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至高无上的皇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末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前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曰“枢密院”,主弹劾纠者曰“御史台”。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若边徼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之。……举刺之事,则有行御史台领监察御史、肃政廉访司以治之。

——《元文类》


(1)以上材料记载的是元朝的什么制度?
(2)材料中“枢密院”“御史台”的职责分别是什么?
(3)材料中“中书省”是什么机构?管辖什么地方?
(4)这一制度对后世有何影响?
2 . 历史地图能帮助我们追寻到古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踪迹。观察下列反映古代中国不同时期(朝代)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1、图2分别属于哪一历史时期?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2)图3、图4时期的中央政府是如何处理与西藏的关系的
(3)综合四幅示意图,概括古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写出两点)
2019-11-1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秋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同步练习:第四单元评估
3 . 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根本性的变化,为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凡是努力从事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免除徭役,作为奖励。禁止弃农经商。凡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人,赏给爵位或官职。全国设31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去治理。颁布法律,实行连坐法。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中,除改革土地制度、奖励军功、严明法令之外,还有哪两项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措施?(不得照抄材料原文)
(2)材料二中诸侯尽西来发生在哪一年?“秦王扫六合有什么历史意义?
(3)材料三中图1、图2分别反映了秦朝巩固统一的什么措施?这两项措施对秦朝产生了什么影响?
2018-08-17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上册 3.1《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 同步练习

4 . 阅读史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秦汉时期)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

材料二(隋唐时期)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

——《资治通鉴》

材料三(元明清时期)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

——《元史》

(1)秦朝在政治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2)唐朝的政治制度有什么特点?

(3)元朝行中书省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4)史料共同反映的古代中国政治体制是什么?它有何积极作用?

2018-08-17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上册 4.3.4《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同步练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制度文明是人类发展水平和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材料二   禹传子,家天下。

材料三   秦统一后,国土辽阔,最初设置36郡,后来随着疆域的开拓,又设5郡。除内史管理的京畿地区外,秦有41郡。郡下设县,秦县的数量大约有1000个。

材料四   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得分户邑,以封子弟。

材料五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1)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反映的是史前时期哪种更替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2)材料二反映出更替首领的办法有了什么新变化?
(3)材料三中秦朝废除的地方政治制度是什么?
(4)材料四中的“武帝”和“主父”分别指的是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作用。
(5)依据材料五,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2018-08-17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上册 3.3《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同步练习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材料二:秦为乱政虐刑以残贼天下,数十年矣。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外内骚动,百姓罢敝……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司马迁《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材料三:以下是某学校初三学生小明对秦始皇做的全面而简要的评价: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皇帝,他的功大于过。他统一了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混战的局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他还建立起了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世所沿用,影响深远。但是他实行暴政,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1)从材料一看,翦伯赞是怎样评价秦始皇的,其主要依据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分析,司马迁是怎样看待秦始皇的?
(3)材料一、二只摘取了翦伯赞和司马迁对秦始皇某个方面的评价。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在评价人物的方法上有何特点?
2018-08-17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上册 3.1《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 同步练习
7 . 古今多少帝王,在太平与战乱、成败与兴衰中创造历史,忠奸善恶,功过是非,留下不朽的英名和万世的臭骂。他们毁誉参半,盖棺而论定,是可敬可爱,也是可憎可恶的争议人物,阅读材料,仔细品味下面几位帝王。

材料一:中国近代著名史学家翦伯赞认为:“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的人物。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的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倾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1)材料中写道“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倾向”指什么?从材料中看出,秦始皇开创的哪种制度影响深远?

材料二:  “高祖之后,史家誉为文景之治,其实,文、景二帝乃守旧之君、无能之辈。倒是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诏,不失为鼎盛之世……”


(2)材料中“倒是汉武帝雄才大略”,请你举出汉武帝在解决高祖和文、景二帝遗留下的诸侯封国问题上,采取了什么巧妙的方法?汉武帝在开疆拓土上,功劳巨大,与之有关的事件是什么?

材料三:“贞观以前,从我平定天下,周旋艰险,玄龄之功无所与让。贞观之后,尽心于我,献纳忠谠,安国利人,成我今日功业,为天下所称者,惟魏征而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也。”于是亲解佩刀以赐二人。    

——《贞观政要》


(3)材料中的“我”是哪位帝王?材料反映了这位帝王的什么做法?

材料四:与历史上其他著名的王朝相比,宋太祖所创建的宋朝以其鲜明的文人政治特色而登上中国文治盛世的顶峰,可谓中国君主专制史上的最开明的一个王朝,因此,尽管宋朝300年的基业中,长期积弱,但在民间却享有盛誉,并对后世历代产生深远影响。


(4)材料中“宋太祖”的名字是什么?结束大宋王朝300年历史的是哪个民族?

材料五:对治国能力的评价:“可不要看不起老粗,一些老粗能办大事”,“朱元璋也不识字,是个放牛的”,可朱元璋身为帝王时,他的文化水平已经达到能批阅奏折和签署命令的程度。    

——毛泽东


(5)“这个不识字的大老粗皇帝”是怎样加强中央集权的,举出一例措施。
(6)通过以上材料,你认为应该怎么样评价历史人物?
2017-05-05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上册练习:第三单元 第4课 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