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鸟中的大熊猫”——黑鹳
资料一:黑鹳(如图)是鹳形目鹳科鹳属的鸟类,是一种体态优美、体色鲜明、活动敏捷、性情机警的大型涉禽。成鸟喙长而粗壮,身上的羽毛除胸腹部为纯白色外,其余都是黑色。黑鹳主要栖息于大型湖泊、沼泽和河流附近,繁殖于崖壁或者高树上。

资料二:黑鹳曾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和非洲,但近几十年来种群数量骤减,目前 全球不足3000只,故有“鸟中熊猫”之称。灵丘,因发现的黑鹳数量较多而被国家命名为黑鹳之乡。因人类活动的干扰,灵丘的黑鹳一直面临食物短缺的问题,因此山西省政府成立了灵丘黑鹳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在黑鹳主要觅食地挖掘人工鱼塘,在秋冬和早春时节进行人工投食,以缓解黑鹳冬季和繁殖期食物短缺的问题。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黑鹳所处的分类等级是____,鹳科所包含的生物种类的数量比鹳属的____
(2)黑鹳的主要栖息地所涉及的生态系统的类型有____(答出一种即可),其中影响黑鹳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____(答出一种即可)等。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上看,黑鹳属于____
(3)根据资料一,请写出一个黑鹳的主要特征:____。黑鹳能展翅飞翔,其飞行时所需的能量来源于细胞的____作用。黑鹳通过产卵繁殖后代,鸟卵中,将来发育成雏鸟的结构是____
(4)近几十年来黑鹳的种群数量骤减,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答出一点即可)。
(5)从资料二得知,目前山西省为保护黑鹳采取的措施是____。作为中学生,你可以为保护黑鹳做些什么呢?请列举一项:____
2024-04-05更新 | 14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初中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生物试题
3 . 大雨过后,蚯蚓往往要爬到地面上是因为(       
A.喜欢干燥的环境B.穴中浸透雨水太凉C.寻找食物D.土中缺氧,无法呼吸
2022-12-25更新 | 25次组卷 | 77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4 . 韭黄放在光下会逐渐变绿,这说明(  )
A.基因能控制生物的性状
B.环境能改变生物的基因
C.环境能影响生物的性状
D.环境可使隐性性状转变为显性性状
2022-08-30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将生长状态和大小都相同的甲、乙两棵杨树苗,分别在干旱和水分充足的环境中培养,其它条件相同。几年后,甲、乙树冠大小出现如图差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树冠大小差异说明环境影响生物
B.甲树冠较小主要受非生物因素中水的影响
C.甲、乙树冠大小的差异是可遗传的变异
D.甲、乙树冠大小差异是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2022-06-21更新 | 1040次组卷 | 9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薄荷是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芳香植物,可通过扦插繁殖,一般扦插后4--10天可生出新根,长出新叶。烟草浸出液对薄荷的扦插有影响吗?某生物活动小组为此设计了探究实验,实验设计如下:
①用5根某一品牌香烟、蒸馏水制得500mL烟草浸出液。
②准备同样大小的550mL的5个矿泉水瓶,并标记A、B、C、D、E。
③在B、C、D、E瓶中分别加入烟草浸出液50mL、100mL、150mL、200mL。
④在A瓶中加入500mL自来水,B、C、D、E中分别加入450mL、400mL、350mL、300mL自来水。
⑤分别往A、B、C、D、E中各插入10根处理好基本相同的薄荷插条。
⑥观察瓶中薄荷的生长情况。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作为实验探究,你认为该小组提出的假设可能是:___________
(2)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
(3)4~10天后,如果A瓶中薄荷长出了新根、新叶,而B、C、D、E中基本无新根、新叶长出,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
(4)有小组同学得出,如果A、B、C、D、E中均用一根薄荷枝条,你觉得可行吗?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4-17更新 | 216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孝义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蝗灾与治蝗
2020年2月以来,一场70多年未见的大蝗灾从东非开始,迅速向中东、南亚蔓延。大群的蝗虫乌云蔽日般铺天盖地而来,所到之处,玉米、小麦、芦苇等植物被啃食殆尽。其景象可用“惨烈”二字形容。引起这场螳灾的“元凶”是沙漠蝗虫。它们通常生活在年降水量不足200毫来,植被覆盖率低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突然的大量降水往往会使沙漠蝗出数量激增。研究发现,沙漠蝗出的后足有许多感受器,当它们聚集在一起,后足受到碰触时,会释放出一种叫做苯乙腈(jīng)的刺激性化学物质,犹如吹响集结号,不断吸引更多的蝗虫从四面八方赶来。这种物质还能在-定程度上抑制山雀等天敌对它们的采食,但粉红椋(liàng) 鸟却毫不在意,依然把蝗虫视为美味。

阅读上述资料,结合你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沙摸蝗虫生活的地区,突然的大量降水往往会使蝗虫数量激增,这表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
(2)沙漠蝗虫集群活动时,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是________
(3)由图二可知,蝗虫的发育分为三个时期,依次为a________、b_______、和c_____,这种发育过程称为_______
(4)根据资料中的信息,写出一条与沙漠蝗虫有关的食物链:________
(5)沙漠蝗虫的活动范围很大,这与它们的哪些特征有关?(答出一点即可)________
(6)一些国家采用了喷洒杀虫剂的方法,治蝗效果显著,但该方法会污染农作物和环境。请你提出一种既能治蝗又环保的方法(以鸟治虫的方法除外):_________
8 . 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盛豆苗稀“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B.“雨露滋润禾苗壮”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C.“枯叶蝶的体色和外形酷似枯叶“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生长在岩石表面的地衣,能够加速岩石风化”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
9 . 实验中学某班的同学进行了“探究温度是否对家蚕卵孵化率有影响”的实验。他们均取呈紫黑色(这种颜色的卵是已经受精的卵)的蚕卵若干,分成三组放到多功能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回答:

(1)针对该实验,同学们作出的假设是____
(2)这个实验的设计方案中存在不足之处,请指出并加以纠正:____
(3)从探究方案分析,这个实验的变量是___。从实验结果来看,最适宜蚕卵孵化的温度是___
(4)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5)与家蚕相比,蝗虫不经过的发育时期是__期。
2020-05-18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山大附中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10 . 以下诗文或谚语与所蕴含的科学知识不对应的是(        
A.凡事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生物的遗传现象
B.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生物间的捕食关系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温度影响植物开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