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2年,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中央宣传部选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宣传典型。经过多年的保护,白头叶猴的种群数量已从上世纪80年代的300多只增加到目前的130多群,共1200多只。为增加白头叶猴的食物来源、优化它们的栖息环境,崇左市近年来向农民陆续租用耕地60多亩,栽种白头叶猴喜欢吃的构树、萍婆、雀梅藤等植物,建设白头叶猴的“生态廊道”,为白头叶猴“供粮”。
材料二   2023年8月15日,首个全国生态日南宁市治水主题成果展在那考河湿地公园举行,那考河生态综合治理项目采用“全流域治理”和“海绵城市”(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在下雨时,能吸水、蓄水、渗水、净水)的建设理念。经改造后,那考河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由原来几乎没有鱼虾的黑臭小河沟,转变为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湿地公园,主要水质指标平均改善了40%,新增水生动植物、飞禽鸟类约38种,其中出现了白鹭、黑水鸡、野鸭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那考河长期栖息。
(1)材料一中,为增加白头叶猴的食物来源,栽种构树、萍婆、雀梅藤等,这些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______
(2)建立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种保护措施属于______(选填“就地保护”或“迁地保护”)。
(3)材料二中提到的“海绵城市”与有“地球之肾”之称的______生态系统作用相似;划线部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中______的多样性。
(4)如果人们依旧像治理前那样过度排放生活污水、废弃物等,改造后的那考河湿地公园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就不能保持相对稳定,可能还会变回没有鱼虾的黑臭小河沟,这说明那考河湿地生态系统的______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5)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要全社会参与,作为中学生,你可以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2024-05-1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为了让国际社会更好地应对海洋挑战并搭建专门平台,以进一步宣传海洋的重要性,提高公众的海洋保护意识,推动更多国家和地区关注人们赖以生存的海洋,了解海洋自身所蕴含的丰富价值,同时也为了更深刻的审视全球性污染和鱼类资源过度消耗等问题给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带来的不利影响,联合国于2008年第63届联合国大会上将每年的6月8日确定为“世界海洋日”。2020 年,作为生物多样性“超级年”,今年世界海洋日主题——“为可持续海洋创新”。占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其海洋生物的遗传多样性比陆地生物更为丰富和复杂。据统计,中国海域已记录的海洋生物物种约有20200多种,隶属于44门,其中鱼类约占世界总数的14%,蔓足类约占24%,昆虫类约占 20%,红树林植物约占43%,海鸟类占23%,头足类占14%。然而,由于海洋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正日益受到威胁。一年一度的世界海洋日,旨在提醒人们海洋和海洋资源对于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1)分析上述材料可知,该整体构成的生态系统称之为___;但是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材料中没有描述到的生物是___;其中红树林在该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___
(2)2010年4月20日发生了一场海洋危机。在距美国路易斯安那州不远的墨西哥湾上,一个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导致石油大面积泄漏。美媒称,此次泄漏入海的油污要用5年才能清理干净,而其造成的生态污染更是令人胆寒。这一现象说明生态系统的___是有限的。
(3)联合国设立“世界海洋日”的目的是___
2024-01-14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贺州市昭平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塑料制品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如一次性地膜、塑料大棚等。塑料垃圾经微生物的分解后可转变为微塑料颗粒(直径介于0.1微米~5毫米)。微塑料颗粒能通过生态系统的食物链进入动植物体,难以分解不易排出;也可通过生物圈的水循环从湖泊、河流生态系统进入海洋生态系统,成为全球生态安全的隐患。
材料二   在乡村,由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人们常常将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人畜粪便直接排入湖泊、河流,导致浮游植物急剧繁殖,水质恶化,鱼虾死亡。1983年,我国政府把沼气工程列入“农村能源”发展计划并实施,利用甲烷菌等微生物发酵作用,将生活垃圾、人畜粪便中的有机物转变为清洁能源——沼气。发酵产生的沼液、沼渣又可作为猪牛饲料、鱼的饵料、作物肥料等,农民依赖砍伐树木、采集林草植被获取能源等问题也得到了解决。计划实施至今,农村生态环境得以不断改善。
(1)据材料一分析,微塑料颗粒是影响动植物和人体生活的______(填“生物”或“非生物”)因素,在生态系统中会沿着____________不断积累,原因是微塑料颗粒在动植物体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分析,生态系统的______能力是有限的。
(3)据材料一、二综合分析,能分解垃圾和人畜粪便的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农村能源”发展计划能改善生态环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2023-06-29更新 | 77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广西生物中考真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2022年5月26日,桂林市成功入围“十四五”全国第二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名单,成为全国25个入围城市之一。桂林将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实现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和水安全及水文化的多重目标。一年来,桂林市已对一些水塘进行了截污疏通、栽种荷花、投放螺蛳、罗非鱼苗等组合措施改善水体水质。螺蛳以浮游生物和藻类为食,是水质净化者。罗非鱼喜食螺蛳仔,可防止螺蛳过量繁殖,又能增加鱼获。
(1)藻类与荷花属于水塘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__者。它们两者之间存在___________关系。
(2)请写出一条可以直接减少藻类,利于恢复池塘水质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
(3)秋天荷叶会枯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会把荷叶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___________
(4)随着荷花、螺蛳、罗非鱼等生物在池塘里安家落户,池塘生态系统保护自身相对稳定的能力变___________。但还是要避免过量污水排入池塘,因为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能力是有限的。
2023-05-05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广西桂林市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赤潮的发生,破坏了海洋的正常生态结构,如有些赤潮生物(如浮游植物、原生动物和细菌等)会分泌出黏液,影响鱼、虾呼吸,导致窒息死亡。含有毒素的赤潮生物被浮游动物摄食后,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积累,海洋中的鱼、虾等生物又以浮游动物为食,而最终,鱼、虾等海产品将会被人类端上餐桌,对人类健康饮食也造成威胁。
(1)请写出划线部分所表示的食物链______。不易分解的毒素在海洋生物体内积累,最终会危害______的健康。
(2)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看,鱼类比海水稻多了______这一结构层次。
(3)藻类等生物具有吸收温室气体的能力,这主要是通过植物的______作用完成的。
(4)人类的过度捕捞会破坏海洋生态系统,为此设定了休渔期,这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能力是有限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