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273 道试题
1 . 作文

人生就是一次远行。那路上的风景,那邂逅的人影儿,那成长的旅程中留下的枚枚脚印,它们随着时光流转,或清晰,或朦胧,或深刻,或如一缕清风飘忽而过,但总有那让你难以忘怀的人或事深深烙进你的心底,刻印在你记忆的扉页上……

请以“记忆中的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补全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②要有真情实感,立意要新。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
2 . 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生于优患,死于安乐》)

【乙】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再者,不敢纵逸。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人。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古之昏君,其耳目皆为敝,不知时政得失,亦不见过,以是灭亡。朕既在九重,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为朕之耳目。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

(节选自《贞观政要》)有删

【注释】①贞观:唐太宗李世民年号。②存:抚恤。③耽:沉溺。④敝:通“蔽”。⑤九重:深宫之;⑥存意:用心操劳国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饿其体肤                                        饿:______
②征于色,发于声,而后             喻:______
③犹割以啖腹                                 股:______
④若耽滋味                                 嗜:______
(2)给【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用“/”在句中标出。(限划2处)
                                                                      便                     意。
(3)翻译下面句子。
①人恒过,然后能改。______
②古之昏君,其耳目皆为敝。______
(4)【甲】【乙】两文从个人发展与国家兴亡的角度阐述了治国之道。
【甲】文强调国家兴盛内要有“______”,外要有“______”:【乙】文强调为君之道,首先是“______”其次是“______”,还要广开言路,居安思危。(用原文作答)
2024-05-10更新 | 75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经开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3 .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理想信念伴随着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凝结成巨大的精神力量。②这个精神力量,激励着长征路上的红军一路向前:这个精神力量,鼓舞着抗美援朝的战士们顽强战斗……③一百年来,理想信念如火炬,又如明灯,激励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奋斗历程。④让理想信念触及灵魂、洗礼精神,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______,在困难和挑战面前______。

(1)请提取第①句的主干,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第②句中的“一路向前”和“顽强战斗”短语类型相同,是______短语。
(3)第③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4)请将下面的语句分别填在第④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
A.勇往直前                           B.站稳脚跟
2024-04-28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经开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4 . 阅读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本报北京728日电今年第5号台风杜苏芮已于28955分在福建省晋江市沿海登陆,登陆时为强台风级,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5级,为1949年以来登陆福建第二强台风,台湾、浙江部分地区累计雨量达300—700毫米,台闽浙沿海局地风力11-14级。

中央气象台预计728日夜间至81日,受台风北上环流影响,福建、浙江及京津冀等地有强降雨。2818时,中央气象台发布台风黄色预警,继续发布暴雨橙色预警和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

截至72817时,据初步统计,台风已造成福建省泉州市等9个设区市72.5万人受灾;紧急避险转移31.06万人,紧急转移安置12.44万人。灾情还在进一步统计中。福建省防指组建指挥协调与监测预报、抢险救援、综合保障与灾评救助、宣传报道4个专项工作组集中办公。划定防台风防暴雨重点区域,动态发出警示,指导各地做好人员转移避险、安全管控工作。共出动投入抢险救援1.6万人次、设备2万多台套,在泉州、厦门、漳州等重点区域调派8台大型龙吸水抽水车及配套技术人员前置增援。

气象专家提醒,虽然台风杜苏芮已登陆福建,强度逐渐减弱,但其影响仍将持续,将给我国东部地区带来大范围强降雨。福建、浙江、江西等地需继续做好台风和防汛工作。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07月29日06版)

材料二:

有一种担当,叫哪里有需要,我就到哪里!

风雨最大的地方,受灾最严重的地方,哪里有需要,我就到哪里!

晋江市金井镇,最先遭遇杜苏芮的乡镇——

728955分,距离海岸仅几十米的金井镇溜江村,最先目睹杜苏芮的狰狞:15级狂风卷起骤雨倾盆而至:巨浪拍打海岸,震耳欲聋……此刻,屋外风雨交加,屋内安宁祥和,全村近3000名村民听从村里指挥,静待台风过境。

村民的平安,离不开金井镇党员干部的用心。早在一天前,74岁的金井镇溜江村党员义工陈祖榜守在防浪堤旁,劝离几个前来观浪的游客。根据我的经验,台风天到海边是最危险的,有时一个巨浪打来,人就容易被卷入大海!当天,老人一直守到天黑,才放心地回家。

台风登陆前夕,金井镇人大代表洪清海和聂丽芳在排查隐患点时发现,在距离涨潮位仅30米地方的一处棚屋内,一名徐姓渔工喝醉睡着了,洪清海当即组织人员将其转移安置。台风过后,棚屋坍塌了。如果没有当机立断将他转移到避灾点安置,后果不堪设想!

(选自“人民网”2023年08月03日)

材料三:

防范台风,必须将抓全面与抓重点结合起来。目前来看,杜苏芮可能影响黄淮、华北、西南地区东部、西北地区东部等地区。各地必须以一失万无的忧患意识将安全防护网织得更牢更密。要看到,防范台风工作千头万绪,涉及气象预警、风险排查、信息发布、人员调度等方方面面,必须全面细致部署、环环相扣落实。对于重点部位、薄弱环节应加大关注力度,及时堵塞漏洞。例如,抓好危化品、燃气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对农林渔业等遭受灾害风险高的行业强化灾害防御、及时撤回工作人员,对隧道、地铁、下沉式立交桥等易涝点加强巡防,等等。

防范应对台风是一场大战大考,考验着相关部门的响应能力,考验着党员干部的担当作为。水利、住建、公安、交通运输等方面各司其职、有序衔接,军地加强联动,才能凝聚防范应对台风的最强合力。广大党员干部应绷紧思想之弦,把形势估计得更复杂一些,把问题考虑得更充分一些,立足最不利的情况做最充分的准备;应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哪里灾情严重就战斗在哪里,哪里群众需要就出现在哪里,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选自“人民网”2023年07月28日)

(1)下列说法和所给材料不一致的一项是(     
A.第5号台风“杜苏芮”在福建省晋江市沿海登陆,受台风北上环流影响,福建、浙江及京津冀等地有强降雨。
B.为应对台风带来的灾情,福建省防指组建指挥协调与监测预报、抢险救援、综合保障与灾评救助、宣传报道4个专项工作组集中办公。
C.金井镇溜江村党员义工陈祖榜守在防浪堤旁,劝离几个前来观浪的游客的原因是台风天到海边容易被卷入大海。
D.防范应对台风必须将抓全面与抓重点结合起来,水利、住建、公安、交通运输等方面要各司其职、有序衔接,军地加强联动。

(2)材料一中的“本报北京7月28日电”可以删去吗?请说明理由。
(3)请你按表格要求简要梳理所给三则材料的不同。

新闻体裁主要表达方式
材料一消息______
材料二通讯______
材料三______议论

(4)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请你简要概括第5号台风“杜苏芮”的特点。
2024-04-28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经开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
5 . 默写。
(1)它有极强的生命力,____________,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
(2)______,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______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观点是:____________
2024-04-28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经开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6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次来到锡林郭勒盟,见到无边无垠的大草原,我都兴奋得说不出话。
B.这张照片很久不见了,今天无意中在书本中发现了它,真是妙手偶得呀。
C.纪念九一八事变的警报在空中响起,人们仿佛看到了那些在抗日战场上纵横决荡的将士。
D.在时尚元素日渐多元化的今天,穿旗袍被视为一种潮流,在女孩子们的心头潜滋暗长
2024-04-28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经开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7 .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交御             缩影       卑微       祸不单行
B.高踞             踌躇       马褂       沉默寡言
C.焦燥             狼藉       默契       张目结舌
D.赋闲             颓唐       锁屑       触目伤怀
2024-04-28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经开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8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鲜(yú)             临(bīn)             强(jué)
B.游(guàng)       (yuán)             齿(jiù)
C.婆(suō)             跚(pán)             枝(qiú)
D.邪(suì)             遇(jī)             (qí)
2024-04-28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经开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长满茅草的土地

蒙福森

①老高走进小喜家时,看见小喜正从网兜里把捕获的一只只小鸟捉出来,放进木笼里。几十只绝望的小鸟在木笼里叽叽喳喳地乱叫乱撞。

②“哎呀,三叔,你咋回来啦?啥时候回来的?小喜抬头看见老高,十分意外,惊讶地问。

③“我再不回来,我的地不知道被你糟蹋成啥样子了!老高的话夹枪带棒,语气中满是火药味。

④老高是小喜的亲叔,他可怠慢不得。小喜赶紧停了手中的活儿,擦了擦手,从裤兜里掏出纸烟和打火机,递给老高:来,三叔,先抽根烟,消消气。

⑤老高看见了烟,烟瘾被勾起了,火气消了点儿。他拿了一根,凑到小喜的打火机前,点燃了烟,深深地吸了一口,然后慢悠悠地吐出来,烟雾飘散在空气里。

⑥“嗯,还是在老家好啊!想喝酒就喝酒,想吸烟就吸烟,想串门就串门,多好啊!老高眯着眼,一副沉醉的样子。

⑦“三叔,你这次回来,打算住多久?

⑧“住多久?这里有我的魂、我的家、我的根,我不走啦!哦,还有,我的地,我要收回来了。你小子不实诚,净整一些花架子!

⑨“三叔,我咋不实诚了?

⑩“我问你,好好的地为啥不种庄稼种草了?

⑪“种草咋啦?种草不行吗?种草比种水稻、花生、玉米的收益高多了。再说,你把地租给了我,我喜欢种啥就种啥!小喜抬高了声音。

⑫“地是用来种庄稼的,种草就不行!老高气愤地说。

⑬几年前,老高的老伴儿去世了,儿子不放心他一个人在乡下生活,就接他到省城去住,家里那几亩地就租给了小喜。老高一辈子种惯了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他跟土地的感情甚至比对老伴儿还要深。老高人在城市里挤来挤去,魂却在乡下游来荡去。他喜欢家乡淳朴的邻里关系,喜欢家乡那条清澈见底的河,喜欢那散发着泥土气息的土地和郁郁葱葱的庄稼。最初,老高几乎天天做梦,梦见一望无际的田野,梦见小桥流水竹木掩映的村庄,梦见自己在挥汗如雨地收割庄稼…很多个夜晚,老高醒过来,泪湿枕巾,唏嘘长叹,辗转反侧。

⑭有一次,老高到城郊去。看见城市在继续扩张,公路在不断延伸,他看到一个已经拆迁的村庄。村民们已经搬走了,村里只剩下断墙残垣和光秃秃的树木,以及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枯黄的杂草。一条被遗弃的狗,骨瘦如柴,立在村口。看见老高走过来,它有气无力地吠叫起来。那一刻,老高触景生情,潸然泪下,蹲在地上很久起不来。

⑮恰好,儿子要回家乡的县城办事,他就要跟儿子的车回来住几天。

⑯老高一回乡下老家,顾不上旅途劳顿,顾不了满院杂草丛生、墙壁潮湿泥粉剥落,甚至水也不喝一口,立刻扛着锄头,到他的地里去了。

⑰野外,阳光明媚,云淡风轻,田野里,正抽穗扬花的水稻、花生、玉米葱茏翠绿,像绿色的地毯绵延到远方,一望无际。城市里,哪有这样的天气、这样的景色!老高兴奋得像一个孩子,踩着曲曲折折的田间小路,扑鼻而来的是泥土和庄稼散发出来的清香气息。他高声唱起了家乡小调。

⑱可等老高走近了他的地时,却看见一地高过人的茅草,葳蕤茂盛。最初,老高以为小喜外出打工,抛荒不种地了,仔细一看,不是抛荒,而是他种了草。又高又密的茅草,与四周绿油油的庄稼相比,分外惹眼。茅草上布满了细小的丝网,有几只小鸟不小心碰到了网,挂在上面,绝望地挣扎哀鸣。

⑲老高气得差点儿昏倒,问了在附近地里锄草的邻居,才知道小喜这几年来一直在老高的地里种草捕鸟,每年捕鸟的收入有十几万。

⑳老高气冲冲地来到小喜家。他要收回他的地,不租了。小喜说不过老高,便拿出租地合同:

㉑“三叔,你看看,你的地租给我了,这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的。你可不能反悔!

㉒老高瞄着上面他一笔一画的签名,眼前浮现出地里又高又密的茅草、几只被丝网缠住的绝望挣扎哀鸣的小鸟,气得七窍生烟,猛地夺过租地合同,三下两下就撕得粉碎。

㉓“三叔,你……小喜望着满地碎纸片,像是被人掐住了喉咙,说不出话来。

㉔后来呢,后来老高留在了乡下,他离不开种了一辈子的土地。

㉕老高的儿子找到我,想让我劝说他爹离开老家,跟他去城里享受幸福生活。我反复劝说,费尽唇舌,老高始终没有答应。我又一次来到老高的地里时,看见他正挥汗如雨地忙活着。

㉖老高的背影融入秋日的夕阳下,满头白发被晚霞染得一片灿烂。

1.梳理小说内容,补全下面的思维导图。

2.小文觉得文中画波浪线句子表述不准确,请你调整语序并说明理由。
调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画横线部分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小说是以第三人称展开的,可在结尾却出现了第一人称“我”,这一人物的设置与《我的叔叔于勒》中的“我”有什么不同?
5.下面两句话从不同角度对本文做了点评。请你任选一句,围绕它写一段赏析性文字。
★对比中见精神          ★小故事反映大时代
2024-04-27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10 . 按要求写作文。
请以“有时也可以说‘不’”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
②不得抄袭、套作;
③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2024-04-27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