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河南 七年级 期末 2020-10-15 42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中国历史中分裂和统一局面交替出现,结束西晋灭亡以来分裂局面,实现全国统一的关键人物是(  )
A.杨坚B.李渊C.李世民D.武则天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唐朝的商业十分繁荣,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其中既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大都会的是
A.洛阳
B.长安
C.东京
D.临安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
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
②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
④都重视生产技术的改进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2018-08-05更新 | 673次组卷 | 46卷引用:2011-2012学年辽宁鞍山26中学初一第二学期4月阶段测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从侧面反映了社会生活状况,以下诗歌反映了唐朝什么样的社会景象
A.经济繁荣B.文化昌盛C.农业发达D.盛世辉煌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5. 以下材料体现的时代特征是

契丹银币

契丹文铜镜

西夏皇陵鸱吻
完颜——王
兀颜——朱
蒲查——李
颜盏——张
女真改汉姓表
A.大动荡和大变革
B.政权并立与民族关系发展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
2019-02-27更新 | 836次组卷 | 16卷引用:【区级联考】北京市朝阳区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苏州的“苏”,过去往往写成“稣”,这是因为苏州自古就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我国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开始成为全国粮仓,并且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谚语的朝代是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从唐末五代,经两宋至元朝,先后出现了四个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即辽、西夏、金和元。其中,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疆域空前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少数民族是(     
A.契丹族B.女真族C.党项族D.蒙古族
2021-07-21更新 | 438次组卷 | 66卷引用:2012届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中学初三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0. 下面是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明代《皇都积胜图》(局部),它再现了明中后期北京城的繁盛情况。明代北京城建筑中堪称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是
A.鼓楼B.太庙C.天地坛D.紫禁城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10天10夜的争分夺秒,火神山医院在日夜轰鸣的机械声中拔地而起,并交付使用,这速度的背后,是中国建造技术的创新,是同舟共济、坚不可摧的中国力量,更是每一位建设者“敬业奉献、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深刻体现。下列科技著作与这一“工匠精神”最为切合的是
A.B.C.D.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2.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只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段史料反映的是哪一科技的应用?
A.造纸术B.火药C.活字印刷术D.指南针
2017-09-14更新 | 1552次组卷 | 59卷引用: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州深圳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3. “一片丹心风浪里,心怀击楫敢忘忧浴”抒发了哪一人物情怀和抱负
A.戚继光B.林则徐C.郑成功D.郑和
2020-10-1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4.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同样,明清文学最为光彩夺目的是 (  )
A.B.小说C.诗歌D.戏剧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15.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明清时期阶段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的南移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毛泽东曾评价一部小说:写的是几个家庭,主要是一个家庭。通过家庭反映社会,家庭是社会的缩影。不看这部书,就不了解中国的封建社会。这部书是(     
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红楼梦》
2022-10-26更新 | 381次组卷 | 47卷引用: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2016部编)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测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7. 七年级历史社团在探究“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搜集到下列图片信息。这些信息反映清初统治者的“国之大计”是
A.恢复发展农业生产B.大力发展手工业和商业
C.进行海外殖民扩张D.大力发展海外贸易
2020-10-14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8. 清朝前期,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力强盛的统一多民族国家。阅读清朝疆域,可知其疆域范围南到
A.台湾岛B.海南岛C.钓鱼岛D.南海诸岛
2020-10-1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19. 从图1到图3的变化反映出中国古代君主制发展的趋势是
   
A.君臣礼仪的规范
B.君主专制的削弱
C.君臣关系的融治
D.君主专制的强化
2018-09-20更新 | 965次组卷 | 29卷引用:云南省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0. 习总书记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下图反映的节日是
A.春节B.清明节C.端午节D.元宵节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21. 戏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是传统文化中一朵经久不衰的奇葩。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古代戏曲起源于祈获丰收和狩猎胜利的原始宗教歌舞。明清是中国古代戏曲的繁荣时期,这时的戏曲多为反映忠孝节义的美德故事,扎根人民生活,并形成了多样的剧种和流派。


(1)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古代戏曲的特点。
(2)请举出你所知道的我国戏曲剧种一例。
(3)你能为戏曲文化的传承做一件什么有意义的事情?
2020-10-14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阁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送至雄州交割。”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   “……死时,辽朝大臣集会致哀,辽道宗说:‘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材料三   “从历史的后端看来,这辽宋之间的协定有它的作用。……这种为和平付出之代价无疑比战费来得低廉。……可是这种看法必须全部放弃当事人的观感……他们无法承认这种妥协为事理之当然。中国历史之中,从无一个统一天下的大帝国卑躬屈节地向一个文化程度低的边区国家进贡。”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材料一中的“大宋皇帝”是指谁?“北朝”是指哪一少数民族政权?
(2)材料一中的规定开始于双方的哪一约定?
(3)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4)辨析材料三,请你谈谈黄仁宇先生对“辽宋之间的协定”的评价。
2020-10-14更新 | 200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3.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道德精神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浑然一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材料二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


(1)请从以下四个方面列举一项教科书上提到过的古代中华传统文化的成就。
举世闻名的科学发明:______________
灿烂辉煌的书法绘画:______________
精美绝伦的建筑艺术:______________
独特卓越的中医中药: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哪些精髓?
2020-10-1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24.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中外交往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也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学者谢弗评价说:“在唐朝统治的万花筒般的3个世纪中,几乎亚洲每个国家都有人曾经进入唐朝这片神奇的土地……”

材料二   郑和与哥伦布航海情况对比表

项目郑和哥伦布
时间1405—1433年1492—1504年
海航次数7次4次
各次航海船只大小船只200多艘最少3只,最多17只
每次航行人数2.7~2.8万人最少90人,最多1500人
到达范围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古巴、海地、牙买加等第

材料三   (清朝时)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举出反映该政策的任一史实。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这次远航有什么重要意义?
(3)材料三中清朝的“与外界隔绝”的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4)依据上述材料归纳我国古代中外交往的发展趋势。
2020-10-14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25. 中国历史上,历代王朝都建立了与之配套的政治制度以巩固其封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愈演愈烈,到五代时进一步造成武夫跋扈、悍将称雄的后果。赵匡胤建立宋朝后,当务之急是要改变唐末以来军阀割据威胁中央政权的局面,以文臣代替武将实施统治。

材料三


材料四A.皇帝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B.皇帝设立军机处,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


请回答:
(1)材料一这种制度指的是什么?明朝时该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2)材料二反映出宋朝实行什么样的政策?
(3)材料三中,图一反映的是建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的什么制度?图二反映的是哪个王朝建立的什么行政制度?
(4)材料四反映出明清时期政治上的什么趋势?
2020-10-15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25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0
综合题
5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隋的建立与统一单题
20.65国际大都会长安单题
30.65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和唐衰亡单题
40.65盛世经济的繁荣单题
50.85西夏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  金的建国与统治单题
60.65经济重心南移  农业发展的原因和表现(宋)单题
70.65南宋的建立与岳飞抗金单题
80.65元朝的建立和南宋的灭亡单题
90.65元朝民族融合单题
100.85北京城单题
110.65天工开物、农政全书单题
120.65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单题
130.65戚继光抗倭单题
140.65唐诗  宋词和元曲  元曲  古典小说的高峰单题
150.65郑成功收复台湾  西藏与新疆的治理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土尔扈特回归祖国单题
160.65红楼梦单题
170.65明清经济的发展单题
180.65清朝前期的疆域单题
190.85加强君权的措施(明)  军机处单题
200.65乡村生活与节日(宋)单题
二、综合题
210.4昆曲  京剧
220.4辽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
230.65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240.4玄奘西游  鉴真东渡  郑和下西洋  海禁政策、闭关锁国
250.4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北宋的建立与统治  行省制度  军机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