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通过梳理历史线索可以明确学习主题。对如图反映的学习主题概括最准确的是(     
A.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B.中国人民的抗争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近代化的探索
2023-09-22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第十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根据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知识整理,能再现历史的阶段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指出中日甲午战争的起讫时间。根据材料线索,举一例与甲午战争相关的民众自发抗争事 件。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所贯穿的两条主线,并指出其所体现的核心主题。
2022-03-1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绿然国际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014·上海·高考真题

3 . 梁启超论李鸿章

李鸿章所以为一世俗儒所唾骂者以洋务,其所以为一世鄙夫所趋重者亦以洋务,吾之所以重李责李而为李惜者亦以洋务。谓李鸿章不知洋务乎?中国洋务人士,吾未见有其比也。谓李鸿章真知洋务乎?何以他国以洋务兴,而吾国以洋务衰也?吾一言以断之,则李鸿章坐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

是役(指甲午战争)也,李鸿章之失机者固多,即不失机,而亦必无可以幸胜之理。盖十九世纪下半纪以来,各国之战争,其胜负皆可于未战前决之,何也?世运愈进于文明,则优胜劣败之公例愈确定。实力之所在,即胜利之所在。

各国并立,生存竞争,惟利是视。……李鸿章之手段,专以联某国制某国为主。……于中、日之役,则欲嗾(唆使)俄、英以制日,……卒之未尝一收其效,而往往因此之故,所失滋多。胶州、旅顺、大连、威海、广州湾、九龙之事,不得不谓此政策为之厉阶也。……要之,内治不修,则外交实无可办之理。以中国今日之国势,虽才十倍于李鸿章者,其对处之策,固不得不隐忍迁就于一时也。此吾所以深为李鸿章怜也。

——梁启超《中国四十年来大事记(一名李鸿章)》

问题:

(1)梁启超为什么要以李鸿章为线索来勾勒19世纪下半叶的中国历史?

(2)概述梁启超对李鸿章的评价。

(3)你如何看待梁启超对李鸿章的评价?

2016-11-27更新 | 1322次组卷 | 6卷引用: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上海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