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脊椎动物类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1 . 祁连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黄河流域重要水源地。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生活有祁连裸鲤、蓑羽鹤、雪豹、白唇鹿、马鹿等动物。请据此分析回答问题。
(1)祁连裸鲤生活在河流中,其呼吸器官是______;身体呈______,可减少游泳阻力。
(2)蓑羽鹤的前肢变为翼,体表被______
(3)雪豹等哺乳动物的繁殖特征是______
(4)上述几种动物中,从分类学角度分析,马鹿和______的亲缘关系最密切。
2 .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搭载斑马鱼进驻中国空间站,首次开展“太空养鱼”项目,实现我国在太空培养脊椎动物的突破。斑马鱼与人类基因的相似度高达87%,且具有体型小巧、发育周期短、易于饲养、早期胚胎透明等特点,便于直接观测胚胎发育进程,是研究人类相关疾病的模式生物。
(1)斑马鱼生活在水中,用__________呼吸,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2)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入斑马鱼的受精卵中,发育成的斑马鱼特定器官会被荧光标记(如图),该过程应用的生物技术是____________。基因是包含____________的DNA片段,控制荧光性状的基因随生殖细胞传递给子代,使子代斑马鱼出现荧光性状,这属于________________变异。

(3)研究人员通过上述生物技术获得的荧光斑马鱼有两种类型(如图),染色体上的G表示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要筛选出能稳定遗传的个体,让荧光斑马鱼与野生型斑马鱼进行杂交,若后代的性状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则推断荧光斑马鱼为类型1;若后代的性状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推断为类型2,即为能稳定遗传的荧光斑马鱼。

(4)在观察斑马鱼的胚胎发育时,发现发育初期有鳃裂和尾,人的胚胎发育初期也有鳃裂和尾,由此推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日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生物试题
3 . 资料一:安阳市林州大峡谷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峡谷内植被覆盖率90%,森林覆盖率80%,有林木75科,450种,景区内还有千年榔榆、桑树、红豆杉、太行花等珍贵植物。2022年有摄影爱好者在大峡谷内还拍到了大型兽类山狍子。
资料二:在河南省2023年10月举行的第29届“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活动中,林州红旗渠林虑山国家地质公园被确定为野生动物放归地,放归了雀鹰、黑翅鸢、白鹭、貉等67只野生动物。
(1)文中划线部分体现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
(2)红豆杉种子外无果皮包被,属于种子植物中的______植物。
(3)山狍子在生殖发育上最大的特点是______,这一特点使其后代的成活率大大提高。
(4)黑翅鸢幼鸟和成鸟相比,羽毛的颜色暗淡许多,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
(5)大峡谷内多种生物和非生物成分构成的整体就是______
昨日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安阳市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4 . 资料一:日本在2023年8月24日正式启动福岛核污水排海,并已完成三批次排放,前三批的累计排放量超过2.3万吨。
资料二:2024年1月29日,在广东汕头的东海岸线上,发现了一头须鲸陨落搁浅。相关专家赶到现场进行勘察,为防止“鲸爆”现象发生,专家进行了放气处理。“鲸爆”是指鲸鱼死亡后,其体内腐败产生的气体累积到一定程度,导致鲸鱼尸体膨胀并最终爆炸的现象。
资料三:据环球网3月5日报道:我国珍稀濒危物种数量实现稳中有升。其中大熊猫野外种群从上世纪80年代的约1100只,增长到现在的近1900只。海南长臂猿野外种群从40年前仅存2群、不到10只,增长到现在的6群、37只。朱鹮由发现之初的7只增加到现在的1万多只。藏羚羊野外种群由上世纪90年代末的6万到7万只,恢复到现在的30多万只。
(1)在资料一中,核污水中含有重金属等放射性物质,这些物质属于影响海洋生态环境的_____因素。海洋动物和人通过_____直接或间接摄入这些有害物质,对生物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科学家预测,日本此次事件造成被污染的海洋生态系统环境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难以恢复正常,这是因为生态系统的_____能力有一定的限度。
(2)鲸鱼生活在水中,胎生哺乳,体温恒定,用_____呼吸。鲸鱼死亡后,体内产生大量腐败气体,主要是由于大量厌氧细菌进入鲸骨和其它组织,分解其中的有机物,这些厌氧细菌在生态系统中扮演了的角色是_____,其营养方式为_____
(3)资料三中提到的几种动物中,跟其他三种属于不同类群的是_____。请写出该生物与其主要运动方式相适应的特征之一:_____
(4)我国珍稀濒危物种数量实现稳中有升与人类的保护离不开关系,保护珍稀濒危生物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作为中学生,能为保护濒危动物做些么?_____。(写出一个即可)
7日内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揭阳市实验中学八年级模拟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十二生肖里的动物们
资料1   十二生肖是中国传统文化及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的顺序排列,用于纪年,十二年一个轮回。十二生肖中的马、牛、羊、鸡、狗、猪被称为“六畜”。“六畜兴旺”寓意家业繁荣、国泰民安。资料2   我国早在秦朝就有《田律》规定:不准在二月摘取发芽的植物,不准掏鸟蛋及捕捉幼兽,更不准毒杀鱼鳖,到七月之后才解除禁令;母兽繁殖时不准去“禁苑”中狩猎。

(1)资料1中划线动物的共同特征有_____(答一点即可),其中属于变温动物的是______。“六畜”中,只有______不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
(2)图甲是“六畜”中部分动物的分类等级图,其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_______,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种动物是____
(3)图乙表示某品种狗毛色的遗传图解,花斑毛色和纯白毛色是一对_______。据图推测,_____毛色为显性性状。若用A、a表示控制狗毛色的一对基因,则子代花斑狗毛色的基因组成可能是____________
(4)十二生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独特文化遗产,善待动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看,资料2中提及的设立“禁苑”相当于建立_____。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除《田律》中的上述规定之外,我们还应采取哪些具体措施?________(答一点即可)。
7日内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中考三模生物试题
23-24八年级上·全国·单元测试
6 . 埃及胡子鲶(见下图)原产自非洲尼罗河水系,为热带鱼类。2020年12月,徐某擅自将2.5万斤埃及胡子鲶放生到江苏的长荡湖中,当地渔政部门紧急打捞出2.02万斤死亡鲶鱼,但仍有约4800斤鲶鱼存活下来。埃及胡子鲶食量大,繁殖能力强,在我国水体中没有天敌,对本土鱼类及生物多样性会造成极大影响。请分析回答问题:([       ]中填序号)。

(1)埃及胡子鲶的体表有许多黏液,除了有利于辅助呼吸,还具有________的作用,以适应水中生活。
(2)埃及胡子鲶是夜行性动物,为了避开水中的障碍物,游泳时通过[       ]________测定方向,主要靠[________]控制方向。
(3)与被放生的鲶鱼大量死亡有关的非生物因素可能有________
(4)放生后存活的鲶鱼可能造成外来物种入侵的原因是________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三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单元测试·基础卷】-2023-2024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册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
7 .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提起濒危动物,很多人都知道朱鹮、金丝猴、大熊猫等,却对濒危的两栖动物知之甚少。但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已评估的物种中,两栖动物濒危物种比例高达41%,远高于鸟类(14%)和哺乳动物(26%)。
作为最原始的陆生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的适应力远不如其它陆生脊椎动物。它们一生大多经历水生和陆生两个阶段,它们的皮肤对温度和湿度极为敏感,因此对环境的要求更高,在寒冷和酷热季节则需要冬眠或者夏蜇。裸露的皮肤也导致其容易感染疾病。并且,它们活动能力弱,不能进行长距离移动和迁移,无法躲避越来越频繁和剧烈的极端气候和自然灾害。
两栖动物曾在地球数次大灭绝事件中幸存下来,为什么会在近两个世纪面临这样的威胁?人们研究发现威胁两栖动物的因素主要包括:因农业开发、环境污染等因素引起的栖息地丧失;因具食用和药用等价值导致被过度捕杀;以及气候变化和疾病等(如下图)。

两栖动物的减少意味着什么?两栖动物是许多害虫的天敌,研究发现,某些由蚊虫传播的疾病病例激增(如疟疾)与两栖动物减少有关。两栖动物还被普遍认为是环境剧烈变化的指示动物,其灾难性的剧减警示人们地球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退化。
为拯救它们,人们已经积极行动起来,尽最大努力去保护两栖动物。当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基于生态系统保护及平衡的动物福利法,我国也于1989年施行并于2021年修订了《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增加了对两栖动物的保护力度,以确保其种群及栖息地安全,严防乱捕滥猎野生动物及破坏栖息地行为,坚决禁止滥食及非法交易野生动物活动。保护两栖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1)文中提到的导致两栖动物容易受到威胁的自身原因包括______。(多选)
a.用肺呼吸       b.活动能力较弱       c.对环境要求高       d.易感染疾病
(2)农业开发和环境污染,不仅导致栖息地破坏,还常导致两栖动物出现畸形。致畸原因主要是:两栖动物的______湿润且裸露,对环境敏感,______过程离不开水,成体和幼体均容易受到污染物影响导致畸形。
(3)由图可知,全球不同地区两栖动物的主要致危因素发生了变化:其中,____________一直是两栖动物所面临的最主要的威胁;近年来,由__________带来的威胁凸显出来;可喜的是,______因素带来的威胁得到了改善,结合文中信息分析,这可能得益于______
(4)根据我国目前两栖动物主要致危因素分析,作为普通公民,我们能采取的保护两栖动物的措施有______
2024-05-0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斑马鱼是小型热带淡水鱼,因体表有类似斑马的条纹而得名。斑马鱼有多个特征使其具有科研价值。下图1为斑马鱼生长发育过程及部分特征。

(1)斑马鱼身体呈梭形,有利于在游动时减少_______。它们对水质和水温要求不高,食性杂且广,对环境有较强的_______能力,这使其易于被科研人员养殖作为实验材料。
(2)由图1可知,斑马鱼雌鱼产卵量_______;受精卵孵化速度快;胚胎_______,不易被天敌发现。这些特征有效保证了其在野生环境中的种群数量。若将其作为科研对象,既能大量繁育,又能_______实验周期,还便于直接观察体内的组织、器官。
(3)斑马鱼的毛细胞和人耳蜗内的听觉细胞有相似的功能及分化机制,而人耳的听觉细胞受损后不易再生。研究者用药物损伤斑马鱼的毛细胞,观察其再生能力。
①由图1分析,研究者选用受精5天的斑马鱼进行实验的原因是_______
②实验结果如图2,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随着时间的延长,_______。因此,研究者有望利用斑马鱼毛细胞的再生机制解决人类因听觉细胞损伤导致的_______难题。

2024-05-09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红树林鳉鱼多生活在地面积水形成的小水池中。天气变化或环境恶劣时,会跳出水坑躲进落叶堆或泥土中,最长可达60天之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鳃是其重要的呼吸器官
B.运动主要依靠躯干和尾部摆动
C.水陆均可生活,属于两栖动物
D.跳出水坑是对恶劣环境的适应
2024-04-28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北京市水体包括自然河流、湖泊、运河等。水体中生活有多种生物,其中北京原生鱼有74种。高体鳑鲏是北京原生鱼的一种。它体型较小,身体长约6~8cm,身体背部微黑色,生活在水流平缓的水体中。鳑鲏鱼以藻类等植物为食。在繁殖期,雄鱼体色变得非常鲜艳,吸引雌鱼。雌鱼将卵产在河蚌的入水管内。孵化后的小鱼在河蚌体内继续生长,一个月后离开,进入水中生活。在鳑鲏产卵的同时,河蚌的后代也会从出水管出来附着在鳑鲏身上生长发育,一段时间后脱落独立生活。

近年来,北京市加大水体环境保护的力度,鱼类的物种数量有稳定提升,分布范围越来越广。其中,高体鳑鲏、棒花鱼和青鳉在全市河流中广泛存在,北京市二级野生保护动物马口鱼也在城市河段中多次现身。除了北京原生鱼,河流中还生长着藻类、香蒲等多种植物,以及吃水草和小鱼的野鸭等多种鸟类。北京市的河流湖泊呈现出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群鸟戏水的良好生态景象。

鱼类的丰富程度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表征,也是水生生态系统是否良好的一面镜子。北京原生鱼的保护是长期的工作,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持续进行。
(1)高体鳑鲏身体呈流线型,用______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2)高体鳑鲏与河蚌的关系是______。河蚌与鱼类不同,身体内______(填“有”或“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3)鱼类在水生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______。请根据文中信息写出一条含有高体鳑鲏的食物链______
(4)同学们在护城河和温榆河调查时发现了麦穗鱼(见如图)。由文中信息可知,麦穗鱼和______亲缘关系最近。

(5)为了保护北京原生鱼,请向在河道、湖泊边休闲的人们提出一条建议:______
2024-04-25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