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下列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与采取的措施,对应不合理的是(       
A.吃饭时被鱼刺卡住——大口进食吞咽
B.听到鞭炮的声音——捂住耳朵同时闭嘴
C.溺水引起呼吸骤停——口对口人工呼吸
D.遇到有人煤气中毒——开窗通风并关闭煤气
2023-07-10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当人的生命安全有危险时,需要紧急救治,下列关于急救的叙述,错误的是(       
A.对溺水者进行急救以前,要清除其口鼻内的污物
B.当心跳骤停时,可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C.当煤气中毒时,应立刻进行人工呼吸
D.当动脉出血时,应在近心端用指压止血法进行止血
2023-04-29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一零一中学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3 . 用人工呼吸的方式抢救溺水者是帮助溺水人完成 (       
A.肺泡内的气体交换B.组织细胞内的气体交换
C.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D.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4 . 日常生活中,掌握一些急救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以下所列急救措施错误的是
A.发生骨折时,不要随意挪动伤者,应尽快固定受伤部位
B.救助心脏骤停病人时,可以利用AED装置配合心肺复苏
C.伤口有大量血液喷涌时,应立即在远心端按压止血
D.发现煤气中毒伤者,应立即开窗通风
2022-07-24更新 | 16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为保障人民群众呼吸清洁空气,全国各地纷纷发出了蓝天倡议,下列与呼吸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肺泡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
B.肺最主要的功能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
C.呼吸道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湿润和温暖的作用
D.用人工呼吸的方法急救时,一般每分钟吹气15~20次
2022-05-11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6 . 下列有关健康和急救的认识或做法,你认为错误的是()
A.抢救溺水者实施人工呼吸之前,要先清除其口鼻内的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B.新冠肺炎、艾滋病的病原体都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C.胸外心脏按压的速度为每分钟至少100次
D.目前预防艾滋病采取的普遍措施是接种艾滋病疫苗
7 . 阅读科普文,回答下列问题
2019年11月27日凌晨,艺人高以翔(图1)在录制运动类综艺时突然晕厥倒地。经过抢救无效后,医院宣布高以翔心源性猝死。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发病后6~24小时内死亡的患者为“猝死”。心源性猝死是最常见的意外死亡原因,我国每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人数为54.4万,为全球首位,发病患者的生存率通常低于1%。
心源性猝死发病风险随着年龄增加而增长,男性发病率均高于女性,但这也不是老人的“专属疾病”。年轻人发生心源性猝死,多出现在运动过程中,最常见原因是肥厚型心肌病,其次是冠状动脉起源异常。
与发病风险相关的因素有:吸烟、过量饮酒、血脂异常、肥胖以及心血管疾病、长期紧张情绪等,规律的运动会降低风险,而剧烈运动反而会增加发病风险,在男性中尤为明显。
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在发生猝死前,有些病人会胸闷、心跳过缓、乏力、呼吸困难。但晕倒会有很多原因,不一定是猝死,例如低血糖、脑出血、晕厥也可能会晕倒。对于“猝死”的判断,一定是以“心跳骤停”作为标志。判断心跳的方法一般采用手触摸颈部或者腹股沟大动脉,感受其有无搏动,搏动消失时才可判断为心跳骤停。
人心脏骤停后4-6分钟内大脑会产生不可逆的损伤。在心源性猝死发病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并在8分钟内完成生命支持,可以使患者生存率达43%,4-6分钟心肺复苏生存率为17%,超过6分钟的生存率仅为4%。因此,当遇到心脏骤停患者时,应该首先拨打120,然后对其进行正确的心肺复苏或体外自动除颤(如图2所示)。

“心肺复苏”法应该是我们每个人必备的急救技能,但注意不是对所有晕倒的病人都能用心肺复苏。例如脑出血、脑梗塞等病人也会有晕倒的症状,却不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希望同学们都要重视自己身体变化的信号,因为类似于“心源性猝死”也会发生在年轻的人身上。
(1)心脏属于人体结构层次中的__________,其搏动为血液循环提供__________;心脏中心房和心室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是___________
(2)心源性猝死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是冠状动脉(如图3)异常。冠状动脉的主要功能是为心肌细胞提供_______________,并运走代谢废物,这也正是当冠状动脉异常时会导致心源性猝死的原因。
(3)当我们发现某心脏病患者晕倒时,请据图2,把a—e按合理的顺序排列_______

a.清除口腔异物,压额头,抬下巴——打开呼吸道
b.呼叫病人,看是否有意识、心跳和呼吸
c.进行人工呼吸
d.拨打急救电话120
e.进行胸外按压,深度为5厘米,持续按压直到救护人员到来
(4)有同学认为当发现有人晕倒时,我们要尽快进行心肺复苏。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___为什么?______
(5)下列关于心源性猝死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心源性猝死主要是心脏问题,但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会诱导其发作
B.保持良好的心情有助于预防心源性猝死
C.规律的运动会降低心源性猝死的发生,而剧烈运动反而会增加其风险
D.作为健康的年轻人根本不会发生心源性猝死,所以可以尽情的挑战自我
2020-02-13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密云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阅读下面科普文章
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液和血管组成。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在心脏表面,有两条冠状动脉逐渐分支,深入心肌中,为心肌供血。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是指动脉内膜中沉积有脂肪、胆固醇等,形成粥样斑块。其主要是由于不合理饮食及脂类物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而成白色斑块状病变。(如图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冠心病,大多在劳动、情绪激动、饱餐或受冷时突然发作。疼痛部位是胸骨后或心前区,可放射到左臂内侧、肩部、肩胛间区、颈、喉和下颌,有时位于上腹部。
当患者出现心绞痛或心肌梗塞等症状时,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
①立即拨打120, 送到最近医院,或者在急救医生的电话指导下对病人展开救治。
②不要过于惊慌,应尽量镇静下来,让患者就地平卧休息,以减轻心脏负担。
③一些患者可通过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缓解症状。此药物的主要作用是扩张血管,增加血液流量,改善心肌供血。
④患者如果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等症状,要立即做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缓解病情。人工呼吸可以使空气有节律地进入和排出肺,维持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可以辅助患者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血液循环功能,达到缓解组织缺氧的目的,从而有效挽救生命。
请根据资料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心脏表面的冠状动脉与______相连,并逐渐分支形成_____血管,在此心肌细胞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
(2)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动脉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细胞获得的____和养料不足,使通过____作用释放的能量减少,引起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3)患者舌下服用的硝酸甘油运输至冠状动脉的途径是:(请据图2选择恰当选项填在横线上)

舌下毛细血管→________→肺动脉→肺→肺静脉→_______→冠状动脉
a.1→2→3   b.4→5→6       c.3→2→1          d.5→6→4
(4)据图3,人工呼吸主要帮助患者恢复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

(5)为预防冠心病的发生,提倡的生活方式为________(多选)   
a.戒烟限酒       b.合理锻炼
c.高脂饮食       d.避免情绪激动
2019-09-18更新 | 33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西藏位于我国西南部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气压比平原地区低,空气稀薄,氧气含量低,部分地区气候严寒干燥。
我校化学组、历史组、艺术组各有3位教师代表师大附中教育集团,前往西藏支教。据三位教师介绍,初到高原时头晕,呼吸频率加快,而且需要频繁的深呼吸。这些症状在北京从来没有发生过,于是去医院进行检查。血常规化验单上的某些细胞数明显增加,医生表示这些症状属于轻微的高原反应,并无大碍,卧床休息2-3天,就会缓解。
后与西藏同事进行交流得知,有些游客可能长期生活在空气质量较差的城市里,来到西藏感觉空气无比洁净,便大口大口贪婪地呼吸,没过多久就觉得嗓子干痒,呼吸难受。还有游客独自进藏,后在路上死亡。发现尸体时,面部发紫,嘴唇、指甲发绀。推断可能因为高原反应严重。呼吸困难,最后心跳停止,脑和其他重要的组织器官发生不可逆的反应,如果当时有人在身边,懂得一些急救知识,抓住关键的4-6分钟,进行心肺复苏,兴许能挽回生命。
三位教师为将来准备进藏旅行的同学们提了几点建议:进藏前,做好身体检查,高血压、心率过快、呼吸道感染、感冒未愈的人不要进藏,有生命危险;另外,妊娠期女性进藏,会影响胎儿心脏瓣膜的发育。进藏后,不做剧烈运动,不洗热水澡、不吃太饱。
分析上述材料,结合相应图片,回答问题:
(1)初到高原,用口呼吸和用鼻呼吸哪个更好?____________请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
(2)请你推测人到高原后,血液中的__________细胞数量会增加,说出推测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图示回答问题:图________表示深吸气,肋间肌_______,肋骨、胸骨上提;膈肌_______;胸腔容积_______,胸腔内气压_______,气体被吸入。在平原地区,每次吸入的气体量_______(多于、少于、等于)高原地区每次吸入的气体量。
(4)徒手心肺复苏时,包括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按压。首先使患者仰卧在平面,将舌体离开咽喉部,清除口腔异物,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同时用手捏住鼻孔,进行吹气,将空气送到___________,见到患者胸部出现起伏即可,每次吹气持续2秒,每分钟10-12次。
   胸外按压是指按压胸骨,按压频率是每分钟不少于100次,用胸骨产生的力,挤压心脏,使血液按照图丙的模式进行人工循环:[2]____________________→肺部毛细血管→[6]__________→[3]___________,此循环途径称为___________,将__________血转变成___________血。再通过_________,将氧气运到脑部、重要器官中。
2018-09-29更新 | 16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