之久;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 “这一制度”是指(       
A.监察制度B.三省六部制
C.行省制度D.科举制
2019-01-30更新 | 421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菏泽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4. 唐朝的“开放”是全面的开放,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下列能说明唐朝选官制度开放的是(   
A.接待遣唐使B.统治者都善于纳谏
C.实行科举制D.长安是座国际大都市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5. 天津市和平区2015届九年级中考一模(学业模拟题)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内容为四书五经,并只准用一种文体答卷,这种文体是指(     
A.散文B.诗歌
C.说明文D.八股文
2016-11-27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中考母题题源系列08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6. 下图为年画《教子成名》。它描绘的是古代女子王春娥因教育儿子刻苦读书,考取功名,而受到朝廷嘉奖的故事。与“考取功名”有关的古代制度是
A.禅让制B.分封制
C.科举制D.郡县制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7. “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A.分封制
B.行省制
C.科举制
D.郡县制
2016-11-27更新 | 1621次组卷 | 91卷引用:2011届内蒙古乌海二中初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历史部分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8. 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中,图一为大雁塔,图二为小雁塔。唐朝时,新科进士齐集大雁塔下题名留念。武举进士则在小雁塔题名。

材料二:贞观年间,参加进士科考试的每年达千人以上,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三:明经考试中,有一种“帖经”的试题类型,考官任意选取《五经》中的某一段,用纸条遮盖其中的几个字或几句话,要求考生将其默写出来。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材料四:唐朝时,新罗、日本全面学习唐朝,都曾通过考试选官。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孙中山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唐代的什么选官制度?其中的武举是哪个皇帝在位时开始的?
(2)材料二反映了李世民统治时期的情况,你认为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帖经”试题会助长什么不好的学习方法?进士科考诗赋在唐代有什么积极影响?
(4)读了材料四,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7
综合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3,4,5,6,7,8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94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单题
20.94科举制的影响、评价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单题
30.94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单题
40.65科举制的完善(唐)单题
50.85科举制的创立与发展单题
60.94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单题
70.4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科举制的完善(唐)单题
二、综合题
80.4八股取士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