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简明、连贯、得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0 道试题
1 . 没有“和”的滋养,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没有“和”的润泽,就没有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班级开展以“以和为贵”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用两种不同字体书写的同一个汉字——“和”。请你指出它们分别属于什么字体。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仿照示例,完成下列活动形式。
活动一:探究“和”的内涵
活动二: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四:宣传“和”的意义
(3)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

600多年前,郑和受命出使西洋,足迹遍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明朝初期的中国,是综合国力位居世界前列的强国。但是,与地理大发现时期欧洲国家的殖民政策不同,郑和船队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宗旨,尊重当地习惯,平等开展多边贸易,把中国在建筑、绘画、雕刻、服饰领域的精湛技术带入亚非国家,促进了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和共同进步。作为“和平使者”,郑和下西洋的“和平之旅”永载史册。


材料二

明朝洪武年间,缅甸与百夷(今缅甸北部)交战,明太祖未发一兵,派李思聪、钱古训二人劝和。二人先奉劝缅甸“两国之民居处虽分,惟存关市之讥。是其和也,其或纷争不已,天将昭鉴福善祸淫”,又告诫百夷“莫如守全,以图绵长,不亦美乎”。双方均为道义所感悟,领会启动战端于人于己均不利,最终罢战息兵。


探究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面对当前全球性的新冠病毒侵袭,一向霸道专横的某国政要无视疫情对生命的威胁,一味甩锅,拆台,攻击中国,作为一个爱护和平的中国公民,你想从构建“和平世界”的角度对某国总统先生这样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下列各句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A.初次见面,我特地从达州给大家带来了一份薄礼——灯影牛肉,希望大家以后多多关照。
B.魏芳收到朋友阿香的微信消息:我明天到长沙,拜托你到黄花机场来接我好吗?
C.李老师,这是我要发表的文章初稿,请您斧正,如有不当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D.近日听闻你家小女获得全国中学生作文竞赛一等奖,真是可喜可贺啊!
3 . 下面这份请柬中加点的词语,敬辞与谦辞的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请柬

兹定于四月二十三日在寒舍举办寿宴,庆贺家父七十大寿,恭候令尊小女光临。幸勿推却。

××顿首

二○一九年四月五日

A.寒舍B.家父C.令尊D.小女
2020-11-03更新 | 1155次组卷 | 6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4 . 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每年四月是我国“全民读书月”。一个爱阅读的民族,才能真正铸就过硬的软实力。

材料二:湖北省著名的百岁将军童陆生,他的健康经验有“三乐”,即心宽为乐,读书为乐,助人为乐。他深知读书可以陶冶性情,延缓衰老。至今,他除了读医学、文学杂志外,还整理出多个诗集和回忆录。

材料三:《语文课程标准》向中学生推荐了几十本经典必读书目,但遗憾的是,我们常常看到许多中学生的经典阅读只停留在根据古典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上。


(1)请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概括出一个共同的结论。
(2)针对材料三中的中学生读书现象,学校准备开展“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的主题活动,请你为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3)针对材料三中的中学生读书现象,学校准备开展“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的主题活动。如果让你去请材料二中的童陆生将军到学校为全校师生作报告,你准备怎样对他说?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后面问题。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这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作为座右铭的文字,是出自苏联小说《_________,这是书中主人公_______________(人名)对生命的诠释。
(2)某校文学社团决定举办“读名著,谈感受”的一系列活动。其活动之一就是围绕上面这一小说主人公的名言召开一个题为“生命的价值”的小型研讨会。请你谈谈你对生命价值的理解:______________
2020-10-06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6 . 结合语境,在下列句中横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秦岭主峰太白山是青藏高原以东中国第一高峰。太白山是诗仙李白攀登过的山,是文豪苏轼祈过雨的山,也是耕读于其下的大儒张载一生       的山。“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      千古的理想,是一个把秦岭的魂魄融入血脉的思想家站在秦岭之巅对世界的豪迈表达,代表了我们民族        所达到的高度。
A.雄视       守望       思想和精神B.守望       雄视       精神和思想
C.守望       雄视       思想和精神D.雄视       守望       精神和思想
选择题 | 容易(0.94) |
7 . 下列情境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新春佳节,正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时,你叔叔打来电话,请你们一家人回老家吃饭,你刚好接电话,这时你对他说:叔叔,         

A.现在疫情严重,聚餐就是自找麻烦,你们千万不要多事啦。
B.现在非常时期,我们暂时不聚餐吧,以后会有更多机会的。
C.新冠肺炎太可怕了,我们担心被会你们传染,就不回去了。
D.这都什么时候了,你难道不知道聚餐会有交叉感染的风险吗?
2020-10-03更新 | 145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8 . “少年正是读书时” ,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爱阅读才能真正铸就过硬的软实力,某校七年级举行了“爱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写出一句与“读书”有关的格言警句或古诗。
2.根据原名,仿写一个句子。
原句: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
仿写:一本书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寻找方法』:
下面是某同学为“名人读书方法”主题演讲搜集的一组材料,请找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一则材料:

【材料一】

西汉的匡衡,年轻时非常喜欢读书,但家穷点不起灯烛,见邻家灯烛明亮,便在墙上穿一孔洞,在洞前映着光刻苦学习。

【材料二】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学识渊博,他认为一本书每读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个问题就行了,一遍又一遍地读,就能读透全书。

【材料三】

数学家华罗庚读书不是从头至尾一字一句读,而是先对着书名思考片刻,然后闭目静思,想完后再打开书,如果作者写的和他的思路一样,他就不再读了。

3.不符合主题的材料:_____________
2020-08-24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第六片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
真题
9 . 下面语境中,应对交流最得体的一项是(     

收假返校,炎兴从家乡带来了些土特产,还有母亲亲手腌制的酸豆角,在宿舍里分给同学,大家一边品尝一边说笑。嘉平抓起一把花生,悻悻地说:“有这等好事?我那里就是缺少些土特产,不然我也会带来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天册坐在床沿,头也不拍,说:“其实吧,所谓特产,没有一样好吃的,徒有虚名而已!”义熙快言快语:“尤其是自己家腌制的食物,既不卫生也不健康,最好少吃……”炎兴犹豫了几秒,不知道还要不要送。“我最喜欢土特产啦!”元丰推门而入,“家乡的味道,走到哪里都丢不掉!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味蕾的深浅决定着一个人乡愁的轻重’。”说完了话,便从炎兴的手里接过一瓶酸豆角,打开,嚼了起来……

A.嘉平B.天册C.义熙D.元丰
10 . 学习了《背影》一课后,班级拟开展“读《背影》,悟亲情”的语文活动,现在请你参加。
(1)[见字如面]书法小组书写了“父爱如山”四幅书法作品,其中属于楷书的一项是(       
A. B.
C. D.
(2)[话剧表演]表演小组要演出如下一幕,请结合《背影》一文,给该幕拟一个标题,同时在演员、服装安排上提出合理建议。


(3)[亲情礼赞]写作小组搜集了一段礼赞父爱的话,请你仿照画线句子,再补写一句。

父爱是一盏明灯,让你的脚步即使在黑暗的夜里也能够勇往直前;父爱是一首歌曲,让你的身心即使历经磨难也依然乐观积极;父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