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陶渊明(365-427)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79 道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0.4) |
1 .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小题。
【甲】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

桃源行(节选)

王维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1.根据语境,下列对【甲】文加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豁然开朗”是出自本文的一则成语,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今义多指一下子领悟了某种道理。
B.文中“黄发垂髫”与欧阳修《醉翁亭记》中“伛偻提携”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指代老人和小孩。
C.文中“叹惋”指渔人没有过上桃源这样的生活而感叹惋惜。
D.“处处志之”中“志”是动词“做标记”的意思,“寻向所志”中的“志”是名词“标记”的意思,它们词性不同。
2.把【甲】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甲】文是一篇虚构作品,有着浓郁的主观理想色彩,可读来有一种“逼真”的效果。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4.【甲】【乙】两个文本共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社会图景?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焦作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节选自魏学洢《核舟记》)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仿佛若有光                                仿佛:隐隐约约
B.便还家                                   要:同“邀”,邀请
C.其两膝相                            比:比较
D.神情与苏、黄不                      属:类似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有良田美池桑竹                  左臂挂念珠倚
B.大惊                                      记之而去
C.此人一一具言所闻                  全石以
D.中峨冠多髯者为东坡               潭西南
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A.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就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B.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令人绝望的地方,不再出去,最终跟外人断绝了来往。
C.领着妻子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最终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D.领着妻子和乡邻来到这个令人绝望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两篇文章都注重细节。如甲文写渔人进入桃源的路径,真切具体,似乎有迹可循,乙文介绍船头部分,细致地描写了苏轼、黄庭坚和佛印的外貌和心理。
B.两篇文章都有清晰合理的写作顺序。甲文按照渔人进出桃源的时间顺序来写,乙文作者准确把握雕刻品的各个细节,然后按照一定的空间顺序来写。
C.两篇文章的语言各具特色。甲文让人在作者看似清浅随意的记叙中渐渐积累对桃源的美好印象。乙文富于想像,虽然写的是静止的物件,但是静中取动,写得情趣盎然。
D.两篇文章的主旨都很明晰。甲文作者构想出他心中的理想社会,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乙文作者通过对核舟的详细介绍来证明对王叔远的评价——“技亦灵怪矣哉”。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3 . 古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班级开展了“学古文·悟文化”专题学习活动。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1.小石潭的阳光①______水面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水真清!桃花源里田间小路②______,景真美!(根据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填空)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意思是“①______”,作者的忧伤弥漫在字里行间;“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的意思是“②______,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跃然纸上。
【明其志·感受精神力量】
3.假如王勃是柳宗元的朋友,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透露出孤寂心情,王勃会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哪一联来安慰他呢?请写出该联诗句并说明理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诗句:______
理由:______
4.这两段选文都是“记”,所写之景与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水益涩,曳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相征逐,真行画图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

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雪窦山字。

【注释】①涩:本义指不通畅,这里是形容水浅行船的拖滞情状。②曳:拖,拉。③城府:指出入城市官府的和尚。④信宿:连住两夜。⑤翳:遮蔽,隐藏。⑥牧竪:牧童。⑦舆夫:车夫或轿夫。⑧髹(xiū)书:用赤黑色的漆写。
1.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A.便          俨然B.水   香远清(《爱莲说》)
C.陆六七里   数十步D.溪行   小溪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四山回环遥望白蛇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2)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
4.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1)甲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
(2)根据甲、乙两文的内容,概括桃花源与雪窦山的相似之处。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请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选自老子《道德经》)

注释:①什伯:古代兵制,十人为什,百人为伯,泛指军队基层队伍;过十倍、百倍,言极其多。②重死:重视死亡,也就是说珍惜生命。
【辨其音·走进文本】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1)黄发垂                            (2)便还家

【明其义·积累实词】
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阡陌交通       交错相通B.此中人        告诉
C.有舟舆       虽然D.鸡犬之声相闻     互相听到

【译其文·理解内容】
3.请翻译下列句子。
(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他们说自己前代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战乱,__________________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问现在是什么朝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悟其理·分析内容】
4.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推知,他们感叹的主要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时光易逝。
B.【甲】文:桃花源人希望渔人不要把这里的情况告诉给外界,目的是希望远离战乱和苦难,永不受打扰,继续享受这宁静祥和的生活。
C.【甲】文: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图景,又极力表现它的似有似无、寻觅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D.【乙】文:主张国家要小,疆域不要大,远离战争,让百姓安居乐业,让老百姓回到结绳记事的时代,邻国之间鸡犬相闻却老死不相往来。

【赏其景·品味内容】
5.甲、乙两文的作者都描述了自己心目中的“世外桃源”,甲文运用了记叙和________的表达方式,讲述________的故事;乙文运用了__________的表达方式,提出自己________的主张(最后一空用原文填空)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
6 .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八年语文《桃花源记》)

【乙】

岁癸巳春暮,余游甬东,闻雪窦游胜最诸山,往观焉。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相征逐,真行图画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渐上,陟林麓,路益峻,则睨松林在足下。花粉逆风起为黄尘,留衣襟不去,他香无是清也。

(节选自元邓牧《雪窦游志》,有删改)

【注释】①雪窦:山名,在今浙江省奉化市溪口镇。②信宿:古文书面语,表示连住两夜,也代指两夜。③壑:山谷,深沟。④牧竖:即牧童。⑤舆夫:轿夫。⑥率:大致,大抵。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渔人甚       异:______       (2)遂小溪       缘:______
(3)如外人       悉:______       (4)或强       然:______
2.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欲 问 地 所 历 名 则 舆 夫 朴 野 不 深 解 吴 语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遥望白蛇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
4.【乙】文中的雪窦山村落颇有【甲】文中桃花源的意趣,从选文看二者有何共同之处?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桑竹之             神情与苏、黄不
B.屋舍俨             不动
C.答之                 情态
D.此中人        如有所
2.作者用了不少笔墨写渔人发现桃花源的过程,有何作用?
3.本文和链接材料都写到了“桃花源”,试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链接材料】

明日过桃源县,之绿萝山下诸峰累累,极为瘦削。至白马雪涛处,上有怪石,登舟皆踞坐。泊水溪,与诸人步入桃花源,至桃花洞口。桃可千余树,夹道如锦幄,花蕊藉地寸余,流泉汩汩。溯源而上,屡陟弥高,石为泉啮,皆若灵壁。

(袁中道《再游桃花源》)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8 . 班级举办了“自然山水,至善至美”专题学习活动。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选自《小石潭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

1.读准字音,是阅读古诗文的第一步。请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标注读音。
(1)黄发垂(     )(2)尔远逝(     )
2.美丽风光,近观远望,各有其美。近观“佁然不动,俶尔远逝”,能够看到鱼儿① _________ ,忽而又向远处游去;远望“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可以看到土地平坦宽阔,房屋②_____________(根据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填空)
3.跟随柳宗元的脚步探访幽境,那竹林中的水声“如鸣珮环”________________,如此美妙的声音让人心中十分愉悦,忍不住想要觅得其踪;在陶渊明笔下,溪边的那片桃林“芳草鲜美,落英缤纷。”,②_________________,为桃花源的出现铺垫了充分而自然的条件。(填人画波浪线句子的现代汉语翻译)
4.“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面对人生沉浮,仁者、智者常常以山水为伴,从中获取精神力量。我们该如何正确面对人生中的得失呢?请结合上文谈谈你的看法。
2024-05-19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

9 .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内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温州人李庭等,大历六年,入山斫树,迷不知路,逢见漈水。中有人烟鸡犬之候,寻声渡水,忽到一处,有好田泉竹果药,连栋架险,三百余家。四面高山,回环深映。有象耕雁耘,人甚知礼,野鸟名鸲(),飞行似鹤。人舍中唯祭得杀,无故不得杀之,杀则地震。有一老人,为众所伏,容貌甚和,岁收数百匹布,以备寒暑。乍见外人,亦甚惊异。问所从来乱贼平未时政何若。具以实告。因曰:愿来就居得否?云此间地窄,不足以容。此中人为致饮食,申以主敬。既而辞行,斫树记道。还家,及复前踪,群山万首,不可寻省。

(选自顾况《仙游记》,有删改)

【注】①漈水:在东越的地方方言中称山上的泉水为漈。②象耕雁耘:大象大雁耕田播种。这是作者想象的天外世界的耕种方式,人已经从繁重的农耕劳动中解脱出来了。③伏:同“服”,信服。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划两处)
                                 
2.解释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
(1)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2)余人各复至其家(     )
(3)收数百匹布(     )                  (4)以实告(     )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2)既而辞行,斫树记道。
4.钱钟书说顾况的《仙游记》是“刻意模仿”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请结合【甲】【乙】两文分析钱钟书作此评价的原因?
2024-05-18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岳池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10 . 自然美景,牵动着文人墨客的悲喜。班级就三单元古诗文开展了“品经典 养性情”整合阅读活动。请你阅读并完成一下题目。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间隔 一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选自《桃花源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选自《小石潭记》)

【解字晓意】
1.诵读文言文时,我们要对文中意义用法不同于现代汉语的词语理解准确。例如写桃花源风光时,“交通”在文中的意思是①________;远望小石潭岸势时,“犬牙”的意思是②_________。(根据文中加点字的意思填空)
【译句赏景】
2.“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意思是“①__________”,陶渊明用这样的四字短句写出了桃花林的一路烂漫与诗意;“青树翠蔓,蒙络摇缀”的意思是“青葱的树,翠绿的藤蔓,②________”,柳宗元用精炼的八个字形象描绘小石潭周围生机盎然的景致。
【学法悟情】
3.请你结合《小石潭记》及《蒹葭》中内容,将下面表格补充完整。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小石潭记》《蒹葭》
句子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____
手法情景交融起兴
作用_____这句诗写了秋天白露成霜的早晨渲染出萧索凄迷的氛围,烘托了人物所思不见的惆怅。

4.山水田园总能慰藉人心。五柳先生笔下的桃源胜境,柳子厚描绘的清幽小潭,都是令人向往的胜景。请你选择其中一处美景,结合文章内容,为其写一段推荐词分享给大家。
2024-05-17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