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马尾松纯林容易受到松毛虫的爆发性危害,而在混交林(两种以上乔木树种组成的森林)中,这种单一性的虫害就不容易大规模发生。这是因为(  )
A.松毛虫只能在马尾松纯林中生活
B.马尾松纯林中树木的营养物质比混交林多
C.马尾松纯林中的光线、水分更适合松毛虫的生长
D.混交林中食物网复杂,有多种天敌控制松毛虫的增长

2 . 玉渊潭公园环境优美,是北京著名的游览胜地。某校同学到玉渊潭开展调查活动,在两个区域(如图)的调查结果如表所示。


环境

生物

A区

小池塘水域较小,有阴凉

菖蒲、芦苇、睡莲、水绵、金鱼、水黾、摇蚊、青蛙等

B区

东湖水域大,阳光充沛

菖蒲、芦苇、荷花、睡莲、狐尾藻、水绵、摇蚊、水黾、草鱼、麦穗鱼、乌龟、绿头鸭、鸳鸯、䴙䴘等


(1)调查是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之一,在调查过程中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______________

a.明确调查目的       b.制定合理调查方案       c.进行组内分工       d.人为修改调查记录


(2)上述两个水域生态系统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构成的。调查结果显示,绿头鸭、鸳鸯、䴙䴘等水鸟主要分布在B区,推测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绘制了两个区域的食物网(如图),其中的箭头代表______________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水黾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_____,在两个区域都存在,请写出一条包含水黾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如果环境变化或人为原因导致水黾数量急剧下降,会对______________区造成更严重的影响。


(4)同学们发现经常有游客投喂金鱼或水鸟,少量的投喂不会造成较大影响,因为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能力,但投喂量过大,会危害金鱼或水鸟的健康、污染水体、破坏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该能力是______________。请你写出一条宣传标语,提示人们不要人工投喂:______________
2024-03-25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普氏野马(如图)是当今世界上唯一幸存的野生马种,它们体长约2.1米,肩高只有1.1米左右。它们头大颈粗,咀嚼肌发达:耳朵短而尖,感觉灵敏;四肢短粗,奔跑能力强;体色棕黄,体表的毛浓密,能抵御零下。40℃的严寒。

1879年,有探险家首次在新疆准噶尔地区发现该物种。由于外国盗猎者捕猎等原因,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普氏野马逐渐在野外消失。

为了拯救这个岌岌可危的物种,也为了修复荒漠生态系统中曾经断裂的食物链,1985年我国启动了“野马返乡计划”,先后几次从国外动物园引进普氏野马,在新疆、甘肃成立繁育基地。野马因近亲交配所引起的退化现象十分严重,经过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野马数量不断扩大。

2001年中国实施第一次野马野放,放归地点选在新疆乌伦古河南岸。这里供野马生存的水源和芨芨草、梭梭等植被丰富。然而当年冬季遭遇极端天气,马群缺乏食物,有的冻饿而死,有的失踪,还有被灰狼抓咬而受伤的,第一次放归以失败告终。

科研人员调整策略,经过半野化过渡,在2002年第二次将野马野放。这一次马群度过了严寒,找到了食物和水源,终于在荒野上“立住了脚”。更让人高兴的是,2003年5月第一匹小马驹在野外诞生。经过持续20年的野马放归,如今在新疆各保护区野外生活的普氏野马已有200多匹。

普氏野马和其他濒危动物一样,对于生态系统的作用就像宫殿的巨型柱子,柱子受损缺失,整个宫殿可能就要受影响甚至崩塌,这也是“野马返乡计划”的意义所在。


(1)根据文中信息,普氏野马适应荒漠恶劣环境的特征有: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2)我国启动“野马返乡计划”首先进行野马的繁育,但繁育之初野马退化严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这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_多样性的缺乏。
(3)文中所提到的荒漠生态系统中,耐旱耐寒植物(如梭梭、芨芨草等)是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为其他生物提供______________和能量。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少,食物链和食物网简单,______________能力弱。
(4)我们经历重重困难也要野放普氏野马,因为普氏野马曾经作为食物链的一部分,和其他动物一样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重要作用包括_____

a.促进物质循环       b.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c.维持生态平衡       d.提供高质量的皮革


(5)综合以上信息,你对于普氏野马保护工作有什么感想或建议?_________
2024-03-2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你一定听说过基围虾吧!其实“基围"并不是某种虾的名字,而是指一种近海的养殖模式:“基”指基堤,“围”指围起来,人们为了防御海水侵袭近海内陆的田地,在周围修筑堤围,称为“基围”。有些虾苗会在涨潮时进入堤内,无法游出,这些虾苗就在这里慢慢长大,故名“基围虾”。
红树林由热带、亚热带海边的植物构成,其植物根系发达、能在海水中生长,构成了陆地向海洋过渡的湿地生态系统。红树林下有丰富的蜗牛、沙蚕等底栖动物,可供虾苗捕食,红树林叶也能成为它们的饵料来源。养殖半年后,随着退潮人们开闸放水,下网捕虾。此时苍鹭、白鹭以及黑脸琵鹭等候鸟也会加入这场“海鲜盛宴”,捕食搁浅的鱼虾。候鸟们会平均停留2~3周,因此红树林湿地成为了它们迁徙途中的重要食物补给站。

红树林湿地不仅能发展基围养殖,其防浪护堤和净化海水的功能也十分显著。盘根错节的根系能有效地阻挡陆地来沙,茂密高大的枝条能有效抵御风浪对陆地的袭击。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可通过土壤-植物-微生物复合系统,过滤、富集和转化污染物,有效去除大部分的氮和磷,减少赤湖发生,净化海域环境。
人类活动的增加也给红树林生态系统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海堤建设和围海造地会导致红树林面积减少,过度挖掘会危害植物的根系和幼苗等。我国已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多个法律法规,可以更好地保护红树林湿地。
(1)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是生活中俗称的“基围虾”,Meltapenaeus是______,(填“属名”或“种加词”)。
(2)海桑,秋茄和桐花树等红树林植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不仅为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也提供了生存、繁衍的家园。野生虾苗成长过程中所需能量的根本来源为______。依据文中信息,写出一条含有虾的食物链:______
(3)红树林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能力,但也会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说明这种能力是有限的。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的7月26日定为“国际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日”。学校即将开展红树林保护志愿活动,请你为此设计一个活动任务:______
2023-05-21更新 | 30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1(北京卷)-生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四种生态瓶组装及维护方案,能较长时间维持稳定的是(       

A.B.C.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