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汉字 > 字音
题型:基础知识综合 难度:0.15 引用次数:120 题号:22301377

我是鲁国大玉() (图一),是名副其实的镇馆之宝,山东博物馆穹顶设计的灵感就来自于我。①我不仅有倾国倾城的容颜,在古人心目中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我是祥瑞的象征,代表着古人对神灵无限的崇敬。

这个既牙咧嘴的青铜器就是我——亚丑钺(图二)。②我因嘴的两侧铸有铭文“亚丑”二字而得名。有学者推断“亚丑”是活跃在青州一带古代部族的名号。这一带出土的青铜器,毋庸置疑地印证了“亚丑”部族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势力的强大。③我们锚是主人身份的证明和权()的象征。

“黑如漆,亮如镜,薄如气、硬如瓷,掂之飘忽若无,敲击铮铮有声。”我就是咱山东博物馆赫赫有名的蛋壳黑陶高柄杯(图三)。不要看我皮肤黝黑像个壮以,其实我非常脆弱,我的杯壁甚至比蛋壳还要薄,工匠们必须处心积虑才能完成。④我们家族的兄弟们,一般盘口最薄,大约0.5毫米左右,有的甚至只有0.2至0.3毫米。我的家族代表了史前制陶业的最高峰。

1.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玉(bì)”是中央有穿孔的扁平状圆形玉器,应写为“大玉璧”。
B.“活跃”指行动积极、 踊跃,“跃”应读作“yuè”。
C.“权(lì) ”在文段中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应写为“权利”,而非“权力”。
D.“黝黑”中“黝”是形声字,“幼”是声旁,该字读作“yǒu”。
2.材料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名副其实B.毋庸置疑C.赫赫有名D.处心积虑
3.材料中四处画线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       
A.①B.②C.③D.④

相似题推荐

基础知识综合 | 困难 (0.1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①读诗就是读礼乐。

②《诗经》是中国礼乐制度的演绎者。读诗就是要用诗经所反映的美好境界      感化大家,树立纯正无邪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显然,礼乐属于制度层面,某种意义上含有政治意味,带有一定的      作用,而诗不仅具有和风细雨、漫浸细润的特殊      ,更有朗朗上口、喜闻乐见的 大众      。这种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与周王朝所推崇的礼乐制度,方向完全一致,目的高度契合,并且是一种很好的文化实践形式。

③据《汉书》记载,汉昭帝英年早逝,权臣霍光把昌邑王刘贺扶上帝位,后见他难以驾驭,又罗列罪状欲治他于死地。某天,他们故意找刘贺帝师王式的麻烦,在朝堂上质问王式:“皇帝如此胡作非为,你作为皇帝的老师,怎么不上谏书啊?”王式答曰:“诗三百,篇篇是谏书。还用得着我单独给皇帝上谏书吗?”正是这句巧妙回答,让他逃过一劫。可见,作为“五经”之一的《诗经》,在当时就是一部道德法则,具有非常重大的教化作用。

④北京大学教授李零说:“我读《论语》,主要是拿它当思想史。”《论语》反映了当时的意识形态,比《论语》更早的《诗经》何尝不是呢?所以笔者认为,我们也应拿《诗经》当思想史来看。

⑤《毛诗序》曰:“《关雎》,后妃之德,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用之邦国焉。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此处仅用一个生动且深沉的“风”字,所以足以看出社会对诗有着多么强烈而巨大的教化作用。

⑥《诗经》的编撰体例[A]无疑也属于制度范畴[B]在具体的编排时间上,《诗经》大体遵循了“自今往古”的基本原则,也就是先从眼前说起,逐步向古溯源[C]这种做法开创了我国诗歌集编撰顺序的先河[D]也为后来的诗歌选编奠定了一个基本法则。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漫(jìn) 细润B.(qián)移默化C.(qiè)合D.编(zhuàn)
2.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读诗就是要用诗经所反映的美好境界      感化大家,树立纯正无邪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显然,礼乐属于制度层面,某种意义上含有政治意味,带有一定的      作用,而诗不仅具有和风细雨、漫浸细润的特殊      ,更有朗朗上口、喜闻乐见的大众      

A.指导     强迫     效果     效应B.指导     强制     效应     效果
C.启发     强制     效果     效应D.启发     强迫     效应     效果
3.下列方括号中填人的标点符号,不正确的一项是(     

《诗经》的编撰体例[A] 无疑也属于制度范畴[B] 在具体的编排时间上,《诗经》大体遵循了“自今往古”的基本原则,也就是先从眼前说起,逐步向古溯源[C] 这种做法开创了我国诗歌集编撰顺序的先河[D] 也为后来的诗歌选编奠定了一个基本法则。

A.,B.,C.。D.,
4.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此处仅用一个生动且深沉的“风”字,所以足以看出社会对诗有着多么强烈而巨大的教化作用。

A.仅用此处一个生动且深沉的“风”字,就足以看出社会对诗有着多么强烈而巨大的教化作用。
B.此处仅用一个生动且深沉的“风”字,所以足以看出诗对社会有着多么强烈而巨大的教化作用。
C.仅用此处一个生动且深沉的“风”字,所以足以看出社会对诗有着多么强烈而巨大的教化作用。
D.此处仅用一个生动且深沉的“风”字,就足以看出诗对社会有着多么强烈而巨大的教化作用。
5.将“在中国古代,礼乐就是制度法规的代名词”一句还原到文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A.第③段开头B.第④段开头C.第⑤段开头D.第⑥段开头
2024-05-18更新 | 94次组卷
基础知识综合 | 困难 (0.15)

【推荐2】爱国是一个gèn     )古不变的话题,也许就是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国家,不管遭遇怎么样的挫折都qiè     )而不舍;也许就是带着心中小小的种子hān     )然入梦,将一颗赤子之心嵌入国家成长的年轮里。

                        ……然而,岳飞的满腔热血,文天祥的铁血丹心,辛弃疾的雄心壮志,张骞的拓路功绩……早已载入史册,成为民族精神的瑰宝。

鲜为人知的巾帼英雄花木兰替父从军,英勇奋战,爱国她而言就是保一家平安;许身国威的两弹元勋邓     )先用生命quán     )释无悔坚守,爱国于他而言就是鞠躬尽cuì     ),死而后已;为争取民主沥尽心血、拍案而起的闻一多,爱国于他而言就是不计个人安危,勇往直前。他们的英雄气魄垂千古,爱国精神激励吾辈。


(1)这段开场白中有不会写(用拼音替代)或不会读的字,请你帮小文写字、注音。
(2)解释“为人知”中“”的意思。______
(3)判断加点词语的词性。也许________   ________
(4)小文整理出以下几条笔记,请你找出正确的一项(     
A.闻一多是我国伟大的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他的代表作有诗集《红烛》《烙印》等。
B.《孙权劝学》选自由北宋司马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C.《老山界》按时间顺序真实、生动地叙述了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
D.《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诗中多以口语化的问答刻画人物心理。

(5)请你帮助小文选出第2段中画横线处依次填入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     
①几百年的漫漫黄沙,早已掩埋了丝绸路上的点点足迹
②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荡涤了风波亭里的片片残血
③几百年的瑟瑟秋风,早已吹散了塞外沙场的声声号角
④几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淹没了零丁洋里的阵阵叹息
A.①④②③B.④③②①C.③④①②D.②④③①
2024-03-23更新 | 91次组卷
基础知识综合 | 困难 (0.15)
【推荐3】下面是一位同学找来的一段介绍传统文化的文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各题。

中华传统文化是指以中原文化为基础,不断演化、发展而成的中华特有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以儒家、佛家、道家三家之学为支柱,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射、、书、数,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中华文化①yuán远流长、灿烂辉煌。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②yùn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1)依次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lè yùB.yuè yùC.lè xièD.yuè xiè

(2)请工整书写语段中注音的字。
①yuán远流长       ②yùn
2024-02-28更新 | 2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