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树立生命至上的观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媒体走访发现,一些小区存在私装新能源车充电桩乱象,长达数米的电线或从窗口直垂而下或横穿人行过道,让人看着心惊肉跳,面对街坊邻居的担忧质疑,一些当事人还不以为然……


(1)请你分析街坊邻居有哪些担忧?
(2)请你从道德角度提醒当事人应增强哪些意识?

材料二   违规行为必须及时打住,但也要看到,很多业主也确有苦衷。眼下,新能源汽车日渐普及,愈发庞大的车主群体意味着水涨船高的充电需求。虽然充电站、大型商圈等能解决燃眉之急,但更多人还是希望能就近实现闲时充电。


(3)请你尝试为解决材料二中业主的苦衷提出解决方案。
2022-09-05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十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结课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京1名病例确诊前曾自驾前往内蒙古、甘肃、陕西和山西等地旅游,得知内蒙古等地疫情后,提前通知与其同住的婆婆、丈夫撤到其他住所,返京后即向社区报备,独自居家隔离。看到这位病例的做法,网友纷纷为她点赞。


(1)从道德的角度,分析北京这位病例被网友点赞的原因。

材料二   2022年1月1日实施的《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暂行办法》,对失信联合惩戒适用范围、职责分工、列入条件和期限、惩戒措施、信用修复和工作程序等都作出了较为明确的规定。


(2)结合材料,谈谈此法制定和实施的意义。
(3)为了更好地解决被拖欠的农民工的工资,维护其合法权益,请你为他们出谋划策?
(4)“人无信不立,家无信不睦,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宁。”加强诚信校园建设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培养同学们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推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请你以“携手共建诚信校园”为题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
携手共建诚信校园,我们可以做到:


……
2022-11-29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顺平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3 . 【学英模,展风采】

在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让同学们观看了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中其中两个及颁奖词的视频:

第一、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是最早接诊新冠患者的定点医院,收治病A全部为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是抗击疫情的最前沿。身为院长的张定宇日夜坚守,果断决策,处理得当,带领全体医护人员,为抗击疫情做出重要贡献。张定宇自己还是一位病人,2018年10月他被确诊为患有渐冻症,在新冠袭击武汉时,张定宇隐瞒了病情,也无法照顾已感染新冠的妻子,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

【颁奖词】步履蹒跚与时间赛跑,只想为患者多赢一秒;身患绝症与新冠周旋,顾不上亲人已经沦陷。这一战,你矗立在死神和患者之间;那一晚,歌声飘荡在城市上空,我们用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第二、陈陆,生前任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党委书记、政治教导员。2020年7月22日,陈陆在搜救被困群众时,因突遇破圩决口后的激流漩涡,被洪水冲走,英勇牺牲,年仅36岁。

【颁奖词】最先出发,,最快抵达,为危难的乡亲奉上最好的年华。欠身体一台手术,欠妻子一个告别,欠父母一次团圆。洪水汹涌,你是浪尖上的逆行者;大雨过后,你是天空中灿烂的霞。


看完视频后,老师让同学畅想自己未来的人生道路,你将来要做什么样的人?以下是部分同学的发言

小强:张定字和陈陆活出了生命的精彩,舍小家为大家,是我学习的榜样!

小乐:两位人物活得太累了!我喜欢绘画,将来当个画家!

小梅:干大事最容易出名得利,我要轰轰烈烈干一番大事,潇洒走一回,这样人生才有意义!

小勇:“有钱能使鬼推磨”,我们都应该实际一点,要考虑将来如何挣钱这才是最重要的。


(1)从上述事迹可以看出人生的真正价值是什么?
(2)分别就四位同学的说法做出评价。
(3)如果你是小强,今后应该怎么做?
2022-01-19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4 . 增强生命韧性

材料一 2019年12月11日21时15分,那台市临西县消防教援大队文员赵清旺加完班准备回家。刚走出营区门口,突然看到一辆行驶中的白色轿车冲入路边河沟里。赵清旺见状立即跑回岗哨报告险情,之后与一名值班人员一起向事故地点跑去。因情况紧急,二人直接跳入冰冷刺骨的水中,合力将被困男子救回岸边。救援完毕后,赵清旺又用自己的私家车将该男子送回家。他回到家时已经是23时30分。


(1)赵清旺及值班人员不顾危险跳入水中实施救援,体现了什么?
(2)在生活中,为了避免一些客观存在的自然灾害或人为灾难我们应该怎么做?

材料二 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是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该奖项也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屠呦呦从中医古籍里得到启发,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下,经历了190次失败之后,终于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在做青蒿素动物实验时和两位同事决定亲自试服,屠呦呦因此得了中毒性肝炎,但她们坚持亲自证实药物安全,才投入临床给病人服用。青蒿素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3)屠呦呦在研究青蒿素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挫折?
(4)根据材料二获得的启示,思考我们如何战胜挫折?
(5)综合上述材料及问题思考,生命是有限的但生命的意义是无限的,我们应该如何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
2020-03-19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沙河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材料—   2021720 日,郑州持续遭遇极端特大暴雨,致地铁5号线五龙口停车场及其周边区域发生严重积水现象。18时许,积水冲垮出入场线挡水墙进入正线区间,导致5号线一列列车被洪水围困。经全力施救,14 名乘客不幸遇难。


(1)乘客不幸遇难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   2021720日郑州市遭受特大暴雨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河南的汛情灾情。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抓细抓实各项防汛救灾措施。


(2)从生命的角度谈谈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河南汛情灾情的原因?

材料三   郑州地铁5号线发生严重积水现象,26 岁的于逸飞是从这趟水中抛锚的地铁里脱险的第一批人。就在快走出地铁站时,作为郑州人民医院的见习医生,他又穿上崭新的白大褂折返救援。在救援的过程中,于逸飞觉得,单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谁能过来帮忙。"他喊了一声,七八名已经脱险的乘客都围了过来。从下午6点多一直到夜里12点,连续6个小时,先后在地铁站的月台上救治20多名受伤乘客。

于逸飞因为在此次暴雨救援中表现突出,被郑州人民医院免试用期直接录用。


(3)于逸飞的事迹告诉我们如何才能活出生命的精彩?
2022-03-08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6 . 遭遇险情,保护自我
材料一:芦山地震发生时,8岁的周子耕和妹妹正在沙发上玩。当他意识到地震来临时,迅速躲进厕所避险,爷爷则抱着妹妹往外跑。地震停止后,他跑了出去,看到房子垮了,爷爷半个身子被石块压着,幸好爷爷还能自己刨开石块,于是他赶紧去救妹妹。他一边挖一边喊妹妹的名字,听到她的哭声后,就用稚嫩的小手刨挖压在妹妹身上的瓦砾和碎石。最终,他和赶来的妈妈救出了被埋的妹妹。
(1)周子耕在地震中的出色表现带给我们哪些智慧启迪?
材料二:2013年4月20日8点零2分,时针变成了一把利刃,夺走了多少生命,离散了多少亲人,摧毁了多少家园,多少人在情绪的深渊里抽泣……美丽的雅安,一时间被笼罩在厚厚的阴霾中。为了对灾区人们进行有效的心理救援,某心理咨询中心拟制作一个应急手册,邀请你共同完成:
(2)遭遇地震灾害的人们在一段时间内有可能产生哪些不良情绪?
(3)结合教材,联系实际谈谈,遇灾群众怎么做才能走出情绪的阴霾?
(4)当意外险情和伤害发生时,中学生应如何正确应对?
2018-01-29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道德与法治试题
7 . 生命的思考
七(1)班举行了以“敬畏生命,坚守道德底线”为主题的团队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演讲比赛

妍妍被同学们推荐为“敬畏生命”主题演讲的演讲者,为了让演讲更精彩,同学们建议妍妍先列好演讲提纲。


(1)请你帮助妍妍罗列出“敬畏生命”的理由。
活动二:“扶与不扶倒地老人”的探讨

甲:扶老人很危险,弄不好会麻烦缠身,还是不要扶。

乙:扶老人是自觉履行道德义务的体现,要迅速把老人扶起来

丙:扶老人是道德要求,在扶的过程中,我会注意方式方法。


(2)你认同活动二中谁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活动三:生活常识大比排

情境一:发生地震时,千万不要惊慌,乘电梯迅速逃离房屋。

情境二:夏季游泳,下水前要做好暖身运动,遇到他人溺水要急忙施救。


(3)任选活动三中的一个情境,找出情境中不正确的做法,并写出正确的做法。
活动四:人物事迹展播

2018年7月27日,在黄海前哨坚守32年的王继才突发急病,不幸逝世。1986年,26岁的王继才接受了守岛任务,从此与妻子以海岛为家,与孤独相伴,在没水没电、植物都难以存活的孤岛上默默坚守,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对王继才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王继才同志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人生华章。我们要大力倡导这种爱国奉献精神,使之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


(4)阅读“人物事迹展播”,谈谈我们该如何向王继才学习,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人生华章,活出生命的精彩。
2020-05-24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8 . 低碳新生活。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倍受青睐,但国内一些城市明令禁止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平衡车、助力滑板车上路。然而,禁令在实施时遭到不少民众反对,禁与不禁,引发了一场电动行车之争。

民意调查:“我原来打算买小汽车,但早晚高峰路太堵,有车也不敢开。公交地铁又不方便,还是电动车好!”北京市民李先生每天9点前要送孩子上学,然后再去上班。从家到学校,没有直达公交,步行在北京大望路做送餐员的老程正是看中了电动车的“性价比”:买电动车比坐地铁一年少支出1500元。电动车充电一年电费也就100块出头,划算!老程还说:“一辆电动车代替摩托车每年行驶1万公里,相当于植树26棵的减排效果,所以,我认为单纯‘限’‘禁’不合理”。

管理者心声:“逆行、闯红灯、见缝就钻,不管机动车道还是非机动车道,变道那叫一个随心所欲。”一提起电动三轮车,海淀区的交通协管员曹大姐就有一肚子气,“跟开小汽车的不一样,他们车没牌子没驾照,怎么开心怎么开……这真是带刺的玫瑰。”


(1)李先生和老程为何青睐电动自行车?
(2)结合“管理者心声”,分析电动三轮车为何成了“带刺的玫瑰”?
(3)消除电动自行车之争,政府应如何理性处理?请你从权利义务的角度对骑车人提出建议。
2019-04-22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新河县苏田中学2019届中考道德与法治模拟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