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教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3世纪的欧洲,当教皇的权力达到顶峰时,他甚至可以肆意干涉各国内政,可以将皇帝或者国王放逐,如果他认为某国的法律损害天主教会的利益,他就可以宣布该法律无效……到1415世纪,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英、法、西等国在城市经济发展、市民阶级成长的基础上先后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国家都以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文字和共同的民族意识为特色,并且出现以专制君主为核心加强中央集权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独立于世俗之外的天主教会逐渐走向衰弱。

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卷入人口多,斗争时间长。这个波澜壮阔的独立运动是资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它沉重地打击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腐朽封建势力,同西欧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相配合,加速了欧洲封建主义的崩溃。经过拉丁美洲人民的独立运动,在原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国的殖民地上,出现了墨西哥、危地马拉、秘鲁……海地等17个独立国家。各国在取得独立以后,都颁布宪法,建立议会制共和国(巴西、海地除外),用本国地主资产阶级的统治代替了殖民者的专制统治。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民族国家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欧洲民族国家发展的因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国家发展与拉美独立运动的共同点。
2024-05-28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应该将基督教当做一种文明来对待。马克思·韦伯写过一本书,叫做《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说明基督教对西方文明的影响巨大。例如,撒切尔夫人经常说:“我们基督教文明如何如何……”,然后下面完全是讲其保守党主张。基督教文明的影响无处不在。因为作为一种文明,基督教是人心的凝聚力,在西方历史上曾经是理性的代表,直到理性回归于个人的文艺复兴时期。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材料二   宗教改革打破了持续五百多年的思想信仰大一统,形成了不同的宗教信仰体系并立的局面。改革中出现的教义、教规的分立造成救赎道路的分别,其革新的实质是信徒在信仰事务中获得空前的自主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新兴市民阶层的愿望。新教与罗马天主教分庭抗礼是政治权力广泛介入的结果,主权意识正在萌生的国王和诸侯们站到新教一边,新教因此带有民族教会的性质。这一切都推动了欧洲从中古走向近代。

——摘编自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以思想文化为视角说明16世纪宗教改革前西欧地区“督教文明的影响无处不在”的表现。以托马斯·阿奎那等神学家对基督教的研究方式为例,指出中世纪基督教的“理性”之处。
(2)结合所学,指出16世纪宗教改革后形成的“不同的宗教信仰体系”。根据材料二,分析宗教改革对推动“欧洲从中古走向近代”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2024-04-10更新 | 141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高三下学期4月选考科目适应性考试(二模)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考察,为了维持基本的社会秩序,人们往往通过三种方式对社会进行控制,从而实现治理的目标:第一种是神学的宗教控制,即神治:第二种是宗法的道德控制,即人治;第三种是理性的法律控制,即法治。在以上治理模式中,神治往往与人治、法治相伴始终。

——摘编自李静《社会转型期稳定问题历史回溯与当代审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4 . 【大学与时代】

材料一   中古后期,西欧大学主要由学者们自发形成和组织,受救皇控制,50%以上集中于地中海沿岸的欧洲南部,其教学与研究以经院主义哲学为核心,辅之以医学、法律等专业学科。14—16世纪,国家或民族教会创办的大学迅速增加,许多城市也在原主教学校、法律学校等的基础上相继成立大学,其分布范围向整个欧洲扩展,希腊语、修辞学和文学等“博雅课程”被认为能“发展那些蕴涵于人身心之中的最高才能”,而日益受到重视。

——摘编自易红郡等《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大学的变迁》

材料二   进入19世纪,西欧各国政府新创办了各类国立农学院、高等商学院及多科性技术学院等一批新大学,主要训练管理人员和科技人才,拿破仑还授予巴黎多科工艺学校“为了祖国的科学与荣誉”的旗帜。此外,企业家也创立或资助了一批大学,如欧文斯创办的曼彻斯特大学。牛津、剑桥、巴黎等传统大学在古典学科与神学之外,加强了对自然科学课程的研究。各大学相继设置了图书馆和实验室等研究设施。此外,大多数大学中兴起了诸如德意志“青年协会”式的学生组织,号召“民族团结”“为祖国服务”,反对犹太主义与斯拉夫主义。

——摘编自贺国庆《高等教育的重大转折——工业时代欧洲大学的变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14—16世纪西欧大学新特点出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西欧大学出现的新变化并评价其历史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追求幸福是全人类的最大愿望和永恒主题。几千年来,人们为追求幸福不懈努力、艰苦奋斗,心中充满了诸多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西方幸福观

类别

内容

感性主义幸福观

强调人的自然需求以及通过欲望的满是而获得快乐,认为人活动的目的是在于追求快乐,避免痛苦。梭伦将人的幸福概括为中等财富、身体健康、心情愉快、好的儿孙、善终五个方面。

理性主义幸福观

崇尚人的理性,追求道德品质的完善,关注人类精神的自由和圆满,轻视物质欲望和享受。苏格拉底的幸福观即知识(理性)是前提,道德是途径,幸福是目的。亚里士多德强调幸福是人完善自己的一种活动。

基督教幸福观

以来世主义为基调,幸福是人们对于某种信仰的不断追求。罗马帝国教父的代表人物奥古斯丁认为反省自身的罪恶,向上帝仟悔才是人类获得幸福的唯一途径。

劳动致福观

突出劳动在创造幸福中的重要作用。在卢梭看来,“一个人在那里坐吃不是他本人挣来的东西,就等于是在行乞”。费希特指出,劳动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每个公民都能得到应得的劳动报酬。

——摘编自孔德生、黄晓天等《西方幸福观的历史回眸与现实思考》


提取材料部分或整体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3-06-21更新 | 206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九校联盟2023届高三高考适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贞观二年(628年),长孙皇后听说郑仁基的女儿美貌绝伦、才华出众,就让李世民将郑女纳为妃子。诏书已经写好但还没有发出,魏征听说就来找李世民:"我听说郑女已经许配人家,如果传闻为真,陛下把已经许人的女子纳进宫,恐怕有损圣德。”李世民听后赶紧下令把诏书扣下。但房玄龄、温彦博管重臣提出了反对意见:“郑女许配人家并无确凿证据;就算已经许配,毕竟没有过门。陛下纳妃诏书已经写好,不应中止,这涉及到朝廷的面子问题。"郑女的准丈夫陆爽也上书:"外人不知内情,误以为我们下了聘礼,其实根本没有。"李世民又把唯一持反对意见的魏征找来商议:"群臣为了讨好我,这可以理解。可陆爽为什么也要上疏分辩呢?"魏征说:"这事好理解,陆夜是怕陛下以后找机会收拾他,"李世民听后特地下一道诏书:“听说郑仁基之女已经许配人家,朝廷出诏书的时候对亭情了解得不清楚。这是我的不是,有关部门也有责任,郑女进宫的事就此作罢。”此事不大但影响不小,史书称“时莫不称叹”。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英王亨利八世本是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对新教采取抵制与敌视的态度。于1521年和1526年两次在伦敦公开楚毁马丁·路德的著作,撰写《捍卫七圣事》的小册子,被教皇授予"信仰捍卫者"的称号。1511-1514年,英格兰加入反法同盟,亨利八世御驾亲征,在法国北部得胜。法国盟友苏格兰乘虚侵英,却遭到留守的凯瑟琳王后反击,苏格兰国王败亡。当凯瑟琳王后年逾40,却只有一个女儿玛丽而无男嗣,亨利八世决定离婚另娶。凯瑟琳的娘家是西班牙王室,此时正称雄欧洲大陆,教皇处于其挟持下,没有批准国王的离婚请求。国内的旧贵族和教会人士也对离婚案持反对态度。在此关头,亨利八世转向全国要求改革的乡绅与资产阶级寻求支持,于152911月召开议会,开始实行宗教改革,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使英国教会脱离了罗马教廷,成为独立的"圣公宗";自己担任英格兰最高宗教领袖,使英国王权达到空前高度。

——摘编自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对于郑女“娶与不娶”各方所持的价值取向。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亨利八世从虔诚的天主教徒转变为坚定的宗教改革者的因素。
(3)个案分析往往能见微知著,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两国君主的婚姻问题中,分别概括其所反映的政治状况。
2023-04-15更新 | 155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2023届高三二诊文综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4~18世纪世界重大事件(部分)

时间事件
14世纪~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在欧洲出现
14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在欧洲兴起
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1517年德意志马丁·路德撰写《九十五条论纲》
1578年英国人德雷克到达美洲南端的合恩角
17世纪英国出现早期启蒙思想
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18世纪中期英国开始工业革命
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开始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

围绕材料,就材料中所蕴含的逻辑关系,运用世界近代史相关知识,自选角度,自拟论题,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正如杜威所说:“在教育文献里,人文主义通常具有一个特定的意义,它表明一种突出的理智倾向,这种倾向标志着在15和16世纪出现的知识复兴。”这种“突出的理智倾向”,开始时是由笛卡尔、弗朗西斯·培根、拉伯雷和夸美纽斯等确立的。笛卡尔主张人是能思考的主体,人因其思维运动而确证自己的存在,他说“我的灵魂,是完全、真正跟我的肉体有分别的,灵魂可以没有肉体而存在”,“我是一个实体,这个实体的全部本质或本性只是思想……我赖以成为我的那个心灵,是与身体完全不同的……纵然身体并不存在,心灵也仍然不失其为心灵”;培根强调理智的经验主义取向,改变了传统的知识观念,扩大了知识的范围;而拉伯雷“无疑是第一个把科学列入值得人类思考的首列学科的人”,当然这里的科学指的是自然科学;夸美纽斯则提出了“泛智思想”,主张“将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

——摘编自夏剑《从人文主义到后人文主义:后人类时代的教育学之思》

根据材料信息,提炼一个论题,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4-03-14更新 | 138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冲刺压轴卷(一)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9 . 图文互证是重要的历史研究方法,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关于推动新教发展的动力问题,有学者这样认为:“若说经济动力在新教崛起的初期阶段就具有异乎寻常的重要性,似乎并非如此。新教不仅在苏格兰、波兰和匈牙利等农业国同样赢得了信徒,在经济停滞的北德意志也要比在经济繁荣的南德意志发展得更为顺利。而在法国,当许多封建领主和农民皈依新教时,巴黎和许多其他城镇仍坚定地信仰天主教。”

——以上材料摘编自(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上)》


(1)指出图中反映的历史现象,并说明理由。
(2)引用图中的两个信息印证材料二的论述。并指出在历史研究中应该如何正确使用历史地图。
2023-02-08更新 | 327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A卷)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王阳明的心学在明代中叶横空而出,就像一个力量硕大的“劈山神”,一斧子下去,一直束缚人们心灵的封建僵化的伦理观念就开始动摇了。王阳明心学对待民众的核心是亲民。他不仅承认凡人可以成为圣人,而且提出人本来就是圣人,重视普通人、士人,甚至百姓。针对当时官场腐败、道德沦丧的现状,具有王阳明思想的许多人敢于大胆进言,指责世道的不公。王阳明教导弟子,不去逃避现实,要“知行合一”,在事功之中去拯救国家、拯救百姓。阳明心学承继儒学入世之精神,激发人积极奋发的生命状态,激励人们修心、强心,堂堂正正做人。它不是自私的养生哲学,只“治一人一身”,不仅要讲修身明性,还要齐家、治国、平天下,追求个性在心灵上与社会自觉统一。这对于现代社会树立文化自信、解放发展潜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引领作用。在学术方面,王阳明的思想更是开一代新学风,跳出了几千年来的条条框框,追求个性的体现,描写最真实的现状。

——摘编自李克《心途:王阳明的传奇人生》等

材料二   王阳明思想中确实存在着突出人的主体地位的倾向,但是就其对人的规定以及对社会生活所影响的深度和广度而言,又都远远不及欧洲同时期宗教改革运动。

——摘编自黎玉琴《王阳明关于“人的发现”及其比较》

材料三   16世纪初,在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的神学辩论《九十五条论纲》中,马丁·路德确切提出“因信称义”的思想框架,他认为赎罪的核心并不是向神父认罪,而是教徒本身进行思想的悔过和行为的悔改。只有通过内心的忏悔,才能得到内心的救赎。“因信称义”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基石,并成为后几代宗教改革家们手中鲜明的信念旗帜,它强调个人的独立思维作用和自我反省能力,个人的存在和思考不需要依附于包含教会在内的任何世间的组织。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进一步拓展了人的思想独立性和自我纠错与控制能力,尊重个人的价值和作用,而非依附于任何宗教组织的附属品。

——摘编自黄艳《从宗教改革看西方世界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阳明心学的特点,并说明王阳明心学的“价值引领作用”。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阳明和马丁·路德在思想上的相通之处,并分析宗教改革运动影响巨大的主要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思想解放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