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节肢动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81 道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蝗虫能够适应干燥生活环境的主要结构特征是 (       
A.具有两对翅膀
B.足和触角分节
C.有坚硬的外骨骼
D.身体分为头胸腹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外骨骼不仅是某些动物保护自己的“盔甲”,还能起到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下列动物中,具有外骨骼的是(  )
A.水螅   B.蜗牛   C.蚯蚓   D.蝗虫   
2023-06-19更新 | 947次组卷 | 19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
真题
3 . 下列生物与其适应生存环境的结构,对应正确的是(       
A.蛔虫-----相似的体节B.蚯蚓-----角质层
C.河蚌------湿润的体壁D.蝗虫-----外骨骼
2022-06-21更新 | 1939次组卷 | 19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博雅培文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4 . 对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的运动和呼吸的描述,正确的是(       
A.河蚌的运动器官是足B.河蚌用外套膜呼吸
C.蝗虫的运动器官只有翅D.蝗虫通过口器进行呼吸
2022-06-21更新 | 1837次组卷 | 17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漳州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蝗虫能大量繁殖、集群和迁飞,所到之处农作物被大面积毁坏,造成“蝗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蝗虫口器适于取食植物性食物B.蝗虫通过气管进行气体的交换
C.外骨骼可保护其不被天敌吃掉D.蝗虫可通过飞行扩大危害范围
2022-06-22更新 | 1767次组卷 | 20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初中第一教研片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东亚飞蝗,又称蚂蚱,为迁飞性、杂食性的农业害虫,喜在坚实的土地中产卵。为了给预防“蝗灾”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者通过2年时间对某地区气温、降水量变化与东亚飞蝗数量变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降水后的连续高温干旱环境更容易形成“蝗灾”
B.在东亚飞蝗繁殖期人为疏松土壤,可控制其数量增长
C.在东亚飞蝗的成虫期进行防治,其防治效果会更好
D.气温和降水量是影响东亚飞蝗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
2022-07-07更新 | 1476次组卷 | 17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7 . 图中圆圈表示家鸽、青蛙和蝗虫三种生物各自的特征。W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是(       
A.体内受精B.用肺呼吸C.体内有脊柱D.卵生
2022-02-17更新 | 689次组卷 | 2卷引用:黄金卷8-【赢在中考·黄金八卷】备战2022年中考生物全真模拟卷(福建专用)
8 . 下列关于动物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鸟类体表覆盖羽毛,有利于在空中飞行
B.软体动物体表有贝壳,有利于分泌珍珠质
C.鱼类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游泳时遇到的阻力
D.陆栖节肢动物有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散失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动物在进化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水螅——消化腔有口有肛门B.蝗虫——足和触角都分节
C.蛔虫——身体背腹扁平D.蚯蚓——呼吸器官是鳃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下列对部分动物的类群与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B.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最大的动物类群,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C.蚯蚓是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
D.青蛙和蜥蜴的区别之一是,蜥蜴能终生生活在陆地,而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