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湖南 七年级 期末 2019-08-06 344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学习隋唐历史后,四位同学参加了主题演讲活动。以下是这四位同学的演讲标题,其中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     
A.分裂走向统一B.繁荣与开放C.文明初露曙光D.巩固与危机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学者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于是有政治上社会对流的可能性。由此,官僚政治获得了非常大的弹性。”该“制度”指的是(  )
A.三省六部制B.九品中正制C.科举制D.分封制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3.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下列各项与他无关的是
A.贞观之治
B.文成公主入藏
C.设置西域都护
D.重用文臣魏征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唐太宗把太子成年礼这一重大礼仪,由农忙的二月改在十月举行。进攻突厥这样的重要战争,也放在十月到次年一月的冬闲时进行。以上材料说明唐太宗
A.以民为本,避免干扰生产
B.虚心纳谏,变革礼仪制度
C.善于谋略,选准作战时机
D.提倡节俭,减轻人民负担
2019-06-04更新 | 863次组卷 | 44卷引用:2019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5. 在旧金山、纽约等地人们把华侨、华人聚居的地方叫做“唐人街”,可见唐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代,这种盛世景象历史上称为(     
A.光武中兴B.开元盛世C.贞观之治D.开皇之治
2021-09-16更新 | 670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1—2012学年江苏姜堰娄庄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6.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是中国美术史的丰碑,用色彩记录了中华绵延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横亘万里的锦绣河山。《步辇图》就是其中的一幅,它的作者是(     
A.唐代的阎立本B.宋代的张择端C.东晋的顾恺之D.唐代的吴道子
2022-07-27更新 | 56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5-2016学年七年级岳麓版下册第6-7课同步检测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7. 白居易《登观音台望城》: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遥认微微人朝火,一条星宿五门西。诗中的“城”指
A.北京B.西安C.南京D.开封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下列材料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材料结论
A“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体现盛唐诗人杜甫对祖国河山的赞美
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念奴娇·赤壁怀古》
体现李清照委婉、细腻、清秀的词风
C“要血溅白练,六月飞雪”—《窦娥冤》《窦娥冤》是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
D“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京都竹枝词》《红楼梦》在民间传播,受到市民喜爱
A.A
B.B
C.C
D.D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经典咏流传》是央视打造的一档大型文化音乐节日。节目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融合,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遣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下列诗句中能够反映唐朝中外交往的是
A.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B.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C.忆惜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九天闾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2019-05-31更新 | 284次组卷 | 6卷引用:【省级联考】山西省2019届中考考前适应与模拟历史训练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五个政权,南方先后出现九个政权,再加上太原的北汉一共十五个政权,我们把这种局面称为(       
A.魏晋南北朝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D.五代十国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宋史》记载,曹彬这样位居枢密使高位的武官,每次在道中迎面碰到文臣的车马,都会主动命车夫驶入旁街小巷。这种情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宋朝(       
A.重文轻武B.削弱相权C.削弱地方势力D.加强边疆管理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2. 小明同学制作了两则读书摘要,请你判这些内容与哪位皇帝有关?(     
摘要一:分解相权,财政民政军政互不隶属;
摘要二:削弱兵权,控制调动定期换防。
A.明太祖B.宋太宗C.宋太祖D.明成祖
2019-08-0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13. “公元1004年,辽国萧太后领着她的儿子耶律隆绪,率二十万大军长驱南下,再次攻打宋朝。……寇准力劝宋真宗御驾亲征。宋真宗亲率大兵北上抗辽……”材料所述史实为
A.巨鹿之战
B.牧野之战
C.澶州之战
D.郾城大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辽国号的意思是镔铁,显示它们的坚硬,但镔铁也会锈坏.只有金永不变质,我们国家就称大金吧。“你认为说这段话的人物最有可能是
A.阿保机B.阿骨打C.元昊D.赵构
2021-08-23更新 | 840次组卷 | 79卷引用:2013-2014年四川眉山市华兴联谊校七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5. 以下是宋代户口表,宋代户数在1160年呈断崖式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时间(年)97699710211063108310991110116011661223
户(百万)34812171920111212
A.宋初社会较为安定
B.抗金名将惨遭迫害
C.女真占领北方国土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6.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围绕宋朝进行了探究活动,以下是小华同学搜集的图片资料,据此推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A.宋代手工业的兴盛B.宋代商业的繁荣
C.宋代农业的繁荣D.宋代经济的发展
2019-08-05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7. 热播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通过北宋官宦家庭少女明兰的成长、爱情、婚姻故事,展开了一幅由闺阁少女到侯门主母的生活画卷。在这部电视剧中不可能出现的镜头是(     
A.传阅印刷的《史记》B.挂年画,贴“桃符”
C.到紫禁城面见皇帝D.诵读苏东坡的词作
2019-08-05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8. 南宋初年中原人民大量南迁,南方地区小麦价格暴涨,农民获得收益,小麦在南方大规模种植,南稻北麦的粮食作物分布格局被打破。材料反映了
A.南迁的中原人民对面食的需求推动小麦种植
B.《农政全书》的出版推广了先进的种植技术
C.农业耕作技术的发展为小麦种植提供了条件
D.铁制农具开始从北方引入,促进耕种效率提高
2019-06-07更新 | 107次组卷 | 4卷引用:2019年北京市昌平区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9. 南宋时,有位商人来临安做生意,见到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来不绝,下列选项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A.上午携带纸币购买来自外国的商品
B.下午边读唐诗、宋词边饮茶
C.在娱乐场所听到唱曲《窦娥冤》
D.晚上到临安夜市去看看
2019-08-05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0. 据《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载,从大都有许多道路通往各省。按照市镇的位置,每条大路每隔大约25哩(英里)就有一座驿站,在元朝的疆域之内,驿站超过10000多所。马可·波罗作为忽必烈的使者,正是用这些驿站在中国各处旅行的。上述材料反映了(     
A.元朝战争频繁B.元朝交通便捷
C.元朝商业繁荣D.元朝农业发展
2021-07-08更新 | 261次组卷 | 26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1. 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一个统一的国家政权。元朝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它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这一制度是
A.郡县制
B.中书省
C.行省制
D.尚书省
2018-02-16更新 | 875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6版)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单元测试题-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2. 元朝时,居住在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与汉、蒙、维吾尔等族逐渐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是
A.满族B.女真族C.契丹族D.回族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3. 明朝规定“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办事效率
B.精简政府机构
C.让“群臣”监督皇帝
D.强化君主专制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24. 科技进步与制度创新是推动经济繁荣的动力。“种一收千,其利甚大”,明朝引进的高产作物不包括
A.水稻
B.玉米
C.甘薯
D.马铃薯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25. 明朝为加强统治、增强皇权,从中央到地方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增设了一些新机构。下列机构与锦衣卫性质相同的是(     
A.布政司B.内阁C.东厂D.兵部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26.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经过27年的研究,写成了190多万字的《本草纲目》,这本书
A.成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B.是一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
C.是我国最早介绍西医学的著作
D.奠定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基础
2019-07-12更新 | 335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7中考真题押真题-历史 第六篇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7. 公元1644年4月,明朝都城北京被攻占,崇祯皇帝朱由检至死不逃,自缢于煤山。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推翻,推翻明王朝的是
A.努尔哈赤
B.皇太极
C.吴三桂
D.李自成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8. 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史景迁说:“如果要交朋友,我会选择康熙皇帝……他有帝国设计,他也是第一个一对一接见西方人的皇帝。”下列各项与康熙帝的“帝国设计”有关的是
A.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西北边疆
B.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新疆的管理
C.组织雅克萨反击战,抗击沙俄侵略
D.设置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29. 明中叶以来,松江府(今上海一带)所辖市镇数量如下表所示。据此表可以得出
A.明清时期松江地区工商业发展较快
B.近代以来市镇增多与开放通商口岸有关
C.清政府与民国政府都重视商业发展
D.市镇数量增长体现出商人地位上升
2019-06-07更新 | 111次组卷 | 3卷引用:2019年北京市昌平区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30. 雍正皇帝因为这个天才式的发明,终于为清朝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君相争权”的问题。皇帝们……牢牢掌握权柄。材料中“天才式的发明”指的是
A.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B.设置军机处
C.大兴文字狱
D.设立锦衣卫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31. 材料题:
唐宋明清时期,我国的对外政策一直在发生着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盛唐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化都体现出胡汉交融和中西贯通的特点,展示了博大开放、汇纳百川与充满创新活力的时代精神。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七下)

材料二:在宋代,海外贸易集中在南部沿海和长江下游的几个大城市,为了能征收关税将对外贸易限制在某些官方控制的大港口的制度开始于8世纪,在宋代这些关税成为政府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

——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三:使明代初期显得与众不同,但又同汉、唐、宋等朝代初期业绩典范相称的举措,是将帝国的骄傲播向四方,尤其是他们惊人的海上远征。

——罗兹墨菲《亚洲史》

材料四: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人事天时诚极盛,盈虚默念惧增哉。

——《乾隆御制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出唐朝推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唐代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例。
(2)材料二中,“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最重要的技术条件是什么?材料三中,明代初期“惊人的海上远征”主要由谁领导?最远到达哪里?在当时起到什么作用?
(3)材料四,乾隆帝“宁可求全关不开”的心态在现实中演化为什么政策?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从唐朝至清朝,中国古代对外政策变化的轨迹。
综合题 | 适中(0.65)

32.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中,我国人民以其辛勤劳动和聪明智慧创造了先进的生产力和灿烂的文化。请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汉代时“(江南)不忧冻饿,亦亡(无)千金之家”,至宋代则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材料三:如下图

材料四:宋代,随着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数量的不断增加,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更受市民的欢迎。于是,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

(1)唐朝经济发展迅速,农业生产工具不断改进,请写出材料一两幅图片所反映的生产工具名称?

(2)材料二反映了古代经济发展的哪种现象?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中图一“铜版”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哪项发明?图二“交子”产生于什么地区?图三《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全景式的宋朝社会风俗面卷,请说出宋代城市中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名称。

(4)据材料四,归纳词成为宋代文学主流形式和标志的原因。请列举一位南宋时期豪放派的著名词人。

2019-08-0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32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30
综合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隋朝的兴亡  盛世经济的繁荣  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国际大都会长安单题
20.65科举制的诞生与完善单题
30.85“天可汗”单题
40.65贞观之治单题
50.85开元盛世单题
60.85隋唐绘画单题
70.85国际大都会长安单题
80.65红楼梦单题
90.65国际大都会长安单题
100.65开元盛世和唐衰亡单题
110.65北宋的建立与统治单题
120.85北宋的建立与统治单题
130.4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单题
140.65金的建国与统治单题
150.65金的建国与统治  靖康之变  南宋的建立与岳飞抗金  宋金和议单题
160.85农业发展的原因和表现(宋)  手工业兴旺的表现(宋)  纸币的出现及作用单题
170.85北宋的建立与统治单题
180.85经济重心南移单题
190.85元曲单题
200.65元朝商业和中外交往单题
210.85行省制度单题
220.85元朝民族融合单题
230.65加强君权的措施(明)单题
240.85明清经济的发展单题
250.85加强君权(明)单题
260.85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单题
270.65明灭亡和满清兴起单题
280.85雅克萨之战单题
290.85明清经济的发展单题
300.85军机处单题
二、综合题
310.65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郑和下西洋  海禁政策、闭关锁国
320.65盛世经济的繁荣  经济重心南移  纸币的出现及作用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