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易误读常见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第一组搜集了关于“家国”的资料,请认真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一)国家

①汉字,居也。从宀,豭省声,会意字,甲骨文字形。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已有的象形字,全文中的字,从,《说文》的解释:豕居之圈曰家。表明当时驯化野猪并圈养在居室内,无豕不成家,是早期家文化的写照。

②家文化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当时的人类处在母系氏族社会,必须依靠群体生活才能生存。从原始社会最早的群婚制到对偶婚制,是原始社会时期的婚姻家庭形态,是人类社会最早的雏形。随着父系氏族公社的到来,的观念形成。经过若干年,数代人,的观念便根深 固了。

③到了黄帝时期,成立了国家式的部落联盟体制。随着国家的形成,既是社会的细胞,又是社会的基石,       。部落联盟的首领自黄帝起开始实行禅让制,也就有了古传说尧舜禅让的美名,直至大禹时期,禹的儿子启在大禹死后取代原定继承者伯益继位,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的国家——夏,这也是普遍认为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

(二)家国文化与

①中国文化从血缘村落到地域方国、再到天下王朝的政治升级,以及从夏商周到秦汉的理性化演进,都是在的基础上进行的,与之相应,建构起了一整套观念形态,并以一整套核心语汇表达出来,其中突出的有。仁,从理论上讲,把家、国、天下联结在一起,成为中国型的仁的人性

②孔子提出仁的人性,把家中人际之扩展到天下人际互动之,正是应合这一历史需要。当新的天下一统在汉武帝时代得到巨大成功时,正是仁在文化中成为主流思想之时。人不仅生活在天下的人际互动之中,还生活在鸢飞鱼跃、山水田野的天地之间,把对天下人之,扩大为对宇宙万物之,仁的人性,由之上升到一种宇宙情怀,方得到真正的完成。

(三)“家国天下观念的现代意义

①儒家文化体系中的家国天下意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汲取家国天下意识传统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②在今天,家作为基本情感纽带对我们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弘扬传统孝道,强化纽带和责任意识。家族观念基于血缘的原初信赖关系,人伦情感亦因血缘而来,在情感依托的层面上,家的意义超越任何经济的成本—收益分析。。在现代化生产和协作上依照公共理性、法制精神;在家庭与私人领域,弘扬孝悌之道,忠恕相待,爱敬相与。这要求对家庭伦理和孝道进行理性的阐发和合理的引导,使得家庭伦理与公共理性彼此呼应。

家国天下意识是现代中国伦理的重要维度,它既连接传统的修齐治平,也连接社会、民族国家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家与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家是社会的细胞,国是维护家的外部屏zhàng,家国的良性互动与发展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协调。儒家家国天下的教化传统历史地塑造了中国人的内在人格与精神世界,《中庸》的修齐治平深入到一代代中国人的内心世界,内化为热爱祖国与家园的担当精神。

④支撑和实现家国天下精神的是仁爱的生生之德。中国人内心的《天人合德》实际指向更为广阔的世界中的相生相与。原始儒家主张根据内在的生生之德。宋儒也以生生,使仁升格为表示天人合一的本体范畴。仁爱原则也是相生的凝合原则,这在伦理意识上表现为中正平和、诚实无欺、敬爱相与,虽有竞争,但在竞争中能够冷静达观、互利互惠,实现里仁之美,建构互助型社会。

1.请你用正楷字抄写短文(三)中的“修齐治平”四个字。

2.请根据语境,选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
(1)家文化的形成最早可以追(A.sù B.shuò)到远古时期。 (     )
(2)(A.xī B.jí)取家国天下意识传统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
3.请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1)根深dì(     )     (2)屏zhàng(     )
4.在短文(一)第③段“ ”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家”在“国”的基础上演变扩大B.“国”在“家”的基础上演变扩大
C.“国”在“家”的基石上发展演变D.“家”在“国”的基石上发展壮大
5.短文(三)第④段画线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写出修改意见。
6.小组同学搜集到几句有关家国情怀的诗歌,小文发现下列选项中(     )与家国情怀无关(     
A.会换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B.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C.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D.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7.小组同学在研究家国文化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难以解答的问题,请为他们答疑解惑。
(1)根据短文(二),请你从家、国、天下之间的关系说说“仁”对天下人和万物有什么意义。
(2)班级同学不明白“家国天下”观念在现代社会有什么意义,请你代表小组同学向他们解释。
2024-05-18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2 . 我是鲁国大玉() (图一),是名副其实的镇馆之宝,山东博物馆穹顶设计的灵感就来自于我。①我不仅有倾国倾城的容颜,在古人心目中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我是祥瑞的象征,代表着古人对神灵无限的崇敬。

这个既牙咧嘴的青铜器就是我——亚丑钺(图二)。②我因嘴的两侧铸有铭文“亚丑”二字而得名。有学者推断“亚丑”是活跃在青州一带古代部族的名号。这一带出土的青铜器,毋庸置疑地印证了“亚丑”部族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势力的强大。③我们锚是主人身份的证明和权()的象征。

“黑如漆,亮如镜,薄如气、硬如瓷,掂之飘忽若无,敲击铮铮有声。”我就是咱山东博物馆赫赫有名的蛋壳黑陶高柄杯(图三)。不要看我皮肤黝黑像个壮以,其实我非常脆弱,我的杯壁甚至比蛋壳还要薄,工匠们必须处心积虑才能完成。④我们家族的兄弟们,一般盘口最薄,大约0.5毫米左右,有的甚至只有0.2至0.3毫米。我的家族代表了史前制陶业的最高峰。

1.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玉(bì)”是中央有穿孔的扁平状圆形玉器,应写为“大玉璧”。
B.“活跃”指行动积极、 踊跃,“跃”应读作“yuè”。
C.“权(lì) ”在文段中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应写为“权利”,而非“权力”。
D.“黝黑”中“黝”是形声字,“幼”是声旁,该字读作“yǒu”。
2.材料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名副其实B.毋庸置疑C.赫赫有名D.处心积虑
3.材料中四处画线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       
A.①B.②C.③D.④
2024-04-01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