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1-2012学年安徽是宣城市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素质测试历史试卷
安徽 七年级 期末 2012-08-11 815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 6月7、8日是我国高考的日子,世界上许多国家也有类似的制度,请问这个制度是受以下那个制度的影响
A.三省六部制B.科举制C.行省制D.郡县制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史载唐太宗时,有大臣奏请修复长城,太宗一笑置之。太宗不修长城的理由是(     
A.唐初北方无边患B.长城已失去防御能力
C.唐朝国力虚弱,无财力支持D.开明的民族政策使民族关系融洽
2023-05-10更新 | 95次组卷 | 46卷引用:2011-2012学年安徽是宣城市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素质测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3. 如图,《武则天秘史》正在热播,如果让你来评价武则天,你会说
A.贞观之治B.贞观遗风
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
2016-11-27更新 | 12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安徽是宣城市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素质测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4)
4. 《金刚经》全长16尺,高1尺。图案清晰,墨色均匀,线条流畅,表现了很成熟的印刷技术。它印刷于
A.秦朝时期B.汉朝时期C.隋唐时期D.明清时期
2016-11-27更新 | 2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安徽是宣城市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素质测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5. 唐朝时,我国出现了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这说明唐朝
A.农业生产的发达B.对外交流的繁荣C.西域都护的设置D.广州口岸的开放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7. 小明同学选用宋代众多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你认为他研究的主题

A.农业经济的发达
B.商品经济的繁荣
C.民族政权并立
D.海外贸易的兴盛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南宋有位诗人曾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写作该诗的主要目的是(     
A.赞美杭州的繁华B.讽刺南宋统治者苟且偏安江南
C.咏写了西湖秀色与人的关系D.讽刺金朝统治者的醉生梦死
2023-08-21更新 | 40次组卷 | 96卷引用:2011-2012学年安徽是宣城市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素质测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下面不能正确反映两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A.B.
C.D.
2021-09-06更新 | 1046次组卷 | 157卷引用:2010-2011学年度山东省崂山八中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诊断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4)
10. 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兄弟逛街,走到某处,发现这里有人说书、唱曲、斗蟋蟀、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等。请问他们走到了什么的地方?
A.手工业作坊B.市C.瓦肆D.坊
2016-11-27更新 | 5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安徽是宣城市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素质测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下列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蒙古政权的建立   ②定国号为元   ③定都大都     ④灭亡南宋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①④②③D.①③②④
2021-09-15更新 | 92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1-2012学年安徽是宣城市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素质测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4)
12. 一位生活在元朝的商人,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A.去江南贩运棉布B.经运河到杭州游览
C.资助鉴真东渡日本D.购买景德镇青花瓷器
2019-01-30更新 | 7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安徽是宣城市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素质测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3. 如果你要向大家介绍宋朝时期的科技成就,下列四项中你肯定会排除
A.指南针B.火药的广泛运用
C.活字印刷术D.造纸术
2016-11-27更新 | 7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安徽是宣城市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素质测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5. 被明朝万历皇帝钦笔御批“第一甲第一名”的状元赵秉忠长达2460字的殿试卷子,成为我国现存唯一的状元卷。该卷肯定涉及哪些内容
A.经济政策B.四书五经
C.诗词歌赋D.时事评论
2019-07-12更新 | 177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1-2012学年安徽是宣城市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素质测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4)
16.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豪迈诗句出自一位明朝抗倭英雄之口,他是
A.戚继光B.郑成功C.郑和D.文天祥
2016-11-27更新 | 3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安徽是宣城市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素质测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4)
17. 军机处是协助皇帝处理军政大事的机构,它的设立使皇权进一步加强。你知道这个机构是谁设立的吗?
A.顺治帝B.康熙帝C.雍正帝D.乾隆帝
2016-11-27更新 | 3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安徽是宣城市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素质测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8. 小王同学想了解“豪放派”词的特点,通过网络他找到以下四个与宋词相关的网页,你认为访问哪个网页可以找到最多的豪放派的作品(       
A.“柳永”词爱好者网页B.“东坡”词爱好者网页
C.“李清照”词爱好者网页D.“婉约词”爱好者网页
2016-11-27更新 | 759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1-2012学年安徽是宣城市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素质测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4)
19. 下列作品中属于元朝时期的作品的是
A.赵孟頫的《秋郊饮马图》B.郑板桥的《兰竹图》
C.颜真卿的《多宝塔》D.阎立本的《步辇图》
2016-11-27更新 | 5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安徽是宣城市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素质测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20. 明朝时期丝制品中“云锦”最为名贵,素有“寸锦寸金”的说法,如果要想了解当时云锦的制造工艺可以在当时的工艺百科全书中查到,该书是
A.《齐民要术》B.《千金方》
C.《天工开物》D.《徐霞客游记》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较易(0.85)
21. 学校开展编排历史短剧活动,七一班的同学找来了A《本草纲目》、B《资治通鉴》、C《水浒传》、D《送子天王图》等书做道具,请你帮忙分派给下列演员。直接在破折号后写序号即。 
(1)剧中的钱一是位医生,喜欢钻研中医中药书,你分派给他——
(2)剧中的赵二爱好书画,想临摹“画圣”的作品,你分派给他——
(3)剧中的张三是个书迷,对明清时期的小说很有研究,你分派给他——
(4)剧中的李四是个史学家,想研究战国到五代的历史,你分派给他——
2016-11-27更新 | 8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安徽是宣城市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素质测试历史试卷
综合题 | 适中(0.64)
22. 我国历史上人才辈出,他们为都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天我们有必要记住他们。请问下列文字所描述的“他”或“她”是谁?把答案直接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1)他是唐朝著名僧人,中印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著有《大唐西域记》一书。(        
(2)他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却受冤屈而死,因而深受人们的同情与爱戴。(        
(3)她是元代对我国棉纺织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一位普通妇女。(          
(4)他是最负盛名的元杂剧作家,代表作是《窦娥冤》。(          
2012-08-11更新 | 9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安徽是宣城市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素质测试历史试卷
综合题 | 适中(0.64)
23. 连连看。下列两列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请根据你所学知识完成这一活动。用直线相连即可。
2016-11-27更新 | 10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安徽是宣城市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素质测试历史试卷
综合题 | 较易(0.85)
24. 下列六句话都与所学史实相矛盾,请你对每句话中错误的地方作出判断并改正。
(1)隋朝皇帝隋文帝,于605年下令开凿大运河。
错误:                                改正:                              
(2)唐朝工匠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石拱桥。
错误:                                改正:                              
(3)11世纪中期,北宋平民郭守敬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错误:                                改正:                              
(4)1636年,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改族名为满族。
错误:                                改正:                              
(5)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临洮,全长约6300千米。
错误:                                改正:                              
(6)清乾隆时,明确规定伊犁将军和达赖、班禅地位平等,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错误:                                改正:
2012-08-11更新 | 12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安徽是宣城市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素质测试历史试卷
综合题 | 适中(0.64)
25.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炎黄子孙取得了辉煌灿烂的农耕文明,令世界瞩目。请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民谚
(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是唐朝农耕技术的重要表现,请写出图一、图二农用工具名称。
(2)材料二中“苏湖熟,天下足。”说明太湖流域在当时农业生产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材料二反映的情况主要得益于该地从哪里引进的水稻优良品种?
(3)你能依据两则材料说出我国古代农耕文明发达的原因是什么?
2012-08-11更新 | 10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安徽是宣城市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素质测试历史试卷
综合题 | 适中(0.64)
26.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除了有刀光剑影,更有流传千古的民族和谐相处的佳话。请阅读以下材料,感悟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历程。
材料一 如图,大昭寺内的文成公主入吐蕃壁画

材料二 蒙古等族人民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人也大量来到边疆,契丹、女真等族人民早进入黄河流域,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
──《中国通史》
材料三 顺治帝还正式赐予达赖五世“达赖喇嘛”的封号。后来,康熙帝又赐予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下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壁画所反应的内容应该发生在我国哪一朝代?该内容的发生在我国民族关系发展史上有怎样的意义?
(2)材料二的史实反映的是元代的什么现象?这一时期还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是什么?
(3)材料一与材料三在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2012-08-11更新 | 80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安徽是宣城市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素质测试历史试卷
综合题 | 适中(0.64)
27. 我国明至清前期,国力强盛,是亚洲最强大的帝国。这一时期发生了很多让我们引以为豪的事情。现在我们来一起探究、感悟这一辉煌时期。
【探究一 远航篇】如图
2012年4月16日上午9时,中国海军“郑和”舰从大连某军港启航。海军司令吴胜利出席欢送仪式并发表讲话说,“郑和”舰扬帆远航,追寻郑和七下西洋的历史航迹。

(1)“追寻郑和七下西洋的历史航迹”,你能说出当年郑和的大致航程吗?
(2)郑和七下西洋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壮举,你认为明帝国能完成这样的壮举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探究二 拒敌篇】
在清朝前期,西方殖民者不断侵扰我国疆土。我国人民迎头痛击,取得胜利,坚定地维护了国家主权。
(3)你能举出清朝前期中国人民在祖国的东北和东南处抗击外来侵略的史实吗?
(4)这一时期清帝国能在反对外来侵略方面取得胜利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
【探究三 感悟篇】
读史使人明智,了解历史有助于把握现在和预知未来。
(5)经过对远航篇与拒敌篇学习探究,你从中得到最深的感悟是什么?
2012-08-11更新 | 6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安徽是宣城市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素质测试历史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27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0
综合题
7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2
世界古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单题
20.65唐朝的民族政策单题
30.4开元盛世和唐衰亡单题
40.64隋唐的科技与文化 单题
50.94国际大都会长安  玄奘西游  遣唐使单题
60.65辽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单题
70.85宋代商业单题
80.65宋金和议单题
90.65辽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  西夏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  金的建国与统治  南宋的建立与岳飞抗金单题
100.64宋代社会风貌单题
110.65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元朝的建立和南宋的灭亡单题
120.64元朝的建立及其民族关系的发展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单题
130.85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单题
140.94行省制度单题
150.94八股取士单题
160.64明朝经营边疆和对外关系单题
170.64清建立与君主专制强化单题
180.65宋词单题
190.64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单题
200.94天工开物、农政全书单题
二、综合题
210.85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明清的科技与文化
220.64唐朝的中外交往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230.64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明清的科技与文化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240.85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隋唐的科技与文化   元朝的建立及其民族关系的发展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明清的科技与文化
250.64开元盛世和唐衰亡  宋代经济的发展
260.64唐朝的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  元朝的建立及其民族关系的发展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270.64明朝经营边疆和对外关系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