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彰显大国责任和担当,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大力植树造林B.节水节电,绿色出行
C.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D.露天焚烧垃圾、秸秆
2 . 习总书记提出的“碳中和”、“碳达峰”有利于减缓全球温室效应。(      )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3 . 《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两年以来,垃圾分类已从“新时尚”转变为苏州市民的“新习惯”。将①废旧灯泡、②用过的纸巾、③剩饭剩菜、④矿泉水瓶四类垃圾从左至右投放到下列垃圾桶内,顺序正确的是(  )
A.②④①③B.①④②③C.④②③①D.④①③②
2022-06-22更新 | 272次组卷 | 6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在“争做环保小达人”活动中,下列做法不当的是
A.小东将剩菜剩饭投放到“其他垃圾”桶中B.小南将饮料瓶收集起来卖废品
C.小西出门购物时,自己带购物袋D.小北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人类活动不会对生物圈造成破坏的是(        
①围湖造田;②排放污水;③植树造林;④焚烧垃圾;⑤养花种草
A.①③⑤B.③⑤C.①②④⑥D.②④⑤⑥
6 . 下列人类行为中,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不利的是(   
A.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国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
B.中国治沙出现奇迹,40年的时间,将5000万亩沙地变成绿洲
C.从2021年1月1日零时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10年禁渔全面启动
D.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将含有大量辐射性物质的核废水,在不经过任何处理的情况下,排放至大海中
7 . 2020年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我国向世界郑重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目标还被写入了2021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以下措施中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是(       
A.农民焚烧农作物秸秆B.为了方便,尽量开私家车出行
C.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D.开发太阳能、核能等新型能源
8 . 2021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人与自然和谱共生”。为了践行这一理念,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和怀子B.超市购物使用超市提供的塑料袋
C.生活垃圾分类回收D.抓捕野生动物关入笼中当宠物饲养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
9 . 垃圾分类,人人有责。用过的废旧电池应投放在下列带有哪个标志的垃圾箱中? (       
A.B.
C.D.
10 . 创建文明城市有利于生物圈的和谐发展。下列做法中不利于“创文”和保护生物圈的是(       
A.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水资源浪费,节约用水
B.节能减排,少用煤作燃料,禁烧秸秆
C.工厂为节省废水处理经费,直接排放废水
D.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