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0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历史试题
湖南 九年级 中考真题 2020-08-12 125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史学热点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1. 歌曲《龙的传人》有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作为龙的传人,中华民族把尊奉为我们的人文始祖
A.黄帝B.尧C.大禹D.秦始皇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2. 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
A.奴隶制开始瓦解B.封建制度确立
C.生产力飞速发展D.诸侯兼并争霸
2016-11-27更新 | 5428次组卷 | 561卷引用:2014-2015学年陕西师范大学附中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3. 下列是中国古代主要朝代(时期)沿革示意图(部分),在相应的空格内依次填入秦→汉→□→西晋→……□→唐→……→元→□→清
A.三国、隋、明B.三国、五代、明
C.东汉、隋、北宋D.东汉、五代、明
2020-08-10更新 | 303次组卷 | 8卷引用:2020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4. 如图呈现了西汉至南宋时期南北方户数的变化情况,这说明
A.北方财富增长B.经济重心南移
C.中央集权加强D.宋代社会气象万千
2020-08-10更新 | 511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0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5. 历史史事是历史的真实描述,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事件的看法或结论。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史事的是
A.《三国演义》中的“孔明草船借箭”
B.张仲景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伤寒杂病论》
C.隋朝大运河加强了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D.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2020-08-10更新 | 278次组卷 | 6卷引用:2020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6. “郑和时代的中国,则是真正承担了一个文明大国的贵任;强大却不称霸,播仁爱于友邦,宣诏颁赏,厚往薄来。”从材料中不能解读出的信息是(       
A.郑和下西洋为明王朝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利益。B.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C.郑和下西洋加强了同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D.郑和下西洋传播了和平和友谊
2022-09-26更新 | 560次组卷 | 44卷引用:(2016年秋季版)2017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同步测试卷新人教版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梁启超在回忆19世纪80年代的情形时说:“朝士皆耻言西学,有谈者,诋为汉奸.不齿士类”,而到了19世纪末,却出现了“举国若狂,人人竟言西学”的现象。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当时中国(     
A.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改变B.民族危机加深,救亡意识凸显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自强”“求富”理念的推广
2023-10-07更新 | 606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8. 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不得不以立法的形式,将西方的工厂制度、公司制度和一系列与之配套的经济制度正式引入中国。这一变化发生在
A.《南京条约》签订后B.《北京条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D.《辛丑条约》签订后
2020-08-10更新 | 176次组卷 | 6卷引用:2020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9. 某历史公众号推出如下研究内容。该公众号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A.列强的侵略B.中国人民的抗争C.近代化的探索D.民族觉醒
2020-08-10更新 | 710次组卷 | 23卷引用:2020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10.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用“五个创造性地”总结毛泽东在党的历史上所作的重要贡献,强调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这里的“创造性的革命道路”是指(       
A.城市领导农村的革命道路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C.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D.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2016-11-27更新 | 957次组卷 | 58卷引用: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德州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11. 毛泽东曾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这个事实一经发生,它就将必然地走向全国的胜利。”这里的“转折点”是指(        )
A.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B.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C.华北全境基本解放D.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12.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涌现出许多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如图中三位人物共同体现出来的时代精神是

A.同仇敌忾、国际主义B.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C.改革创新、与时俱进D.崇尚法治、健全民主
2020-08-10更新 | 1056次组卷 | 77卷引用:2020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13. 1980年,我国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划海南岛为经济特区;1992年,决定开放内地部分省会城市、沿江沿边城市;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3年,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以上史实主要说明了我国( )
A.综合国力不断增强B.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C.体制改革走向深入D.扩大开放融入世界
2019-01-30更新 | 3277次组卷 | 163卷引用: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西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4. 有学者指出:“埃及人是在岩石上砍凿出他们的艺术的。”以下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A.B.C.D.
2021-10-14更新 | 212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9年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达标测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15. 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说:“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书写‘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这个“新社会集团”指的是
A.农民阶级B.封建贵族阶层
C.市民阶层D.工业无产阶级
2017-09-14更新 | 3787次组卷 | 245卷引用: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东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6. 《全球通史》中有这样的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他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作者强调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A.科学与工业生产相结合B.发明都是在阁楼上完成的
C.诞生了许多科学家D.真正的科学家尚未产生
2022-08-14更新 | 311次组卷 | 65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第一共同体、射阳二中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联合质量调研(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17. 美军车队在叙利亚东北部的多个油田停留。美国国防部长曾表示,美国将维护叙利亚的油田,如果有人试图占领,美方将作出强有力回应。俄罗斯代表德米特里波利扬斯基在安理会会议上称,美国应把油田还给叙利亚,美国政府的举动“看起来就像抢劫”。材料表明(       
A.美俄双方对峙局面开始形成B.俄罗斯意欲控制叙利亚
C.安理会决议是唯一可行准则D.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和平
2022-02-16更新 | 210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18. 历史学习中应学会知识线索的构建与牵移,了解重大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从整体上把握历史。下列事件中构成因果关系的是
A.大化改新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B.《权利法案》与美国独立
C.《人权宣言》与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D.苏联斯大林模式与苏联解体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19.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朋友圈的越来越大,有人说,“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对“一带一路”和“马歇尔计划”,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A.都能促进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但根本目的不同
B.参与国家的社会制度都一样,但参与国家的范围不同
C.都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但诞生的背景不同
D.参与国家的地位都平等,但设计的道路完全不同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20. 常德自古以来就是“川黔咽喉,云贵门户,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常德在春秋战国时期属于下列哪个诸侯国管辖
A.齐国B.秦国C.楚国D.燕国
2020-08-10更新 | 25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0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21. 湖南隆回人魏源被誉为近代开眼看世界的先进中国人之一,他提出的主张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B.“自强求富”
C.“变法图强”D.“民主革命”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22. 维新变法期间,湖南是“全国最富朝气”的维新省份,湖南维新变法的代表人物是
A.曾国藩B.左宗棠C.梁启超D.谭嗣同
2020-08-10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3. 他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参与建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华兴会,孙中山曾为其题词“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他发动护国战争,功勋卓著,被孙中山称为“再造民国第一人”。材料中的两个“他”分别是
A.黄兴陈天华B.宋教仁黄兴C.宋教仁蔡锷D.黄兴蔡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24. 日本全面侵华期间,1938年11月12日,蒋介石下令执行“坚壁清野”和“焦土抗战”的方针,于此日深夜开始在某座城市沦陷前将全城焚毁。历史上称之为“文夕大火”。这座城市是
A.湖南常德B.湖南益阳C.湖南长沙D.湖南衡阳
2020-08-10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历史试题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真题
25.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皇一死,秦帝国荡然无存。可是他统一中国的功绩并不因之而湮灭,不出10年,一个新朝代继之勃兴,兹后延续达400年。汉朝在公元前后各经历约200年,全盛时管辖的人口约6000万,足可与罗马帝国相比拟,就是从所控制地域和存在的时间上讲,两个帝国也可以相提并论,只是中国方面内在的凝聚力,非西方所能望其项背。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一般来说,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中原政权覆灭,各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基本上会出现混乱局面。但在混乱中,各民族却相互融合。第二种是边疆民族的强大导致与中原王朝势均力敌,于是各民族政权之间呈现相互并立之势,形成割据分裂局面。但在割据中却有不少交往,有统一的愿望、因素和趋势。第三种是统一的中原王朝非常强大,各边疆民族以中原民族和地区为中心相互交往,直至融入中原民族,呈现统一局面下的民族大融合状况。

——刘宗绪主编《历史新知识创新能力培养》

材料三   我国古代疆域变化图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秦汉时期的政治角度分析“中国方面内在的凝聚力,非西方所能望其项背”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哪一时期是材料二中讲述的第一种民族关系发展模式?盛唐时期唐朝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属于第几种模式?唐朝时怎样处理和边疆各族的关系?举两例说明。说说唐朝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历史地位。
(3)根据材料三所示疆域图,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西汉、元朝、清朝对我国西北地区的统治分别有何创新?元世祖忽必烈为实现对广大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四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2020-08-10更新 | 59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历史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真题
26. 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局图


从1930年——1934年,蒋对中共发动了五次围剿,前四次从1930年12月19日到1933年4月29日,均告失败……与此同时,国民政府正在组织第五次围剿,战事开始于该年(1934年)10月,共有70万人参加。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天起,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全心全意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

材料三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都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的泥潭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从“九一八事变”到“卢沟桥事变”,日本为什么能如此顺利地侵占半个中国?你认为当时中华民族必须直面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以1936年发生的国内重大事件的解决为例,简要说明中国共产党“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全心全意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抗日战争取胜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020-08-10更新 | 426次组卷 | 7卷引用:2020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历史试题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真题
27. 自鸦片战争以来,外国侵略者不断侵略我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抵御外侮,中国人民不断探索“救国之路和强国之路”。根据下面表格中的史实,阐述中国人民的“救国之路和强国之路”。(提示:结合表格所示的史实和所学的知识,围绕“救国之路和强国之路”这一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阐述论题必须史论结合,不少于200字。)

2020-08-10更新 | 63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历史试题

四、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真题
28. “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历史证明:面对人类共同危机,全世界必须形成合力,才能战胜危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763年到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作为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的时期,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据有显著地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我们不屈不挠的宗旨,就是要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要确保德国绝不能够再扰乱世界的和平,……我们已经商得同意:当于1945年4月25日在美利坚合众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会议,……唯有我们三国之间以及一切爱好自由的各国之间,继续增进合作与了解,才能够实现人类最崇高的愿望——一种安全而且持久的和平……

——摘自《苏美英三国克里米亚(雅尔塔)会议公报》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仅仅25年时,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在战后头几年中十分盛行的世界力量的两极分化已经消失。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欧洲能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据有“显著地位”的因素(至少写3点)。为何作者认为欧洲的霸主地位的时间止于1914年?后来的欧洲又是怎样调整他们在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秩序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雅尔塔会议为迅速结束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哪些努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如何才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的出现?
2020-08-12更新 | 2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史学热点

试卷题型(共 28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4
综合题
3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3,4,5,6,20,25
2
中国近代史
3
中国现代史
4
世界古代史
5
世界近代史
6
世界现代史
7
史学热点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炎帝与黄帝单题
20.85春秋争霸单题
30.85三国鼎立的形成  隋的建立与统一  明建立和元灭亡单题
40.65经济重心南移单题
50.65张仲景及医学成就单题
60.85郑和下西洋单题
70.65马关条约、瓜分狂潮单题
80.65辛丑条约单题
90.65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甲午战争的背景、经过单题
100.85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单题
110.65挺进大别山单题
120.85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单题
130.94改革开放单题
140.65古埃及单题
150.85西欧城市的兴起单题
160.6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与影响单题
170.65冷战结束后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单题
180.65斯大林模式及启示单题
190.65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的外交成就  马歇尔计划  一带一路单题
200.65晋楚争霸单题
210.65魏源与《海国图志》单题
220.65戊戌变法的经过单题
230.65袁世凯的皇帝梦单题
240.65地方历史单题
二、综合题
250.4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唐与吐蕃  行省制度  西藏与新疆的治理
260.4九一八事变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抗战胜利的进程及意义
280.4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影响  《凡尔赛条约》  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欧共体的成立
三、论述题
270.65洋务运动的评价  辛亥革命的影响和意义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抗美援朝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