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易误读常见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第一组搜集了关于“家国”的资料,请认真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一)国家

①汉字,居也。从宀,豭省声,会意字,甲骨文字形。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已有的象形字,全文中的字,从,《说文》的解释:豕居之圈曰家。表明当时驯化野猪并圈养在居室内,无豕不成家,是早期家文化的写照。

②家文化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当时的人类处在母系氏族社会,必须依靠群体生活才能生存。从原始社会最早的群婚制到对偶婚制,是原始社会时期的婚姻家庭形态,是人类社会最早的雏形。随着父系氏族公社的到来,的观念形成。经过若干年,数代人,的观念便根深 固了。

③到了黄帝时期,成立了国家式的部落联盟体制。随着国家的形成,既是社会的细胞,又是社会的基石,       。部落联盟的首领自黄帝起开始实行禅让制,也就有了古传说尧舜禅让的美名,直至大禹时期,禹的儿子启在大禹死后取代原定继承者伯益继位,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的国家——夏,这也是普遍认为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

(二)家国文化与

①中国文化从血缘村落到地域方国、再到天下王朝的政治升级,以及从夏商周到秦汉的理性化演进,都是在的基础上进行的,与之相应,建构起了一整套观念形态,并以一整套核心语汇表达出来,其中突出的有。仁,从理论上讲,把家、国、天下联结在一起,成为中国型的仁的人性

②孔子提出仁的人性,把家中人际之扩展到天下人际互动之,正是应合这一历史需要。当新的天下一统在汉武帝时代得到巨大成功时,正是仁在文化中成为主流思想之时。人不仅生活在天下的人际互动之中,还生活在鸢飞鱼跃、山水田野的天地之间,把对天下人之,扩大为对宇宙万物之,仁的人性,由之上升到一种宇宙情怀,方得到真正的完成。

(三)“家国天下观念的现代意义

①儒家文化体系中的家国天下意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汲取家国天下意识传统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②在今天,家作为基本情感纽带对我们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弘扬传统孝道,强化纽带和责任意识。家族观念基于血缘的原初信赖关系,人伦情感亦因血缘而来,在情感依托的层面上,家的意义超越任何经济的成本—收益分析。。在现代化生产和协作上依照公共理性、法制精神;在家庭与私人领域,弘扬孝悌之道,忠恕相待,爱敬相与。这要求对家庭伦理和孝道进行理性的阐发和合理的引导,使得家庭伦理与公共理性彼此呼应。

家国天下意识是现代中国伦理的重要维度,它既连接传统的修齐治平,也连接社会、民族国家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家与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家是社会的细胞,国是维护家的外部屏zhàng,家国的良性互动与发展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协调。儒家家国天下的教化传统历史地塑造了中国人的内在人格与精神世界,《中庸》的修齐治平深入到一代代中国人的内心世界,内化为热爱祖国与家园的担当精神。

④支撑和实现家国天下精神的是仁爱的生生之德。中国人内心的《天人合德》实际指向更为广阔的世界中的相生相与。原始儒家主张根据内在的生生之德。宋儒也以生生,使仁升格为表示天人合一的本体范畴。仁爱原则也是相生的凝合原则,这在伦理意识上表现为中正平和、诚实无欺、敬爱相与,虽有竞争,但在竞争中能够冷静达观、互利互惠,实现里仁之美,建构互助型社会。

1.请你用正楷字抄写短文(三)中的“修齐治平”四个字。

2.请根据语境,选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
(1)家文化的形成最早可以追(A.sù B.shuò)到远古时期。 (     )
(2)(A.xī B.jí)取家国天下意识传统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
3.请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1)根深dì(     )     (2)屏zhàng(     )
4.在短文(一)第③段“ ”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家”在“国”的基础上演变扩大B.“国”在“家”的基础上演变扩大
C.“国”在“家”的基石上发展演变D.“家”在“国”的基石上发展壮大
5.短文(三)第④段画线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写出修改意见。
6.小组同学搜集到几句有关家国情怀的诗歌,小文发现下列选项中(     )与家国情怀无关(     
A.会换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B.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C.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D.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7.小组同学在研究家国文化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难以解答的问题,请为他们答疑解惑。
(1)根据短文(二),请你从家、国、天下之间的关系说说“仁”对天下人和万物有什么意义。
(2)班级同学不明白“家国天下”观念在现代社会有什么意义,请你代表小组同学向他们解释。
2024-05-18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2 . 我是鲁国大玉() (图一),是名副其实的镇馆之宝,山东博物馆穹顶设计的灵感就来自于我。①我不仅有倾国倾城的容颜,在古人心目中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我是祥瑞的象征,代表着古人对神灵无限的崇敬。

这个既牙咧嘴的青铜器就是我——亚丑钺(图二)。②我因嘴的两侧铸有铭文“亚丑”二字而得名。有学者推断“亚丑”是活跃在青州一带古代部族的名号。这一带出土的青铜器,毋庸置疑地印证了“亚丑”部族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势力的强大。③我们锚是主人身份的证明和权()的象征。

“黑如漆,亮如镜,薄如气、硬如瓷,掂之飘忽若无,敲击铮铮有声。”我就是咱山东博物馆赫赫有名的蛋壳黑陶高柄杯(图三)。不要看我皮肤黝黑像个壮以,其实我非常脆弱,我的杯壁甚至比蛋壳还要薄,工匠们必须处心积虑才能完成。④我们家族的兄弟们,一般盘口最薄,大约0.5毫米左右,有的甚至只有0.2至0.3毫米。我的家族代表了史前制陶业的最高峰。

1.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玉(bì)”是中央有穿孔的扁平状圆形玉器,应写为“大玉璧”。
B.“活跃”指行动积极、 踊跃,“跃”应读作“yuè”。
C.“权(lì) ”在文段中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应写为“权利”,而非“权力”。
D.“黝黑”中“黝”是形声字,“幼”是声旁,该字读作“yǒu”。
2.材料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名副其实B.毋庸置疑C.赫赫有名D.处心积虑
3.材料中四处画线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       
A.①B.②C.③D.④
2024-04-01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这些年,一种畸形的偶像观已在青少年中形成,也进一步说明开展文娱领域综合治理的必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摘编自《光明日报》2021年10月6日《青少年需要什么样的偶像观》,有删改)

【材料二】

2021年4月,教育部党组①(     )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中特别提到,要加强对青少年的人生规划指导,化解追星、“饭圈”等负面文化的影响。

中国教育报微信公众号就“青少年追星”相关话题展开了专项调查。在近3000名参与②(     )的家长中,近八成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有喜欢的偶像,近四成家长表示孩子喜欢的偶像为娱乐明星。追星程度为“经常关注及以上”的孩子占到48%。

华东政法大学大学生思想动态大数据研究中心副主任陈赛金认为,青少年可以从偶像身上学习他们努力、为梦想坚持的一面。但盲目地追星,易导致极端行为的发生。

对此,引导青少年正确看待影视从业人员、不盲目追星是关键。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心理研究所所长陈锐建议,应③(     )开展好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引导青少年以科学家、爱国志士为偶像,这就需要让这些“星”变得更加容易“接近”、更加丰富、更加立体。

陈赛金建议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应对追星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家长需要正视处于特殊生理和心理成长时期的青少年,增加对子女的陪伴和引领,减轻青少年对偶像的崇拜和迷恋。学校要以平视的眼光对待青少年偶像崇拜,正视青少年的利益④(     ),开展针对性的思想教育。此外,全社会需要共同参与,综合运用意识形态和法治化路径加以规制和引导,为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节选自《中国教育报》2021年8月2日《青少年追星,如何正确引导》,有删改)

【材料三】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功勋》演绎了一个个看似传奇却真实的故事,从富有生活气息、接地气的情节、生动的故事,再到感人的细节刻画,让追剧的我们穿越回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与功勋人物隔空对话。

致敬国家功臣,礼赞功勋人物。首批八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人生华彩篇章正一幕幕呈现,以梦想为索引,以爱国为核心,将个人梦想融于国家发展,在平凡中造就了伟大。

能文能武李延年指挥的战场,硝烟弥漫,战士们以生命赴使命,看不见的你背着没了腿的我,就算是这样也要杀敌:无名英雄于敏于无声处铸惊雷,脚步铿锵,誓言豪迈,“氢弹就是底气,国家存亡的事,必须干”;黄旭华的深潜是未知的历险,波澜壮阔,战士们下海前给自己拍遗照,试问大海碧波,何谓以身报国?

为了“禾下乘凉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而毕生躬身于稻田的袁隆平坦露心声,“我感觉到一种使命,如孤筏重洋,像电光石火”。有孩子问,梦能变成真的吗?他答:“能,只要你想。为了它,我用尽一生的勇气和力气追寻。”

孙家栋说:“飞向太空,是人类几千年的梦想和理想,苏联人和美国人能做到的事情,咱们中国人也一定能做得到!”屠呦呦说:“只要研制出新的抗疟新药能救人命,就应该大胆地尝试啊!”张富清愿望朴实,“我驻村的首要任务,就是让社员们的饭碗里能装满实实成成的干饭。”申纪兰发出号召:“咱妇女就应该走出家门,参加生产劳动。”

走过而立,走过花甲,走至耄耋。弹指间,青丝化作白发,依旧铁马冰河。他们老了,但精神永远长青,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前赴后继,接续奋斗。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从军队到地方、从战争年代到和平岁月,他们在立国之战里浴火成长,在漫长岁月里坚守初心,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顽强拼搏、埋头苦干,哪怕抛家舍业、隐姓埋名,哪怕呕心历血鞠躬尽瘁,仍“虽千万人吾往矣”。

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息息相关,要以功勋为榜样,汲取奋进力量,补足精神之钙,夯实信仰之基,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责任、“幕色苍茫看劲松,___________”中的定力、“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气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毅,肩负时代重任,迎着晨光实干,迸发青春蓬勃力量,在追“勋”路上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

(节选自中国青年网2021年10月21日《在追“勋”路上拔节孕穗》,有删改)

1.下列“材料一”和“材料三”中加点字的注音和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①形(qī)       ②铿(qiāng)   ③硝烟   ④波澜壮阔
B.①耋(mào)   ②功(xūn)     ③气魄   ④呕心历血
C.①取(jí)       漫(mí)       ③蓬勃   ④前赴后继
D.①弹(qīn)     盖(fù)       ③谱写   ④鞠躬尽瘁
2.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材料二”括号里,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发布   ②调查   ③扎实   ④诉求
B.①发表   ②调查   ③踏实   ④请求
C.①发布   ②审查   ③踏实   ④诉求
D.①发表   ②审查   ③扎实   ④请求
3.“材料三”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国家兴衰与个人命运息息相关,青年人要以功勋为榜样,夯实信仰之基、汲取奋进力量、补足精神之钙。
B.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息息相关,青年人要以功勋为榜样,汲取奋进力量,补足精神之钙,夯实信仰之基。
C.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息息相关,青年人要以功勋为榜样,摄取奋进力量,补充精神之钙,坚实信仰之基。
D.因为由于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息息相关,所以青年人要以功勋为榜样,汲取奋进力量,补足精神之钙,夯实信仰之基。
4.在“材料一”横线上依次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这些年,一种畸形的偶像观已在青少年中形成,也进一步说明开展文娱领域综合治理的必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从个体层面看,一个人崇拜什么样的偶像,往往暗示着他(她)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
②偶像崇拜是青少年成长中一般都要经历的过程
③因此,青少年需要树立健康向上的偶像观
④从群体层面看,青少年群体的偶像观,反映的是时代的价值取向,并包含着一个国家和社会未来发展趋势的密码
A.③②①④B.②①④③C.②③④①D.①④③②
5.根据提示,补写“材料三”横线上的诗句。
暮色苍茫看劲松,______________。(毛泽东《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6.“材料三”触发了你怎样的情感,请将这种情感分行写出来,写成一首小诗,或致敬国家功臣,或礼赞功勋人物……(要求:自拟题目,主题鲜明,语言凝练,节奏和谐:诗歌不少于四行。)
2022-09-04更新 | 25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广水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