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6 道试题

1 . 下图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诗句描写的景观与该水利工程所在地理区域相符的是(       
A.神山宏愿冰川漫,高原牧歌悠扬暖B.雪压松枝漫北方,白山黑水野茫茫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D.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2.下列关于该水利工程的介绍,正确的是(       
A.古堰是由蜀国诸葛亮主持修建的B.鱼嘴把嘉陵江分为了内江和外江
C.至今仍具防洪与灌溉的水利价值D.为我国最大的小麦产区发挥作用
2023-09-02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浙江省衢州市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真题
单项选择题 | 较易(0.85) |
真题
2 . “五一”假期,小林同学到衢州孔氏南宗家庙游玩,收到了下图所示小册子,他在小册子中会看到的语句是(       
   
A.知己知彼,百战不殆B.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法与时移,禁与能变
2023-08-06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浙江省衢州市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真题
3 . 魏晋南北朝时期大多数时间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但正是在这一时期,各民族之间加强了交流与交融,继续传承和发展着中华文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学家 A
他治学严谨,运用前朝刘徽的割圆术,精确圆周率到小数点后第七位,领先了世界近千年。

书法作品 《B》
王羲之刻苦学习,继承各种书体的优点,创作出这幅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作品。

材料二:

正因时局的动荡,中原地区的民族,向南迁移。江南之地,汉时火耕水耨,而无积聚;东晋南朝时,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莫不有中原民族的足迹,有利于增进当地的文化。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南北朝的始末》


(1)写出材料一中科学家A的姓名和书法作品B的名称。
(2)根据材料二,描述江南地区经济发生的变化。
(3)综合材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族人民是如何继续传承和发展中华文明的。
2023-08-04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浙江省衢州市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真题
4 . 史学家赵翼在《檐曝杂记》中描述某官职:“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该官职设置于(       
A.宣政院B.军机处C.市舶司D.锦衣卫
2023-08-04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浙江省衢州市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真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人物与包拯齐名,有“铁面御史”之称的是(       
A.赵抃B.赵鼎C.苏轼D.寇准
2023-08-0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浙江省衢州市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真题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
真题
6 . 下图文物出土于西安,根据服饰和面部轮廓等特征,可判定图中人物来自中亚。该文物(       

①体现了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                      ②见证了唐与吐蕃的友好往来
③反映了唐朝青瓷的高超工艺制作水平       ④为研究唐朝的音乐舞蹈提供宝贵资料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08-0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浙江省衢州市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真题
7 . 开放带来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孝德天皇始立年号大化,制班田收授法,行租庸调法,好儒崇佛,不重神道。

——摘编自黄遵宪《日本国志》

材料二:宋朝,中国的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候。海上商道——而不是古老的陆路——首次成为中国同外界联系的主要通道。最后还应该指出,宋朝时期中国人首次大规模直接从事对外贸易,而不再主要依靠外国中间商。因而可以说,宋朝时的中国正在朝着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


(1)据材料一,推断该国学习仿效的国家,并指出此次学习给该国带来的进步。
(2)据材料二,概括宋朝“正在朝着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的表现。
(3)以“开放带来进步”为主题,以现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史实为依据,写一则历史短文。下列关键词可作参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特区、世贸组织。(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成文)
2023-08-03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真题
8 . 如图为我国古代某王朝中央政府机构示意图。据此推断该王朝是(       
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
2023-08-02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真题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
真题
9 . 某学者认为“开元之始,几于家给人足”,而自某一事件后,“京都为墟(废墟),器之与工,十不存一”。这里的“某一事件”是指(       
A.开通大运河B.安史之乱C.孝文帝改革D.淝水之战
2023-08-02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真题
10 . 书籍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力量。对下列书籍的评述正确的有(       

序号

书籍

评述

《史记》

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齐民要术》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本草纲目》

对药物重新分类的药物学巨著

《红楼梦》

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8-0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真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