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河南 八年级 期末 2020-05-14 26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近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马克思说:“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他评价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B.雅克萨之战C.戚继光抗倭D.郑和下西洋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疯狂的帝国主义扩张没有给清王朝喘息的机会,鸦片战争结束14年后,危机再次从海上来。这一次,侵略者直接逼进了大清国的首都。”这次危机的起止时间分别是( )
A.1840年   1842年B.1856年     1860 年
C.1842年   1856年D.1858年     1860年
2020-05-12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这说明(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美国汉学家芮玛丽评价中国近代某一运动 时说:“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19世纪60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这些杰出人物包括( )
①李鸿章 ②张之洞 ③曾国藩 ④左宗棠 ⑤奕䜣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小王同学写了一篇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内容的小文章,得到老师的赞赏。在文章中他认为这两个条约的最主要不同点是 (        )
A.割地B.允许列强在中国设厂C.赔款D.开放通商口岸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6. 近代中国曾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辙,可以为鉴。”“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由此可知此人主张(   )
A.学习西方、发展科技B.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C.解放思想、宣扬民主D.发动民众、进行革命
2016-12-13更新 | 2851次组卷 | 193卷引用: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重庆B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当‘国际救援部队’一路打到北京时,这场排外救国的努力即被证明是失败了,结果各国公使馆被救,朝廷出逃。”上述“排外救国的努力”( )
A.以改良中国政治为核心目标B.以提升近代化水平为努力方向
C.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D.使推翻专制统治成为时代潮流
2020-05-12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8. 鲁迅认为,孙中山“是一个全体、永远的革命者。无论所做的哪一件全都是革命。”以下史实能证明鲁迅这一观点的有
①提出三民主义   ②成立兴中会   ③策划广州起义   ④成立光复会   ⑤建立同盟会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⑤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当代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 ……”材料中的“它”是指( )
A.戊戌变法B.新文化运动C.辛亥革命D.太平天国运动
2020-05-12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指
A.辛亥革命爆发B.清朝统治被推翻C.中华民国成立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2021-12-06更新 | 143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1-2012学年福建省泉州第三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你认为造成辛亥革命后13年来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     
A.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B.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C.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D.孙中山继续革命
2024-03-09更新 | 64次组卷 | 142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五十一中学(五四制)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毛泽东在谈及学生时代喜爱阅读的一份出版物时说:“我很欣赏胡适和陈独秀写的文章,他们一度成为我效仿的榜样,取代了我已不再崇拜的梁启超和康有为。”这份出版物应该是(     
A.《国闻报》B.《民报》C.《新青年》D.《时务报》
2022-11-22更新 | 63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0年山西省阳泉市郊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13. 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第一场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这里“补课”“起点”的含义分别是
A.明确反封建,实现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
B.明确反对帝国主义,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彻底反帝反封建,无产阶级政党开始领导革命
D.开始宣扬民主科学,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2019-01-30更新 | 892次组卷 | 71卷引用: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陕西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4. 中共“二大”指出:“共产党员应该出来联合全国革命党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以扫清封建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建立真正民主政治的独立国家。”这段材料表明中国共产党已经
A.放弃了对工人运动的领导B.开始与国民党进行合作
C.受右倾错误路线的影响D.明确了民主革命原则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16.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用“五个创造性地”总结毛泽东在党的历史上所作的重要贡献,强调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这里的“创造性的革命道路”是指(       
A.城市领导农村的革命道路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C.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D.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2016-11-27更新 | 957次组卷 | 58卷引用: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德州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7. “北伐战争胜利了,但是到1927年,革命遭到了失败。土地革命战争曾经取得了很大的胜利,红军发展到三十万人,后来又遭到挫折。”材料中“遭到挫折”的历史事件是( )
A.第一次反“围剿”失败B.第二次反“围剿”失败
C.第三次反“围剿”失败D.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2020-05-12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8. 下图是20世纪某时期的一幅标语,该标语内容反映的历史背景是( )
A.甲午中日战争时期,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B.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后,五四运动爆发
C.国共合作破裂后,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D.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三省沦陷
2020-05-12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9. 作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的德国人约翰•拉贝,亲眼目睹了1937年9月到1938年2月间侵华日军的暴行,并用日记记录了下来,这就是著名的《拉贝日记》,同时,拉贝还保存了80多张现场拍摄的照片和详实说明。《拉贝日记》可以作为研究南京大屠杀史料的最主要理由是(  )
A.作者经历的真实性B.日记时间的一致性
C.作者身份的特殊性D.日记内容的丰富性
2017-09-14更新 | 1214次组卷 | 55卷引用: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苏州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0.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在《告全国同胞书》中说:“我全国军民经过……无比的痛苦和牺牲,始结成今日光荣的果实;这一个光荣的果实,是全国同胞每一个人所应该十分尊重而保持的。”材料中蒋介石认为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
A.全民族的团结与坚持抗战B.国共两党的持久战方针
C.世界反法西斯盟国的支援配合D.蒋介石与国民党的领导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较易(0.85)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当时的一些有识之士受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圆明园被焚的极大刺激与震撼,感到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势在必行,终于启动一场持续30多年(19世纪60——90年代)的自强运动。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兴学校、广书院、重技艺、别考课,是人尽其才……育才于学堂,议政于议院,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


(1)材料一中的“自强运动”指我国近代化探索中的哪件事?这场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2)材料二与“自强运动”相比,在“学习西方”方面有何新的认识?
(3)哪一运动践行了材料二的思想?结果如何?

三、辨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辨析题 | 较难(0.4)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上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

材料二   甲:辛亥革命是一场取得完全胜利的革命运动。

乙:不对吧,辛亥革命最终还是失败啦,所以我觉得它是一次不成功的革命运动。


(1)根据材料一,试从政治、思想方面说明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理由。
(2)甲乙两人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你认为他们的观点有什么不妥之处?请根据所学知识,对辛亥革命的成败做出你自己的评价。
2020-05-12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四、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较易(0.85)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7月30日晚,会议正在举行之时,一个不速之客突然闯进会场,四处张望,然后借口说找错了地方,又急忙退出。与会代表觉得非常可疑,立即停止开会,迅速转移。不到一刻钟,法租界巡捕房的10多个巡捕前来搜查,结果扑了个空。为避开密探跟踪和巡捕搜查,会议最后一天改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进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这次“大会”是指哪次大会?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大会”确定的这一政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次“大会”重要历史意义的认识。
2020-05-12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李宗仁的指挥下,中国军队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利。

材料二   某年《新华日报》华北版头条刊载了蒋介石的嘉奖电:“朱(德)副长官、彭(德怀)副总司令:迭电均悉,贵部窥破好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勉。仍希……勿予敌喘息机会,彻底断绝其交通为要!”

材料三   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是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在他的领导下,南洋华侨提出“组织华侨千百万,复兴中华一条心”的口号。


(1)材料一反映了正面战场哪一次战役?该战役有何影响?
(2)材料二中的嘉奖电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刊载的?电文中嘉奖的事件有何影响?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海外华侨为抗战做了怎样的贡献?
2020-05-12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5. 关于解放战争时期战略大决战,有以下几部经典电影。请你结合这几部电影,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A.《大决战——辽沈战役》       B.《大决战——淮海战役》   C.《大决战——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E.《挺进大别山》
(1)请你结合下列所给的提示,选择相对应的影片。
①断敌退路,关门打狗:——
②千里跃进,战略进攻:——
③分割包围,先打两头:——
④千里战线,三路作战:——
⑤中间突破,规模最大:——
(2)请说出邓小平在解放战争中的具体贡献。
2020-05-12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近代史

试卷题型(共 25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0
综合题
4
辨析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近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鸦片战争的影响单题
20.65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单题
30.65太平天国的兴衰单题
40.65洋务运动的内容单题
50.65鸦片战争的影响  马关条约、瓜分狂潮单题
60.65戊戌变法的经过单题
70.65义和团运动单题
80.85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单题
90.65辛亥革命的影响和意义单题
100.65中华民国的创建 单题
110.65二次革命和军阀割据单题
120.65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兴起单题
130.94五四运动单题
140.65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单题
150.65黄埔军校  北伐战争单题
160.85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单题
170.65长征开始单题
180.65九一八事变单题
190.65南京大屠杀单题
200.6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单题
二、综合题
210.85洋务运动的评价  戊戌变法的性质和影响
230.85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40.65台儿庄战役  百团大战  抗战中的国际援助
250.65挺进大别山  辽沈战役  平津战役  渡江战役和向全国进军
三、辨析题
220.4辛亥革命的影响和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