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山东 七年级 期末 2023-02-06 18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新全球史》中写道:“尽管此项工程耗资巨大,但是隋炀帝……的投资千年来一直都有回报。它将中国南部和北部的经济融为一体。”材料认为“此项工程”(     
A.有利于隋朝强盛B.造成了隋朝灭亡
C.促进了经济交流D.结束了分裂局面
2023-08-29更新 | 33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0年江西省中考历史综合卷一:中国古代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4. 唐太宗说:“其(夷狄)情与中夏不殊……四海可使如一家。”下列史实中,与唐太宗直接相关并体现上述观念的是
A.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B.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
C.设置驻藏大臣管理西藏D.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
2018-07-12更新 | 1921次组卷 | 56卷引用:重庆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A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唐朝与当时的阿拉伯帝国并列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声誉远扬海外,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唐朝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当时与我国进行友好往来的亚洲国家有(     
①日本   ②新罗   ③天竺   ④东罗马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下面年代尺中,导致①处由盛而衰的史实是
A.安史之乱B.黄巢起义C.三征辽东D.李自成起义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每一历史时期都具有不同的历史阶段特征。隋唐时期的历史阶段基本特征的是
A.文明初露曙光B.分裂走向统一
C.繁荣与开放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8. “目的是使兵将之间没有感情不易合作反叛,使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如此将帅就不能拥兵自重,而兵卒也不至骄惰”。材料反映了哪一朝代建立之初采取的措施?(       
A.西汉B.唐朝C.北宋D.元朝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利用下面两幅地图可以进行研究的主题是
A.西北少数民族内迁B.经济重心的南移
C.两宋民族政权并立D.元朝拓展疆域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下边是某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
A.铁木真B.岳飞C.文天祥D.完颜阿骨打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1. 两宋时期,南方农业发展速度加快,逐渐超过北方。出现这种状况,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       
A.全国统一,社会环境安定
B.中原人口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
C.引进了日本的优良稻种,提高了粮食产量
D.南方人口多于北方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2. 《元史》评价成吉思汗“帝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故能灭国四十,遂平西夏。其奇勋伟迹甚众,惜乎当时史官不备,或多失于纪载云。”成吉思汗的主要事迹是
A.统一蒙古各部B.联宋灭金C.建立元朝D.灭南宋统一全国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3. 该书二百九十四卷,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该书取材广泛,严谨清晰,是一部对后代产生很深影响的编年体通史。下列选项对“该书”描述正确的是
A.中国史学的一部不朽巨著B.记述了从战国到元朝历史
C.由司马迁编写的中国通史D.我国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14. 宋朝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荣的时代”。这种创新和繁荣的表现是( )
A.发明雕版印刷术B.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
C.改进造纸术D.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2018-07-01更新 | 322次组卷 | 7卷引用:2018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据《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载,从大都有许多道路通往各省。按照市镇的位置,每条大路每隔大约25哩(英里)就有一座驿站,在元朝的疆域之内,驿站超过10000多所。马可·波罗作为忽必烈的使者,正是用这些驿站在中国各处旅行的。上述材料反映了(     
A.元朝战争频繁B.元朝交通便捷
C.元朝商业繁荣D.元朝农业发展
2021-07-08更新 | 250次组卷 | 26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6. 下列有关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都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②都城都位于今天的北京
③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
④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019-06-17更新 | 1540次组卷 | 54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19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中国古代皇帝与丞相的关系可以用拔河来形容。皇帝和大臣分别在绳子的一头向着自己的方向拉,在这种博弈中两者的权力达到了平衡。下列皇帝彻底打破了这一规则的是
A.秦始皇
B.唐太宗
C.宋太祖
D.明太祖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18. “郑和时代的中国,则是真正承担了一个文明大国的贵任;强大却不称霸,播仁爱于友邦,宣诏颁赏,厚往薄来。”从材料中不能解读出的信息是(       
A.郑和下西洋为明王朝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利益。B.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C.郑和下西洋加强了同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D.郑和下西洋传播了和平和友谊
2022-09-26更新 | 552次组卷 | 44卷引用:(2016年秋季版)2017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同步测试卷新人教版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9. “以势若游龙的身姿穿群山,越峻岭,奔腾万里,浩然大气,堪称一部以建筑写就的中华民族的史诗。”与这段描述有关的中国古代建筑是
A.都江堰
B.隋大运河
C.明长城
D.北京故宫
2019-07-03更新 | 1318次组卷 | 64卷引用:2019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0.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埋葬了长达276年的明王朝,“闯王”是指:
A.朱元璋
B.李自成
C.吴三桂
D.皇太极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1. 民间有“明修长城清修庙”的说法,这反映了清朝一些统治者实行了颇具远见卓识的民族政策,对边疆少数民族进行安抚。以下内容与此不符的是
A.顺治帝册封达赖喇嘛B.康熙帝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C.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D.乾隆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接见六世班禅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2. 下表是清朝前期雍正到嘉庆年间土地与人口变化表。据此,可以推知
时间人口(亿)全国耕地(万倾)人均耕地(亩)
雍正17341.0942820.357.50
乾隆17531.8368677.583.69
乾隆17842.8633700.942.45
嘉庆18123.3370727.082.18
A.土地兼并有所好转
B.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C.传统农业逐渐没落
D.重农抑商政策失败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3.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们发现隋朝灭亡、唐朝灭亡都有一个重要的相同因素,这就是(     
A.农民起义的打击B.少数民族的入侵C.外来国家的侵略D.内部朝臣的篡权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4. 清朝时,有一位考官因出了一道“维民所止”的题目(清朝统治者认为他暗指“雍正无头”)而丢官丧命,这反映了清朝统治者
A.焚书坑儒
B.八股取士
C.大兴文字狱
D.言论自由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5. 毛泽东曾评价一部小说:写的是几个家庭,主要是一个家庭。通过家庭反映社会,家庭是社会的缩影。不看这部书,就不了解中国的封建社会。这部书是(     
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红楼梦》
2022-10-26更新 | 372次组卷 | 47卷引用: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2016部编)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测试卷

二、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较难(0.4)
26. ________年,隋文帝杨坚灭掉陈朝,统一全国;_______年,元灭南宋残部,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
填空题 | 较易(0.85)
28. 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宋朝实行了______政策;为了鼓励海外贸易,宋朝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机构)管理海外贸易。
填空题 | 适中(0.65)
29. 历史典故“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等,其故事的主人公是________(人名);宋真宗时辽与北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这次宋辽盟约称为“________”。
填空题 | 较易(0.85)
30. 元杂剧《窦娥冤》的作者是____;明末科学家____的《天工开物》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
2023-02-0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莘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三、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31. 在人类文明史上,以制度为重要内容的政治文明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其中包含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材料二   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其官名品秩略同,所以达远迩、均劳逸。

——虞集《道园学古录》

材料三   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质,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1)写出材料一中该制度正式诞生的标志。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归纳科举制的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元朝对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最大创举是什么?元朝还在中央设置了哪一机构负责监察事务?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与隋唐相比,明、清两朝对中央行政机构和选官制度方面有什么新的表现?
2023-02-06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莘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32. 2021年6月12日是我国第16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啧啧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文学上有大美。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诗词之美】

材料一   央视科教频道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激发了全民学习研究诗词文化的热情。我市中小学已普遍开设经典诵读课,经典诵读已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一种重要方式.如图


【科技之美】

材料二   “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知识传播的文献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并由此又引起难以数计的变化来:竟至任何教派、任何帝国、任何星辰对人类事务的影响都无过于这些机械性的发现了。”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

【戏剧之美】

材料三   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发展到了清代,进入了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清朝时期的戏剧,剧种不断增多,剧目繁多,内容丰富多彩,表演艺术推陈出新,流派风格争奇斗艳,雅俗共赏。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图一中的诗人生活在唐朝,“他的诗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了昂扬的进取精神,表现出蔑视权贵、超凡脱俗的风骨;他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厚的浪漫情怀”,因此他享有怎样的美誉?图二《如梦令》的作者是一位女词人,你知道是谁吗?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列举宋元时期对“第一种发明”的技术革新起过重大作用的一个历史人物名字?英国哲学家培根认为的改变世界的第二和第三种发明分别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在清代众多剧种中,最有影响的是哪两个剧种(请按照流行的先后顺序写出)?
(4)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设立文化遗产日的意义是什么?
2023-02-06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莘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33. 唐宋明清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诸多领域多有成就,为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制度,在下有科举制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二   下图


材料三   宋朝的制度和文化有了重大发展,这一发展的背后是中国经济尤其是商业的飞跃,我们不妨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自唐朝中期开始的南北经济格局的演变到南宋时最终完成;世界上最早的“货币革命”在一个偏远的四川地区开启;海外贸易的发展也反映了当时商业的繁荣,而且它也是推动当时商业革命的主要力量。

——摘编自【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四   明清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呈现出新的特点:海外引进的高产作物使得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从商人数增多,出现各具地方特色的不同的商业集团即商帮⋯⋯

——李建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


(1)材料一中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的制度是什么?材料中这两种制度的实施使唐朝出现的盛世局面称为什么?
(2)工具的革新,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动力。材料二是唐朝时期改进和创制的两种工具,请你分别写出它们的名称。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北经济格局的演变”指的是什么?这里的“货币革命”指什么货币的出现?
(4)据材料四,简要概括明清时期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
2023-02-06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莘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34.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频繁,促进了我国与其他国家间的文明对话与经济交流。七年级(1)班准备举办一期关于“古代中外交往”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我们共同参与吧。

材料一   中国古代曾积极同世界各国交流:汉朝有这样一条路,沿着这条路,东方的丝织品及冶铁等技术相继传至欧洲,西方的汗血马、音乐等也纷纷东来;唐朝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历经艰难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矢志不渝把盛唐文化传播四方⋯⋯

材料二   两汉至唐代,中国对外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入宋以后,特别是南宋,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

材料三   “皇华使者承天救,宣布纶音往夷域。鲸舟吼浪泛沧溟,远涉洪涛渺无极。洪涛浩浩涌琼波,群山隐隐浮青螺。”(材料大意:强大的华夏使者乘承皇帝的旨意,到番夷地区传达皇上的诏令。庞大的船队在一望无际、波涛汹涌的蓝色大海中航行,隐约看得见两旁的青山和海中的海螺。

——(明)马欢:《瀛涯胜览》

材料四   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材料五   纵观中国历史,我国自汉唐始便是海洋强国,宋元延续了发达的对外贸易,直至明朝转折,清朝衰退,由海洋强国变为海洋弱国,其中教训深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唐朝“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把盛唐文化传播四方”的史实各举一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对外交通发生了什么变化?
(3)材料三中的船队最远到达的地方?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朝实行的什么政策使其“与外界完全隔绝”?如何评价这一政策?
(5)以史为鉴,你认为我们应该从以上史实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综合题 | 较难(0.4)

35. 新华社北京(2020年)6月18日电外交部18日就美方将所谓“2020年维吾尔人权政策法案”签署成法发表声明:“美方将所谓“2020年维吾尔人权政策法案”签署成法。这一所谓法案蓄意诋毁中国新疆的人权状况,恶毒攻击中国政府治疆政策,公然践踏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粗暴干涉中国内政。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此表示强烈愤慨和坚决反对。”……“美国政府近年来大肆渲染“中国威胁”,并以此为借口对中国采取全方位施压的强硬政策,在沙疆、涉藏、涉港、经贸,以及当下的新冠病毒潮源问题上,美方采取一系列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中方利益的错误言行。”美国的做法引起了中国人民对巩固国家统一,维护领土、领海、领空主权完整等问题的极大关注。


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管理史实】

材料一:如下表

地区史记
新疆西汉:公元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府,总管西域事务。
唐朝: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
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A)管辖新疆地区。
西藏唐朝: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吐蕃,唐蕃关系日益密切,
元朝:设(B),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清朝: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置(C),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台湾三国时期:吴国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
元朝:设(D),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
清朝:1684年,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1)请写出上面表格中A,B.C、D处应填入的内容。
【反对侵略】

材料二:如下图



(2)图一中的戚继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他最主要的历史贡献是什么?图二情境发生在1662年初我国的某宝岛,与此密切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3)17世纪中期,面对图三中文字叙述的情境,清政府哪位皇帝组织了两次反击战?最终双方签订了哪一条约从而解决两国的东段边界问题?
【学史明智】
(4)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结合当今美国的做法,谈谈“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这一主题的现实意义。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35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5
填空题
5
综合题
5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大运河的开通单题
20.85贞观之治单题
30.65开元盛世和唐衰亡单题
40.65唐与吐蕃单题
50.65国际大都会长安单题
60.65安史之乱和唐衰亡单题
70.65隋的建立与统一  贞观之治单题
80.85北宋的建立与统治单题
90.65辽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  西夏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  宋金和议单题
100.65南宋的建立与岳飞抗金单题
110.85经济重心南移单题
120.85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单题
130.85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单题
140.65指南针发明与使用单题
150.65元朝商业和中外交往单题
160.65隋朝的兴亡  元朝的建立与统治单题
170.65加强君权(明)单题
180.85郑和下西洋单题
190.65明长城单题
200.65明灭亡和满清兴起单题
210.65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单题
220.65明清经济的发展单题
230.65隋灭亡与唐建立  安史之乱和唐衰亡单题
240.65文字狱单题
250.65红楼梦单题
二、填空题
260.4隋的建立与统一  元朝的建立与统治
270.4大运河的开通  明长城
280.85海外贸易的兴盛(宋)
290.65北宋的建立与统治  辽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
300.85元曲
三、综合题
310.65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八股取士  加强君权的措施(明)
320.65京剧
330.65明清经济的发展
340.65海禁政策、闭关锁国
350.4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西藏与新疆的治理  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