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昆虫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7 道试题
1 . 从《西游记》《海底两万里》《昆虫记》中任选一本,结合原著内容和背景知识中的某一点,谈谈作者的人文主义倾向。
【背景知识】

人文主义是一种理论体系。其主要特征是:①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主张个性解放和追求现实生活的幸福;②反对封建等级制度,主张人类自由平等,颂扬人的品德、才能和智慧;③提倡理性,主张探索自然和研究科学。

昨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2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学校开展“科学教育·助力成长”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材料一】

2023326日,典赞·2022科普中国揭晓盛典特别节目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CCTV-1播出。现场揭晓2022年度十大科普人物、十大科普作品、十大科普事件和十大科学辟谣榜。特别节目由中国科协、科技部、全国总工会、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新华通讯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由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中国公众科学素质促进联合体支持。

【材料二】

“两弹”元勋——邓稼先,28年间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成功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做出了极大的功绩。

氢弹之父——于敏,他曾“隐身”长达28年。在1988年被媒体报道以前,很少有人知道于敏是谁,更少有人了解他在做什么。在世时只有两次公开亮相,一次是1999年9月18日,在中央军委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他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一次是2015年1月9日,他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科学家精神是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1)请你为【材料一】这则消息拟写标题(不超过25字)。

(2)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学校要布置“致敬民族科学家”的展板,请你根据【材料二】为科学家于敏拟写下联。
上联:“两弹”元勋鞠躬尽瘁丰功悬日月
下联:
(3)小说《海底两万里》中的科学幻想有些已经变成了现实,科普作家法布尔在《昆虫记》中显现出的科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请你从上面两部名著中任选一部,结合相关情节,分析它带给你的科学启示。
7日内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黄金卷07-【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卷(绵阳专用)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材料一】

如果要对螳螂的习性进行系统研究的话,必须要在家中饲养。饲养它并不困难,因为只要好吃好喝地伺候,它并不在乎被囚在钟形罩中。我得每天给他精美食物,天天换样。这些美味的食物是我想用来了解螳螂的胆量和力气到底有多大的。

在这些美味之中,大灰蝗虫个头儿要比吃它的螳螂大得多。一看见罩壁上傻乎乎靠近的大蝗虫,螳螂痉挛似的一颤,突然摆出吓人的姿态,就像是突然从一个盒子里弹出一种吓人的东西,一种小魔怪似的。螳螂以这种奇特姿态一动不动地待着,目光死死地盯住大蝗虫,对方移动,它的脑袋也跟着稍稍转动。这种架势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螳螂是想震慑、吓瘫强壮的猎物,如果后者没被吓破了胆的话,螳螂将自食其果。

据说,①小鸟见到蛇张开的大嘴会吓瘫,看见蛇的凶狠目光会动弹不得,任由对方吞食。②许多时候,大灰蝗虫差不多也是这么一种状态。现在它已落入对方威慑的范围。螳螂将两只大弯钩猛压下来,爪子一抓,双锯合拢,夹紧。不幸的蝗虫已无还手之力:它的大颚咬不着螳螂,后腿只是胡乱地瞪踢。它的小命休矣。螳螂收起战旗——翅膀,复现常态,开始美餐。

在抓获蚱蜢这种危险小于大灰蝗虫的昆虫时,螳螂那魔怪般的姿态没有那么咄咄逼人,持续时间也没那么长。它只需将大弯钩一伸就解决问题了。对付蜘蛛也是如此,只需拦腰抓住对方,就用不着担心其毒钩了。

对于其日常食物里不起眼的小蝗虫,无论是在我笼子里的还是野地里的,螳螂都极少用它的震慑法,它只是一把抓住闯进它的势力范围的冒失鬼就完事了。

(节选自法布尔《昆虫记•螳螂捕食》有改动)

【材料二】

它爬上铁丝网罩子的顶部,身体倒挂着,腹部末端张开一道裂缝,从中排出了一种黏糊糊的物质。那道裂缝不停地一张一合,流出的黏液经过挤压、拍打、接触空气后,膨胀成了一团团包裹着气体的泡沫,就像我们搅打鸡蛋清一样。雌螳螂边制造泡沫,边产卵,它的腹部从左到右地摆动,每铺一层泡沫,就在其中产下一层卵,就这样层层叠加,留下了一条条横向的纹路。两分钟后,泡沫渐渐凝固了,变得越来越坚硬。

新造好的螳螂卵囊长四厘米、宽两厘米,一端尖、一端圆,颜色像麦子一样金黄。卵囊的中间部分是并列的两行,像瓦片一样层层相叠,每排瓦片的边沿都有细小的裂缝,这就是门。将来孵化的小螳螂要从门里钻出来,左边的小螳螂出左门,右边的小螳螂出右门。在每一层育儿室里,都沉睡着裹着淡黄色外壳的螳螂卵,它们头朝门口沿着圆圈排列。卵囊的其他部分则是密封的墙,墙体是坚固的泡沫体,既可以保温,又可以抵挡冬天的风雪。

螳螂卵囊刚造好的时候,出口处还覆盖着一层薄薄的东西,就像刷了层白油漆,这是由雌螳螂腹部最后一点干净、细腻的泡沫形成的。这层白漆很容易破碎,要等它脱落后,才能看到出口的裂缝。在筑卵囊的时候,雌螳螂一次也没回头看过,却像个建筑大师一样安排好每一层的育儿室,把孩子放进去,同时垒起保温性能绝佳的墙、留出大门,最后还要刷一层白漆,没要任何帮助就完成了这个完美的建筑。

③我钦佩地看着雌螳螂,盼着它能转过身,欣赏一下自己的杰作,对自己的孩子流露些许温情。再次让我震惊的是,雌螳螂一产完卵,就冷漠地离开了,甚至有几只蝗虫靠近螳螂卵囊它也没加理会,完全忘了里面睡着自己的四百多个孩子。④真是个铁石心肠的妈妈啊

(节选自法布尔《昆虫记•螳螂捕食》有改动)

1.【材料一】中法布尔先提出“螳螂胆量和力气有多大”的问题,再观察验证。请梳理法布尔的观察步骤。
2.阅读两则材料,选出表述不准确的一项(       
A.画线句①运用对比,突出了大灰蝗虫遇到螳螂目光时的恐惧。
B.画线句②写出了大灰蝗虫通常会被螳螂吓坏,表达严谨,用词有分寸。
C.画线句③表达了对螳螂的钦佩,后文又写它对孩子的冷漠,自相矛盾,不够严谨。
D.画线句④“真是个铁石心肠的妈妈啊!”行文活泼,语言诙谐,读来情趣盎然。
3.小联读完《昆虫记》,写了读后感,请你帮他补充完善。

法布尔怀着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之情,深入到昆虫世界中,用毕生的精力对昆虫进行繁复的观察和实验,揭开了昆虫世界一个又一个的奥秘。

戏剧家罗斯丹评论《昆虫记》时说:“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者一般地想,美术家一般地看,文学家一般地感受而且抒写。”①                                         

鲁迅说《昆虫记》是“一部很有趣也很益的书”。②                              

《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昆虫史诗”之美誉。
(1)结合【材料二】的内容,在①处举例分析罗斯丹的评价。____________
(2)结合《昆虫记》全书,在②处写下你对鲁迅的评语的理解。____________
2024-04-27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知识练习语文试卷
4 . 法国著名戏剧家罗斯丹曾这样评价法布尔及《昆虫记》:“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家一般地想,美术家一般地看,文学家一般地感受而且抒写。”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昆虫记》的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2024-04-1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昆虫记》是一部引人人胜的书,被誉为“昆虫的史诗”,是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请从下面两个问题中任选一个谈谈你的看法,并结合名著内容简述理由。
(1)阅读《昆虫记》为什么会成为探究与发现之旅?
(2)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称法布尔为“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的原因是什么?
2024-04-09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
6 . 本学期,在阅读《水浒传》《红星照耀中国》《昆虫记》三本名著的过程中。同学们就书中的插图与名著内容的关联进行了探究。在主题为“插图——打开名著的一把钥匙”主题阅读分享会上,三位同学有如下的发言:
小宝:同学们请看这张幻灯片,后来,技术人员把这张黑白相片还原成了彩色,请大家猜一下毛泽东帽子上那个五角星,还原成了什么颜色,你的理由是什么?
回答:(1)___________
小安:同学们,浑身黑肉和遍体黑肤的两人在打斗,煞足精彩。大家阅读了《水浒传》,知道“浑身黑肉”和“遍体黑肤”的汉子分别是谁?观察插图,遍体黑肤的汉子为什么在江中的小船上挑衅浑身黑肉的汉子?
回答:(2)_____________
小明:《昆虫记》中对狼蛛有细致的描写,但缺少插图。我在网络上找了一张,你们认为对吗,说说理由。
回答:(3)_________
老师:三位同学的展示都很精彩,同学们,根据他们的展示,请你总结一下插图在名著中起到的作用。
回答:(4)_______
2024-04-05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7 . 阅读经典可以激发我们的情感,滋养我们的思维。请你以阅读某部名著为例写一段简要的话,分享你阅读后的体会与启发。
A.《红星照耀中国》              B.《昆虫记》                           C.《西游记》                           D.《朝花夕拾》
2024-03-23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8 . 经典滋润心灵,名著伴我成长。请阅读下面节选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蜜蜂来了,它心平气和……不一会儿,它就沉浸在采蜜的工作中了。潜伏在花下窥伺的强盗——蟹蛛,便从隐藏之处现身,它绕到忙碌的蜜蜂身后,偷偷向它接近,然后猛冲上去突然咬住它的脑后根……这一咬瞬间致命,因为它破坏了蜜蜂颈部的神经节。不多时,可怜的小蜜蜂便蹬着腿死去了。这时,凶手便舒舒服服地吸起受害者的血来。

1.选文节选自___________(国家)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昆虫记》之所以引人入胜,与法布尔独特的研究方法有关,法布尔一反常规,用___________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昆虫的本能与习性。这部经典无愧于“昆虫的史诗”之美誉。
2.《昆虫记》的魅力还源于高超的写作技巧,罗曼·罗兰把法布尔称为“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请结合上面选文,说说《昆虫记》语言上的特点。
3.观察你喜欢的小动物,运用选段中的写作技巧进行仿写,不少于60字。
2024-03-23更新 | 45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9 . 学校开展“名著阅读专题探究”活动,请你帮潇潇同学完成以下任务。
(1)【阅读积累】《飞向太空港》这部报告文学作品描绘了卫星发射的全过程,刻画了_______的形象。《寂静的春天》是一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它第一次严肃地质疑了_______的观念。
(2)【语言品味】《昆虫记》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请根据下面选段,简要分析。

有时候,小小的田螺们会沿着池底轻轻地、缓缓地爬到岸边,小心翼翼地慢慢张开它们沉沉的盖子,眨巴着眼睛,好奇地展望这个美丽的水中乐园,同时又尽情地呼吸一些陆上空气;水蛭们伏在它们的征服物上,不停地扭动着它们的身躯,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成千上万的孑孓在水中有节奏地一扭一曲,不久的将来它们会变成蚊子,成为人人喊打的坏蛋。


(3)【阅读感悟】说起《红星照耀中国》,你会想到什么?请从下边的词云图中任选一个词语,结合书中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4)【采访问题】潇潇同学读完《红星照耀中国》后,有一些问题想向斯诺先生请教。请你依据这本书的内容,推测斯诺先生会怎样回答。
潇潇同学的问题斯诺先生的回答
问题一:在“序言”中,您说“从字面上讲起来,这一本书是我写的,这是真的”。您为什么强调“这是真的?”这是一部纪实性作品,是我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的。
问题二:您采访了红军领袖毛泽东,请您谈谈对他的印象。_________
问题三:您为什么对“红小鬼”这么感兴趣呢?__________
问题四:您那里曾说过“这本书值得介绍给一切中国读者”,那么现在呢?__________
2024-03-18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3-24八年级上·山东·期末
名著阅读 | 较难(0.4) |
10 .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

灰蛾的幼虫觉察到了上面的动静,决定离开自己的巢,爬到地面上来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一念之差就决定了它的命运。那赤条蜂是早已准备就绪,就等着它的出现了。果然,灰蛾的幼虫一露出地面,赤条蜂就冲出去一把将它抓住了,然后伏在它的背上,像一个熟练的外科医生一样,不慌不忙地用刺把毛虫的每一节都刺一下。从前到后一节一节地往下刺,一点儿也不遗漏。它那熟练的动作,让人想起游刃有余的屠夫。


(1)以上对昆虫描述的句子,出自     ____(国籍)   ____(人名)所著《昆虫记》,雨果称赞《昆虫记》不愧为“__________”。
(2)《昆虫记》是公认的“文学经典”,结合选文加以分析经典之处。
2024-03-13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9 名著阅读-【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山东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