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教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9 道试题
1 .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世纪至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兴起,资产阶级思想家并没有单独提出理性主义,但他们把理性贯穿于人文主义的整个内核并置于崇高的地位。……人文主义者用“人性”来反对神权,竭力歌颂人的价值。……提出幸福就在人间,肯定现世生活,肯定人应当追求凡人的幸福,即爱情、财富和荣誉。……人文主义者认为,人类应当按照自己的本性生活,享受现实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摘编自李晓燕《浅议西方文化对“理性”的探讨》

材料二   路德提出德国应摆脱教皇的控制,建立一个服从本国世俗的政权的新教会。教徒们不要购买“赦罪符”,通过个人的真诚忏悔就可以得到赦罪,在死后就可以进入天堂。这些思想否定了教会的权威和教阶制度,反映了市民资产阶级要求平等自由的思想。路德主张每个人都有读《圣经》的权力。他亲自把拉丁文的《圣经》翻译成德文,使普通人都能阅读,以打破教会僧侣们垄断读《圣经》的权力的局面。

——摘编自刘士勤等《西方哲学史概要》

材料三   在启蒙思想家看来,理性是一种“自然的光亮”,他们就是要用这种理性之光去启迪人类,使之从中世纪神学的非理性的迷梦中醒悟过来。不仅如此,“启蒙”还要通过教育和宣传把人们从愚昧、落后、黑暗的封建社会中解放出来,鼓舞人们为争取自由和平等去斗争。启蒙时代自由的精神主要表现在:自然法、契约论、人民主权说和权力制约说、财产自由,思想自由与个人主义等。美国独立战争也把自由作为自己的价值理想写在自己的旗帜上。

——摘编自郑晓宇、李顺金《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内容及思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并写出两个代表人物。
(2)根据材料二、概括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的意义。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达·芬奇用艺术形象向欧洲中世纪压抑人性的神学统治和禁欲主义宣布:人从禁欲主义中解放出来,它不再是徒有形质,没有七情六欲的模具,人能向人微笑了! 所以《蒙娜丽莎》具有了强烈的时代精神……《蒙娜丽莎》如亮丽的玫瑰刺破了午夜的黑暗与沉寂,给人们的心注入一缕芬芳与希望,成为欧洲人结束中世纪漫长痛苦生活的标志。

——《人性的觉醒与写实风格的复苏——浅议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油画》

材料二   马丁·路德改教时,大力提倡四大原则:“人人为祭司、人人有召命、人人是管家、人人有圣经”。他认为每个人在上帝面前是平等的,而上帝对人的呼召也是平等的。马丁·路德的思想,为突破欧洲中世纪的黑暗,迎接近代化的发展,奠定了思想上的基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时代精神”的具体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丁·路德的核心思想。
2023-09-1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普通高中2022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考冲刺信息卷(四)

3 . 人文主义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希腊神话用神的形象体现人的智慧和力量,体现出古典人本主义。……人类对于自然相对独立,对于自身社会具有一定的自主权……人不是社会与国家的消极附属品,而是宇宙中万物的尺度。                                           

﹣﹣杨师群《中西方上古宇宙观及相关文化之比较》

材料二:

材料三:文艺复兴中人们重视人的价值、重视现世的生活以及反对“权威”的精神,都在当时人中间唤起了对于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怀疑及反感。……文艺复兴运动培养了大批人才。这些人中有的被称为基督教人文主义者、人文主义泰斗,有的被誉为宗教改革的先驱,他们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对宗教改革运动的发生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林涛《浅议文艺复兴对宗教改革的影响》

材料四:(启蒙运动)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 “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古希腊哪一学派的主张?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
(2)据材料二,指出拉斐尔的圣母像与中世纪相比,在立意上有何变化?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天主教会及其神学”遭到“怀疑及反感”的原因。
(4)据材料四,概括启蒙运动的思想主张。与材料三相比,人文主义有何新的发展?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或者说主流价值观,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法律制度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国家整合多元价值、维护政治统治、规范民众行为的重要工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崇拜自由市场经济;第二,倡导平等或者程序正义;第三,崇尚个体本位和自我价值。

——摘编自袁银传《认清当代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质》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就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世纪末,文艺复兴在阿尔卑斯山以北地区产生广泛影响。在德国的诸侯中,很多人早已不满罗马教廷的经济掠夺。当台策尔在德国境内兜售赎罪券之时,萨克森选侯弗雷德里克禁止台策尔进入他的领地,在他的允许和保护下,路德在与教廷的一次次交锋中得以有人身安全的保证,且其领地内的印刷工坊源源不断地发行着路德的小册子,这些小册子均用通俗的德语翻译,而非拉丁语。人文主义精神对路德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路德将现实生活的意义与基督教信仰结合起来,契合了德国诸侯的利益诉求,随着宗教改革的发展,原属于教会和修道院的土地和财产,被世俗诸侯吞并。

——摘编自付鹏鹏《马丁路德思想在宗教改革时期的传播》

材料二   中世纪天主教会宣称教士是上帝与人之间的中介,必须通过教士的中介作用人才能获得拯救。路德的“因信称义”说则否定了教士与常人的分别,就此而言,路德第一次使宗教成为个人的事。路德的教义不倾向于约束人的世俗行为,并主张教俗两方各司其职,互不干涉,促使许多国家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国家教会。中世纪天主教的教义里,人要重新得救,就必须过虔诚、禁欲的生活,但在路德看来,履行世俗的职业劳动是博爱的外在表现,是个人道德活动所能采取的最高形式。

——摘编自范迎春《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及其对西方近代社会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在德国广泛传播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丁•路德的思想在欧洲传播的影响。
2024-06-0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高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3世纪的欧洲,当教皇的权力达到顶峰时,他甚至可以肆意干涉各国内政,可以将皇帝或者国王放逐,如果他认为某国的法律损害天主教会的利益,他就可以宣布该法律无效……到1415世纪,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英、法、西等国在城市经济发展、市民阶级成长的基础上先后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国家都以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文字和共同的民族意识为特色,并且出现以专制君主为核心加强中央集权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独立于世俗之外的天主教会逐渐走向衰弱。

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卷入人口多,斗争时间长。这个波澜壮阔的独立运动是资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它沉重地打击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腐朽封建势力,同西欧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相配合,加速了欧洲封建主义的崩溃。经过拉丁美洲人民的独立运动,在原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国的殖民地上,出现了墨西哥、危地马拉、秘鲁……海地等17个独立国家。各国在取得独立以后,都颁布宪法,建立议会制共和国(巴西、海地除外),用本国地主资产阶级的统治代替了殖民者的专制统治。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民族国家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欧洲民族国家发展的因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国家发展与拉美独立运动的共同点。
2024-05-2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应该将基督教当做一种文明来对待。马克思·韦伯写过一本书,叫做《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说明基督教对西方文明的影响巨大。例如,撒切尔夫人经常说:“我们基督教文明如何如何……”,然后下面完全是讲其保守党主张。基督教文明的影响无处不在。因为作为一种文明,基督教是人心的凝聚力,在西方历史上曾经是理性的代表,直到理性回归于个人的文艺复兴时期。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材料二   宗教改革打破了持续五百多年的思想信仰大一统,形成了不同的宗教信仰体系并立的局面。改革中出现的教义、教规的分立造成救赎道路的分别,其革新的实质是信徒在信仰事务中获得空前的自主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新兴市民阶层的愿望。新教与罗马天主教分庭抗礼是政治权力广泛介入的结果,主权意识正在萌生的国王和诸侯们站到新教一边,新教因此带有民族教会的性质。这一切都推动了欧洲从中古走向近代。

——摘编自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以思想文化为视角说明16世纪宗教改革前西欧地区“督教文明的影响无处不在”的表现。以托马斯·阿奎那等神学家对基督教的研究方式为例,指出中世纪基督教的“理性”之处。
(2)结合所学,指出16世纪宗教改革后形成的“不同的宗教信仰体系”。根据材料二,分析宗教改革对推动“欧洲从中古走向近代”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2024-04-10更新 | 141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高三下学期4月选考科目适应性考试(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艺复兴”的影响基本上是在知识分子当中,而到了“宗教改革”,影响更进一步。究其原因……在西方……所有人都信教……“宗教改革”接着“文艺复兴”下来,享受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而把人文主义普及到了社会……换句话说,它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因为这件事情是人人都要参与的。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宗教改革为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宗教改革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2024-04-02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项城市第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一章基督教神权的建立与民族国家的兴起

第二章中古以后的欧洲宗教改革

第三章欧洲启蒙运动的来龙去脉

第四章宗教革命开启了近代西方民主社会

第五章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和基础

第六章欧洲近代科学的发展

第八章从人权平等观念走向民主政治

——摘编自许倬云《现代文明的成坏》

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4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主教制度改革是英国宗教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中世纪晚期,英国的主教在身份和职能上都具有双重性,他们既是国王的封臣,又是罗马教皇的使节。都铎王朝将主教任命权收归己有,并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主教制度改革终止了国王和主教之间的封建关系,使二者的关系变成普通的君臣关系,结束了英国以教会为核心的教权统治体系。由此,主教的个人宗教立场让位于国家的政治现实,主教群体成为至尊王权的捍卫者。此外,主教的职能被限定在宗教领域,并取消了主教一系列宗教特权,英国国王实现了在宗教领域和世俗领域完整的司法审判权。主教制度改革完成了英国宗教国家化,是都铎时期英国国家建构的重要步骤。

——摘编自赵博文《主教制度改革与英国宗教改革时期的国家建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主教制度改革的原因。
2024-03-31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大题04 原因、背景类-【大题精做】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大题突破+限时集训(新高考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