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乐陵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山东 八年级 期末 2019-10-01 26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 李明班上来了一个新同学,他说:“我的姓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大家猜猜我姓啥?”(  )
A.夏B.宋C.唐D.秦
2016-11-27更新 | 137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4届江苏盐城市初级中学九年级三模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近期热播的电视剧《芈月传》序幕中,芈月对秦军大声疾呼:“你们有多少努力,就有多少回报!”战国时期,秦国的军队特别富有战斗力,有“虎狼之师”之称,其主要原因是(     
A.将领表率作用突出B.秦军武器锋利先进
C.秦国实行奖励军功D.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2021-01-07更新 | 94次组卷 | 20卷引用:广东省2017届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试卷(一)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 我国古代有一种器皿称之为“鼎”,一般“鼎”有三足。我国历史上曾出现三国分立的局面,被形象地称为“三国鼎立”。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
A.长平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
2017-12-25更新 | 473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福建省上杭三中七年级月考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4. 唐朝堪称世界工艺珍品的陶瓷制品是(     
A.唐三彩B.白瓷C.青花瓷D.青瓷
2023-03-31更新 | 209次组卷 | 50卷引用:2013-2014年河南南街中学七年级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下面不能正确反映两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A.B.
C.D.
2021-09-06更新 | 1046次组卷 | 157卷引用:2010-2011学年度山东省崂山八中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诊断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6. 宋朝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而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体现了宋朝的政策是 (     
A.休养生息政策B.重武轻文政策C.重文轻武政策D.对外开放政策
2022-08-11更新 | 399次组卷 | 132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实验学校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7. 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一个统一的国家政权。元朝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它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这一制度是
A.郡县制
B.中书省
C.行省制
D.尚书省
2018-02-16更新 | 875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6版)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单元测试题-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人们常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来形容丞相(宰相)的地位。我国古代设立和废除丞相(宰相)制度的朝代分别是
A.秦朝和唐朝
B.西汉和唐朝
C.秦朝和明朝
D.西汉和明朝
2017-09-17更新 | 736次组卷 | 38卷引用:2013-2014年北京市西城区七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9. 下图反映的发展趋势是
A.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B.统治者重视农业
C.经济的持续发展
D.君主专制高度强化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10. 我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斐然。下列选项中搭配完全正确的是(   
A.《伤寒杂病论》——华佗——中医名著
B.《兰亭序》——颜真卿——“天下第一行书”
C.《资治通鉴》——司马光——纪传体通史巨著
D.《天工开物》——宋应星——“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11. 既是《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同时又是1980年我国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这个城市是
A.深圳
B.珠海
C.厦门
D.汕头
2016-11-27更新 | 644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黑龙江龙东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2. 刚刚热播的历史大剧《台湾•1895》,剧中李雪健饰演的李鸿章说出“八国联军刚刚火烧了圆明园”的台词,让观众倍感荒唐的原因是
A.圆明园在鸦片战争中被英军烧毁
B.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火烧圆明园
C.甲午战败后台湾被迫割让给日本
D.李鸿章没有经历过第二次鸦片战争
2019-02-24更新 | 261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6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3. 1895年美国《PUCK》杂志上刊登的《一只新孵化出的鸡》的漫画,漫画中一只全副武装、手拿军刀的日本鸡破中日战争的蛋壳而出,脚下踩着清政府的龙旗。此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A.激发了清政府的“自强”运动
B.使清王朝的统治全面崩溃
C.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D.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野心
2019-09-30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乐陵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1901年,李鸿章上奏朝廷:“臣等伏查近数十年内,(国家)每有一次构衅,必多一次吃亏。上年事变之来尤为仓促,创深痛剧,薄海惊心。”“上年事变”指的是 (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17-10-20更新 | 307次组卷 | 28卷引用:重庆市巴南区全善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15. “由于洋务派在中国封建制度下,引进了同封建生产关系所不相容的新的生产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必然在客观上加速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A.重点学习西方的技术B.是一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C.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D.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6. 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吾国之思想界”。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
A.民主与科学
B.民主与共和
C.托古改制
D.变法图强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7. 中国共产党建党时期,有一位著名人物被誉为“为中国引来天火的人”,他是(  )
A.孙中山B.陈独秀C.李大钊D.毛泽东
2016-12-13更新 | 413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潍坊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18. 《都嘟》中写道:“1918年的数据是,当时日货占中国所有进口货的44%,1920年降到24%,近乎腰斩了。这是百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抵制日货运动。”这次抵制日货运动发生在(       )
A.甲午中日战争时期B.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C.五四运动时期D.北伐战争时期
2018-06-24更新 | 287次组卷 | 13卷引用:湖南邵阳市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9. 年代标尺有助于我们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和发展历程,下面是一位同学设计的年代标尺,这位同学探究的课题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
B.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逐新成熟
D.中国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2018-07-23更新 | 811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8年山东省菏泽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0. 下图是位于昆明市五华区翠湖畔的云南陆军讲武堂,创建于1909年,被誉为“民主革命的熔炉”。为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培养革命需要的政治、军事人才,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帮助下,1924年5月,国民党创办了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该校位于
A.南京
B.上海
C.武汉
D.广州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1. 毛泽东曾当面称他是“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在北伐战争中,他曾领导第四军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被誉为“北伐名将”,第四军也因此被称为“铁军”。“他”是(   )
A.朱德B.叶挺C.贺龙D.刘伯承
2016-11-27更新 | 1555次组卷 | 89卷引用: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临沂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22. 吴佩孚致大总统徐世昌的电报中称:“仰恳大总统以国本为念,以民心为怀,一面释放学生,以培养士气。一面促开国民大会,宣示外交得失缘由,共维时艰,俾全国一致力争,收回青岛,以平民气,而救危亡。”这表明吴佩孚
A.极力支持北洋政府
B.掩饰军阀混战事实
C.主张维护国家主权
D.设法阻止北伐进军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3. 毛泽东被《时代》杂志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的100人之一。如图图片记录了毛泽东的一些重要活动,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④③
D.④②①③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4. 翻开原南京总统府办公桌的台历,透过历史的尘埃,我们还能看到:面写有“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的字样。这一定格的寓意是(     
A.日军占领南京并进行大屠杀B.抗日战争获得最终胜利
C.中国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D.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2021-08-31更新 | 93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2-2013学年山东泰安东岳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学情检测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25. 歌曲具有时代特征.以下歌词反映的历史时期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②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
③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二十九军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④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⑤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A.⑤①③②④
B.③⑤①②④
C.⑤③①④②
D.③①②④⑤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26. 2015 年 1 月 15 日《人民日报》刊文:“这次会议(召开后)党和红军立刻呈现全新的面貌,显示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四渡赤水,抢渡金沙和大渡河,挥师北上,到达陕北, 取得长征的胜利。”这次会议使“党和红军立刻呈现全新的面貌”的原因是(        
A.作出了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决定
B.初步实现了国共两党之间的第二次合作
C.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领导地位的确立
D.把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019-01-30更新 | 371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常州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7. 毛泽东曾说:因为困难的时候不动摇,长征后不到三万人的队伍,要比长征前三十万人更强大。毛泽东强调的是
A.反“围剿”积累了斗争经验
B.遵义会议作出了正确决策
C.长征锻炼了红军的基干力量
D.红军三大主力得以胜利会师
2018-07-03更新 | 1195次组卷 | 54卷引用:河南省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8. 如图所示材料中两党的宣言(谈话)是在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后发表的?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八一三事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29. 太平天国在这里留下印记,中华民国的历史从这里开始,日军的暴行在这里警钟长鸣。这里”是指(  )
A.武汉B.上海C.沈阳D.南京
2017-09-14更新 | 2486次组卷 | 60卷引用: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青岛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30. 一位老八路说“当我们听说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时我们立时呆呆立在那儿,没有眼泪,它早干了,……想笑,因为我们胜利了,想哭……那是为我多难的祖国母亲,我们只说一句话‘我们胜利了’!……今天是我们子孙应该铭记的日子。”“今天”是   
A.194585B.1945815
C.194592D.194599
2016-12-13更新 | 984次组卷 | 32卷引用: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贵州黔东南州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1. 蒋介石点:“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据史实指出,“共同商讨”的结果是
A.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B.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
C.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签订了“双十协定”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32. 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这标志着
A.全面内战爆发B.战略进攻开始C.战略决战到来D.渡江战役开始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33. 这一战后,东北解放区成为巩固的战略后方。毛泽东信心十足地说:“这样,我们原来预计的战争进程,大为缩短。”“现在看来,只要从现在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这一战”指的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三大战役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34. 下图反映的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关于各阶段的解读正确的是
A.①阶段民族工业在辛亥革命的影响下产生
B.②阶段李鸿章等人提出“实业救国”口号
C.③阶段民族工业进入短暂的“黄金时代”
D.④阶段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和平改造
2019-09-30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乐陵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35. 1905年,李叔同为母亲办丧事,在《大公报》上发布声明,概不收受呢缎、轴幛、银钱、洋圆等物,可以送挽联、纪念诗文、花圈等;参加追悼会的人,不行旧礼,愿意者可改行鞠躬礼。李叔同特意为母亲写了哀歌,整个仪式简朴感人。这反映了(  )
A.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
B.知识分子破除封建迷信
C.战争使人们生活水平下降
D.平等思想被日渐接受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6. 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会对历史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以下搭配正确的有(  )
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新中国的诞生准备了条件
②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诞生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③抗美援朝---为新中国的建设创造了和平的国际环境
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⑤港澳回归---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
A.①②③④⑤B.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⑤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37. 习近平主席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2018年4月27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用身躯堵枪眼,为部队开辟通路”的特级英雄黄继光的英勇事迹发生在
A.北伐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抗美援朝时期
2018-08-10更新 | 821次组卷 | 28卷引用:山东省莱芜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8. “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与材料有关的会议是(     
A.中共七大B.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022-04-19更新 | 551次组卷 | 10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苏省兴化市昭阳湖初级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月度抽测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39. (2016年海南卷) 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其主要依据是(   
A.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B.“一五”计划的实施
C.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0. 1979年元旦《人民日报》社论:“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十分兴奋的心情”缘于
A.一届全国人大通过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B.中共八大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决策
D.中共十五大确立党的指导思想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41.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邓稼先从事一项严格保密的工作。当妻子问及工作性质时,他说:“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邓稼先奉献了一生,实现了(   
A.B.C.D.
2019-01-30更新 | 184次组卷 | 15卷引用: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海南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42. 改革开放以后,中央政府根据一些地区的历史与现实设立了特区。下图所示设立的两个特区最主要区别是

A.社会制度
B.文化传承
C.经济模式
D.生活方式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3. 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这里所说的“教训”主要是指 (        
A.要注重民主与法制建设B.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C.要依据生产力水平及时调整生产关系D.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44. 1971年,美国从中国进口额490万美元,出口额则微乎其微;而1972年美国从中国进口额达3230万美元,对华出口额为600万美元。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两国关系开始得到改善D.中美两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2021-12-15更新 | 701次组卷 | 62卷引用: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苏州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45.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继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开始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先列的标志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导弹核武器研制成功
C.“东方红”卫星遨游太空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2019-01-30更新 | 1234次组卷 | 51卷引用:2013届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菏泽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46. 以下是第一个五年计划(重工业基地)示意图和对外开放初期示意图。对这两幅图解读正确的是

A.图一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图二以发展农业和轻工业为主
B.图一重工业基地集中在东北地区,图二对外开放始于东南沿海地区
C.图一所示各项建设遭受重大挫折,图二对外开放取得巨大成就
D.图一所示各项成就为图二对外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6-11-27更新 | 518次组卷 | 39卷引用:2013-2014年河南灵宝市朱阳二中八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47. 2016年5月20日台湾新任领导人蔡英文就职当天,国台办评论称:蔡英文没有明确承认“九二共识”。这是一份没有完成的答卷,这说明(   
A.祖国统一大业任重道远
B.台湾当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两岸的隔绝状态仍将持续
D.“九二共识”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2016-11-27更新 | 413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烟台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48. 2019年3月,习近平应邀出访意大利、摩纳哥、法国三国。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的外交活动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后,获得了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赞同,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首次提出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是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邓小平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51. 沿着以丝绸之路命名的中外交往通道,古代中国经济文化交流由此展开。根据相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丝绸之路】

材料一   丝绸之路,无论是陆路,还是海路,都是中国开放沟通、拥抱世界的证明。



(1)材料一中B是欧洲的大秦,写出A点代表的地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的重要历史作用
【丝路拓展】

材料二   宋元时期,在工商业发达的基础上,海外贸易有所发展,由于当时西夏、辽、金、蒙古与宋对峙,宋军费支出浩大,不能不谋求广开财源,注目于发展海外贸易。南宋偏安江南之后,中西陆路交通几乎断绝,海外交通空前发达。

——摘自《中外文化交流史》


(2)据材料二,指出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和海外交通发展的原因。
【航海壮举】

材料三   自永乐三年(1405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祖诸遗城,迥隔于烟霞缥缈之间。而我之云帆高涨,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者……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材料四   



(4)结合材料四分析,中国封建社会末期为什么会出现梁启超所说的这种现象?
综合题 | 适中(0.65)
52.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从古至今,不同历史时期为了实现和巩固国家统一,都采取过强有力的措施。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维护统一,巩固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那些有利于国家统一的人或事在历史的长河中依然被后人传诵与铭记。”

材料二:2014年3月1日云南省昆明市昆明火车站发生的一起由新疆分裂势力组织策划的砍杀事件。造成29死亡,140多人受伤。事件发生后,各族群众纷纷表示强烈愤慨,各国政府也对分裂势力的暴力行为给予强烈谴责。


探究一:巩固统一,民族团结,源远流长。
(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统一是在什么时候?在古代,那一次改革促进民族的融洽?
探究二:曾经的苦难,有离伤别恨,也有国恨家仇。
(2)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清朝为加强对新疆的管辖设置了什么机构
(3)宝岛台湾在历史上经历了与祖国的三次分离,台湾与祖国的第二次分离始于近代史中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写出这个条约的名称。台湾第二次回到祖国怀抱的原因是什么?
探究三:维护民族团结,实现民族共同繁荣,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4)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的一项基本政策是什么?
(5)新时期我国政府为维护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而提出的伟大构想是什么?举出这一构想成功实践的两个范例
(6)你对“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有什么感悟?
2019-10-0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乐陵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53. 某校九年级16班同学以“民族复兴之路”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辉煌与领先】

材料一: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一中的“第五大发明”是指什么?列举宋元时期影响世界的一项科技发明
【屈辱与反思】

材料二:1858年4月、1900年7月英国著名漫画杂志Pnch登载了题为《没有开花的中国佬》和《中国就要崩溃了》的漫画。同一时期,法国报纸也登载了题为《中国蛋糕》的绘画,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当时的社会现状和西方人对中国的看法。



(2)分析材料二,指出这一时期西方人对中国的看法,并说明1900年前后西方国家是怎样使中国“崩溃”的?

材料三: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延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3)依据材料三,中国人在知道自己的不足后,在第一期和第三期分别采取了什么补救措施?
【革命与独立】

材料四: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阶段),第一步(阶段),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交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


(4)依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步(阶段)”的革命性质和第二步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
【发展与复兴】

材料五: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奏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序曲。“中国模式”的成功,带来了中国的发展,使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

——美国《时代周刊》


(5)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哪次会议作出的决策?“中国模式”从经济体制方面看是指什么?
2019-09-30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乐陵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54.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也是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2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材料二   毛泽东曾对一位外国来访者说:“1927年,他(蒋介石)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人也没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

材料三   据统计,中央红军长征路上一共368天,有15天用于打大的决战,有235天用于白天行军,有18天用于夜晚行军;整个长征途中,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182公里才休整一次,日均行军37公里;共翻越了18条山脉,其中5条山脉终年积雪;渡过了24条河流;穿越了11个省;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的封锁包;从瑞金出发时有8.6万人,到达陕北时,仅剩6500人,平均每行进1公里,就有3至4名战士壮烈牺牲

——摘编自中共党史研究室文献

材料四   李济深致国民政府电文:“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不图讨伐令忽然而下,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其豆之煎?况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叛逆目之。”

——摘自1936年12月《桂林日报》

材料五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报告中指出:“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伟大的历史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就是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1)材料一所述“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指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2)依据材料二,1927年,中国共产党通过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孵出”了两只“小鸡”。这两只“小鸡”指的是什么?
(3)材料三体现了怎样的长征精神?
(4)材料四中的“陕变”指什么事件?中国共产党怎样解决“陕变”的?“陕变”的解决对时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材料五所指的三次伟大的历史性变化是什么?
2019-10-01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乐陵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55.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实现民富国强。
【屈辱的开端】

材料一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界碑,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迫下,坠入近代的屈辱、彷徨、困惑。


(1)材料一所述“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其含义是什么?
【抉择与奋斗】

材料二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带领全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新中国。


(2)材料中的“正确革命道路”具体指什么?
【发展与富强】

材料三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经过艰辛求索,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


(3)材料所述“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其标志事件是什么?“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指什么道路?请列举“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以来,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两例
【理论自信】

材料四   十九大报告指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逐渐形成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叫做什么?请你列举该理论的一点内容。
(5)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还产生了哪些重大理论成果,试举一例?
2019-09-30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乐陵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55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50
综合题
5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3,4,5,6,7,8,9,10,51,52
2
中国近代史
3
中国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94秦朝的兴衰单题
20.65商鞅变法单题
30.4赤壁之战单题
40.85盛世经济的繁荣单题
50.65辽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  西夏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  金的建国与统治  南宋的建立与岳飞抗金单题
60.85北宋的建立与统治单题
70.85行省制度单题
80.65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加强君权的措施(明)单题
90.85明清经济的发展单题
100.94天工开物、农政全书单题
110.94鸦片战争的经过  经济特区的建立单题
120.85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单题
130.85马关条约、瓜分狂潮单题
140.6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单题
150.4洋务运动的评价单题
160.65戊戌变法的经过单题
170.65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单题
180.65五四运动单题
190.65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遵义会议  中共八大的召开  十一届三中全会单题
200.65黄埔军校单题
210.65北伐战争单题
220.4五四运动单题
230.65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长征开始  重庆谈判  开国大典单题
240.65渡江战役和向全国进军单题
250.65七七事变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单题
260.65遵义会议单题
270.65长征胜利单题
280.65七七事变单题
290.4太平天国的兴衰  中华民国的创建   南京大屠杀单题
300.65抗战胜利的进程及意义单题
310.65重庆谈判单题
320.85挺进大别山单题
330.85辽沈战役单题
340.85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单题
350.85社会习俗的变化单题
360.65抗美援朝  十一届三中全会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单题
370.85抗美援朝单题
380.6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单题
390.65三大改造 单题
400.65十一届三中全会单题
410.65“两弹一星”单题
420.4经济特区的建立  “一国两制”的构想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单题
430.65文化大革命的爆发单题
440.65中美关系正常化单题
450.85“两弹一星”单题
460.4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单题
470.65海峡两岸的交往单题
480.8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单题
490.6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单题
500.6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单题
二、综合题
510.65陆上丝绸之路  郑和下西洋  海禁政策、闭关锁国
520.65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马关条约、瓜分狂潮  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530.65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和主要内容  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十一届三中全会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40.65井冈山会师、农村根据地创建  长征胜利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
550.65鸦片战争的影响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  科学发展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