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外贸易的兴盛(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8 道试题
1 . 宋朝的海外贸易远达南海诸国、大食诸国等地;宋朝进出口货物的种类、数量达410种以上;宋朝贸易港口有20余处,港口贸易的收入占宋朝全年收入的15%左右。这说明宋朝(     
A.农业的发展B.手工业的兴盛C.海外贸易的发达D.城乡商业的繁荣
2024-05-29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西初中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四)历史试题
2024·广西·模拟预测
2 . 宋朝的经济发展达到了很高的程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宋王朝与北方、西北少数民族政权对立加深,陆上丝绸之路逐渐萎缩,海上贸易因此成为最主要的对外贸易路线。宋朝的海上贸易往来大大盛于前朝,不仅海上路线拓展,而且贸易范围扩大。

——摘编自白明等《中国对外贸易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与唐朝相比宋朝对外贸易的变化。

材料二   古代社会早期的各种文化与娱乐活动,通常主要是特权阶层享受,故而文化娱乐场所并不普遍,入宋以后,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在北宋汴京,人们进行娱乐活动的消遗场所——茶坊和酒肆遍布大街小巷。早茶肆、夜茶肆亦遍布各个街巷。

——摘编自郭学信《论宋代城市发展的时代特征》

(2)根据材料二、分析指出宋代城市娱乐生活丰富的原因。

材料三   在宋代,商人、佃农、奴婢均为编户齐民。齐,等也。无有贵贱,谓之齐民。土地买卖、典当也基本不受官府干预,仅办理法律手续,缴纳交易税即可,对于百姓迁移、更换职业,官府的限制也比前代松弛。与此同时,瓦肆、勾栏等场所的兴起为市民阶层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娱乐文化生活。

——摘编自郭尚武《两宋良贱制度的消亡及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宋代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宋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2024-05-23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广西卷)-【试题猜想】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
3 . “华光礁Ⅰ号”是一艘失事的南宋古沉船,船上出水了大量碗、盘、碟、壶、盏、瓶,全是当时销往海外的民间生活用瓷。这可以佐证南宋(     
A.文化生活丰富B.农业发达C.科技水平高超D.海外贸易活跃
2024-05-12更新 | 9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广西南宁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4 . 隋唐、宋元时期是中华文化的鼎盛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①科举制②三省六部制③日本④新罗⑤③天竺⑥玉米⑦占城稻⑧红薯

(1)请从材料表下①一⑧中选择正确的三项,并将其序号填入表中的相应位置。(只填序号,不得多填、错填)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宋朝的海外贸易原因有哪些?
(3)阅读材料,请从“制度创新”“技术革新”“对外交往”中选取一个角度,围绕“国家发展”提出观点,并在材料中选取两个对应的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总结提升。)
2024-05-0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覃塘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多种因素的推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所示。

材料二:宋朝的海外贸易不仅在规模上远超过前朝,而且为政府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宋朝因此增设机构负责管理和推广海外贸易。

——杭侃《两宋:在繁华中沉没》

材料三: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时期……许多中原人民流入江南。在以“靖康之变”为转折点的南宋时期,北方人纷纷迁往南方,使南方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形象地反映了太湖流域的农业生产在全国所占的重要地位。南方的经济情况都是北方所不能及的,这都说明南方经济已经超过北方,取得了不可动摇的经济重心地位。

——《如何理解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分别写出材料一中图一、图二的工具名称。这三幅图都是_____。(①交通运输工具;②农业生产工具。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横线空白处)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宋朝为“推广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了哪一机构?
(3)根据材料三,“南方经济”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使我国古代的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最后到什么时期完成?
(4)综上所述材料,概括推进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
2024-04-29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崇左市宁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唐宋时期,经济一片繁荣景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任务一:【图片解读

材料一

图1 唐代《耕织图》

材料二

图2(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描述汴京商市的繁荣时说:市人通宵达旦,往来不绝;大街小巷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吟叫百端”,大小商店铺席连绵不断,夜市直至三更才结束,五更又开早市。

(1)根据材料一指出耕地的农民可能使用的耕地工具。请再举出一例唐朝发明的农业生产工具。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找出两例史实证明北宋经济的繁华。
任务二:【史料解读】

材料三   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主通道。而宋代造船业发达,朝廷鼓励海外贸易。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明朝海禁后衰落。

——摘编自薛海燕《海上丝绸之路》

(2)根据材料二指出“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朝为管理海外贸易设置了什么机构对其进行管理。
任务三:【数据解读】

材料四

西汉至南宋南北方户数变化

(3)材料四中的数据反映了唐朝到南宋的户数出现了什么变化?它反映了唐宋时期社会发展出现的什么经济现象?这一经济现象最终完成在何时完成?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促进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024-04-28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学界普遍认为宋代海外贸易频繁兴盛,但也有研究指出,宋代远洋外贸必须利用冬夏两季季风,向北的航线是“趁南风而去,得北风乃归”,往南则“冬南夏北”。影响宋代海外远洋贸易的因素不包括(     
A.自然条件B.发达的造船业C.重文轻武D.国家政策
8 . 在小李同学整理的学习表格中,有丝绸之路、遣唐使、市舶司、郑和下西洋等知识。这一学习表格的主题是(     
A.中外交流B.交通发展C.民族交往D.贸易发展
2024-04-0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浦北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9 . 我国古代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时期往来于丝绸之路的人们不再仅仅是商人和士兵,还有为寻求信仰理念和文化交流的使者、学者、僧侣等人员。当时有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唐朝友好交往,中国大量先进的技术通过各种方式传播到其他国家,并接纳相当数量的遗唐使及留学生,让他们学习中国文化。

——胡柏翠《兴盛的唐朝旅游活动及其历史影响》

材料二:中国过去的海外贸易,主要为统治阶层带来珍贵的奢侈品,整体经济收益不大。然而,宋朝的海外贸易不仅在规模上远超过前期,而且为政府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宋朝因此增设机关负责管理和推广海外贸易。

——杭侃《两宋:在繁华中沉没》

材料三:某事件路线图


   

材料四:固步自封是清朝对外改策的基本特征。自清朝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这种限制贸易政策的实施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制侵略的作用,反而导致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基本断绝,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五:末元时期,来华的欧洲商人、使臣等回国后对中国印刷术进行宣传,之后改进活字印刷术,书籍在欧洲得以普及。13世纪,阿拉伯兵书记载有3种中国火器。14世纪,欧洲人通过翻译阿拉伯书籍,学到了火药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制造了更具杀伤力的黄色火药。

——摘编自潘吉星《中国占代四大发明一源流、外传及世界》


(1)根据材料一,归纳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唐代对外开放的史实。
(2)根据材料二,与中国过去相比,宋代的海外贸易出现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代商船最远到达的地区。
(3)材料三反映明朝时期对外交往事件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此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列举一例明朝时外国入侵的事件。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清朝采取的对外政策是什么?根据材料概括该政策带来的影响。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火药是经什么人传到欧洲的?以印刷术和火药为例,分别概述它们对世界文明产生的影响。
2023-09-11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平南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中叶以后)形成了相当发达的全国商业市场。这时不仅南京等传统的发达地区的城市铺行栉比、民物繁华,边塞城市如大同也“繁华富庶,不下江南”。新兴的市镇大部分集中在江南的苏、松、杭、嘉、湖地区。清代除军器、铸钱等手工业生产属官营和个别地区设立官营丝作坊、制瓷作坊外,各种手工业均为民营。

材料二   郑和七次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夺他人一分财富。

——《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

材料三   宋朝、元朝、清朝对外政策记录(部分)

宋朝:政府增加泉州,明州,广州为通商口岸,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

元朝:与亚、欧、非三大洲的各国建立了多种联系,商人,教士、使节的往来更加频繁。

清朝:乾隆谕令“明岁赴浙之船,必当严行禁绝,将来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如或再来,必令原船返棹至广,不准入浙江海口,传谕各商等知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及最远到达的地区,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3)根据以上我国对外交往的史实,以古为鉴,自拟一个论题展开论述。
(要求:论题明确,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2023-09-09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