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市级联考】湖南长沙市2019届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五)历史试题
湖南 九年级 一模 2019-06-12 32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红山文化“出现在公元前400300以河流域为中心,与黄河流域、长江江流域并列称为中华文明的三大源头。红山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饲养猪、牛、羊等家畜,使用磨制石器,陶器以“之”字形纹和彩陶为特色,房屋为方形半地穴式。下列与“红山文化”相类似的史前文明代表是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半坡人遗址D.大汶口人遗址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相比商鞅变法,北魏 孝文帝改革的“除旧布新”主要体现在:
A.废分封行县制B.废土地国有兴私有C.废旧俗兴汉化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020-09-17更新 | 206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5届江苏省盐城市毓龙路实验校九年级下期第一次调研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使人们热衷于当官…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科举制D.察举制
2019-06-10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湖南长沙市2019届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五)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4. 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以上三个条约对中国影响的共同点是 (   
A.巨额赔款,加重人民的经济负担
B.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C.开设工厂,便利了列强资本输出
D.清政府完全沦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2019-01-30更新 | 2446次组卷 | 173卷引用: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西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红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历史价值。“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啪映山红……”从上面歌词中可以推断出这首歌所反映的相关历史事件发生在(       
A.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
C.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D.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
2024-01-17更新 | 131次组卷 | 55卷引用:2014届江西上饶市第四中学九年级第五次月考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六十年像长河,有缓流也有急流:六十年像画卷,有暖色也有冷色:六十年像乐曲,有高音也有低音:六十年像史诗,有欢乐也有痛苦,“以下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六十多年里的 的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B.一五计划的实施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中国梦”这个生动的词语已经家喻户晓,已成为当代中国的最强音,怎样才能实现这一伟大梦想呢?习近平作出了鲜明回答: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一道路是指
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D.“一带一路”建设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8. 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说:“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书写‘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这个“新社会集团”指的是
A.农民阶级B.封建贵族阶层
C.市民阶层D.工业无产阶级
2017-09-14更新 | 3787次组卷 | 245卷引用: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东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史(1963-1790)》中写道:“1776年革命派以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这段话是对
A.1776年革命派利用自由理论推翻现行政府的批谏
B.1787年联邦政府自由理论的肯定
C.创建美国联邦政府及其作用的评价
D.联邦政府创建前后不同观点的介绍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10. 丘吉尔说:“(德国)入侵俄国,只不过是入侵不列颠岛的前奏。…… 因此俄国面临的危险就是我们和美国面临的危险。”从中可以看出,英美等国同苏联结成同盟关系的主要原因是
A.苏德战场是欧洲的主战场B.珍珠港事件的促成
C.法西斯是他们的共同敌人D.他们之间的矛盾已经消除
2019-01-30更新 | 250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4中考名师推荐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1)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邵阳籍人民音乐家贺绿汀创作了一批旋律优美、广为传唱的歌曲。下列哪部作品是他创作的
A.《边城》B.《义勇军进行曲》
C.《黄河大合唱》D.《游击队歌》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3. 近代有识之士为实现强国之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鸿章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当此十九世纪竞争进化之世,而惟弥缝补苴(注:补好裂缝,堵住漏洞),偷一时之安,……而仅摭拾(注:收取,采集)泰西皮毛,汲流忘源,遂乃自足。

——摘编自梁启超《李鸿章传》

材料二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它分作两次去做。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外人断不能瓜分我中国,只怕中国人自己瓜分起来,那就不可救了!所以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

——摘编自孙中山《民族的、国民的、社会的国家》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是如何评价李鸿章的实践的?基于这种认识,梁启超等人提出的设想能否使中国富强?请举例说明。
(2)依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政治革命”的目的。同时代湖南籍革命志士“为宪法日流血的第一人立”和晚“再体造民国:第用一人的”分别2是谁?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梁启超和孙中山在强国主张上的共同之处。
综合题 | 适中(0.65)
14. 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19世纪50年代60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一一英国。……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其中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

——摘编自马世力《世界史纲》

材料二工业革命催化了国际分工,资本以其魔力无穷的巨掌将全世界卷入商品流通的大潮中,使一切国家的生产与消费成为世界性的。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的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

——摘编自《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工业革命时期,人们的休闲活动五花八门,酒馆、咖啡馆、戏院、歌剧院、公众演讲和音乐会。工业革命使女性在经济上逐渐独立,提高了妇女的家庭地位,从而催生了男女平等的观念,也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人们看到了科技所蕴藏的巨大动力,由此焕发了他们学习科技、接受教育的巨大热情,从而促进了科技教育的发展

——摘编自任海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民众观念嬗变》

材料四一些工业发展的城市和工矿区人口密集、物流量大,煤的燃烧量急剧增加,大气污染的环境问题不断发生,如1873、180、1882.1891、1892年,英国伦敦多次发生可怕的有毒烟雾事件

——摘编自刘少康编著《环境与环境保护导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英国成为“巨大的工业中心”得益于哪一技术变革?材料一中的数据反映了技德国林经济从发展迅率猛,请举例该时期德国领先世界的科技发明。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世界市场的角度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阶段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3)依据材料三概括工业化国家的社会有哪些变化?材料四反映工业化国家存在哪些问题?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科技发展的认识?
综合题 | 适中(0.65)
15. 制度的创新与实践,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斯福新政是在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再也不能适应生产力巨大发展的时线开辟的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其核心内容是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缓和社会矛盾、新的经济模式后来被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资本主义经过这一重大调整,茨得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活力。

——岳麓书社必修2《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二 1950-90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平均增长率的比较表的骨架

国家联邦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日本美国
增长率6.7%5.6%5.3%2.9%9.6%3.5%

材料三 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罗斯福新政时期“开辟的一条新的道路”指的是什么道路?举例说明罗斯福是如何“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缓和社会矛盾”的?
(2)依据材料二判断,这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材料一中“新的经济模式后来被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与材料二现象的关系?
(3)材料三中的撒切尔夫人在20世纪80年代提到的“安全网”具体是指什么?采取这一做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4)综上所述,说说对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有何启示?

三、简答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简答题 | 适中(0.65)
16.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处理好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是历代政府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结合所
(1)秦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在全国推行了什么制度?汉朝初年对这一制度进行了调整,请以湖南地区的史实为例说明。
(2)唐朝中央政府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在处理西藏地区民族关系时采用过什么方式?唐朝对外交往呈现出“双向交流,兼收并蓄”的特点,请举两例具体事例。
(3)清朝前期,清政府为加强对西藏和新疆的管理设置了什么机构?这一时期,对外关系上出现了怎样的新变化?
(4)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施了怎样的制度?对外始终奉行什么外交政策?综上所述,请为今天政府处理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16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2
综合题
3
简答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2
中国近代史
3
中国现代史
4
世界古代史
5
世界近代史
6
世界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半坡人单题
20.65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单题
30.65科举制的诞生与完善单题
40.94鸦片战争的影响  马关条约、瓜分狂潮  辛丑条约单题
50.65井冈山会师、农村根据地创建单题
60.65大跃进单题
70.65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单题
80.85西欧城市的兴起单题
90.65《1787年宪法》单题
100.4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单题
110.65《诗经》、屈原单题
120.65抗日救亡运动   近代音乐和美术成就单题
二、综合题
130.65洋务运动的评价  戊戌变法的经过  辛亥革命的影响和意义
140.65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与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   内燃机与新交通工具
150.65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和特点  二战后西欧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三、简答题
160.65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西藏与新疆的治理  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