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至高无上的皇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1 . 北宋建立后,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关北宋初期加强中央集权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以“杯酒释兵权”的方式解除统军大将的兵权
B.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严重束缚了统军将领的指挥权
C.派武将担任地方长官,并设置通判和转运使
D.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2021-02-06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上册 4.3.1《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 同步练习
2 . 宋太祖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这里反映出宋初的一个基本国策是(     
A.重文轻武B.强干弱枝C.重内轻外D.冗官冗费
2021-02-06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上册 4.3.1《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 同步练习
3 . 诵读经典可以帮助我们提取丰富的历史信息。《三字经》中有“嬴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之句。其中使我国结束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A.秦、隋、宋B.秦、宋、元C.秦、隋、元D.隋、宋、金
2020-12-31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上册 4.3.4《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 同步练习2
4 . 秦汉时期,丞相一职由一人担任,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丞相,北宋时相当于丞相的官员则更多。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B.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C.丞相权力不断削弱D.民主政治逐渐完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元朝在中央设立了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这些机构的职能分别是(   
A.行政、军事、监察B.行政、外交、军事
C.财政、监察、外交D.财政、军事、监察
2020-11-09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上册 4.3.4《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 同步练习
6 . 北宋大部分时期,宰相、枢密使和三司使互不统属,各自独立对皇帝负责。那时,中书省与枢密院称“二府”,对掌文武;而三司称“计省”,独掌财政。这说明宋代时期防止宰相专权的手段是(   
A.分化事权,削弱相权B.废除丞相,实施专制
C.加强集权,削弱地方D.设立通判,加强监督
2020-10-12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上册 4.3.1《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 同步练习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
真题
8 . 中国自古以来形成了一整套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下表反映了我国古代国家治理的趋势是
朝代秦朝西汉宋朝明朝清朝
政治措施建立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颁布“推恩令”解除地方节度使权力废丞相、设内阁设军机处

A.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B.维护国家统一
C.加强监察制度D.推进民族融合
2020-08-02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社会试题(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
19-20九年级下·湖北黄冈·阶段练习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与封建盛世是紧密联系的,经济发展为盛世局面打下基础,盛世期间统治者的治国措施也会促进经济的发展。盛世期间,统治者能够汲取前车之鉴,励精图治,兴利除弊,注意与民休养生息,使社会总体上保持了较长久的稳定,经济逐步有了恢复和发展,国力蒸蒸日上,百姓越来越殷实富足。西汉文景之际,据载“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武帝时,大兴水利,农业更趋发展;盐铁官营,财政愈益加强。唐代贞观年间,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到玄宗开元全盛之时,诗称“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历史上汉、唐并举,无疑都证明汉、唐是当时亚洲乃至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清代乾隆时,农业、手工业和商品经济均兴旺发达,财政收入之丰,达到了我国古代社会的最高水平,经济规模和总量居当时世界之最。直至 1800 年(清嘉庆五年,乾隆于此前一年去世),中国仍然是世界经济的中心,生产能力和出口能力为世界其他地区望尘莫及。国家的安定富足,又为军力国势的强盛提供了基础。由此出现了文治武功、相得益彰的局面。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古代经济发展与封建盛世”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0-07-10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湖北省黄冈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政史综合(5月冲关)试卷(六)

10 .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xié háng),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摘自《皇明祖训》


请回答:
(1)依据材料,判断说这段话的皇帝是谁。       
(2)在这段材料中,找出他“罢丞相”的直接原因。(引用原文回答)
(3)依据这段材料,指出“颉颃”的含义。   
(4)他告诫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020-05-23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杨汛桥镇中学、秋瑾中学等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独立作业历史与社会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