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1 . 西方的近代化历经数百年,多重因素发挥了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图是公元前2000年——公元1780年间,世界棉花种植者、制造商和消费者之间的空间分布变化示意图。


I

公元前2000年——公元1600年,世界棉花种植者、制造商和消费者之间在空间上呈多中心、零散分布。


II

1600年——1780年,世界棉花产业的全球性网络出现,并越来越集中在欧洲。

材料二启蒙运动开创了西方历史上的一个新纪元,其引发和生成的文化思想、科学技术、政治制度与社会习俗等丰厚的遗产足以成为西方现代文明的重大缘起,可以被视为古希腊罗马文化、古希伯来文化之外的第三大西方文明起源。

——节选自江宁康《重温西方启蒙运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棉花产业在1500年以后的变化趋势,并说明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启蒙运动为何“足以成为西方现代文明的重大缘起”。
2023-07-0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法国卢浮宫早期是在塞纳河北岸建起的具有政治权威象征 的卢浮防御城堡,14世纪被改造为豪华宫殿,正式成为皇家珍玩和档案收藏之所。十六世纪,弗朗索瓦一世开启了君主进行艺术品定制和购藏的先河,将大量意大利的文艺作品带到法国。1793年卢浮宫对公众开放,成为公共博物馆。卢浮宫的这一变化历程(     
A.折射出法国政治和文化的发展B.反映出民众文化素养的普遍提升
C.展现了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D.体现出了工业文明的平民化趋势
3 . 西方的近代化历经数百年,多重因素发挥了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是公元前2000—公元1780年间,世界棉花种植者、制造商和消费者之间的空间分布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   启蒙运动开创了西方历史上的一个新纪元,其引发和生成的文化思想、科学技术、政治制度与社会习俗等丰厚的遗产足以成为西方现代文明的重大缘起,可以被视为古希腊罗马文化、古希伯来文化之外的第三大西方文明起源。

——节选自江宁康《重温西方启蒙运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棉花产业在1500年以后的变化趋势,并说明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启蒙运动为何“足以成为西方现代文明的重大缘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启蒙世纪,有教养的欧洲人唤醒了一种新的生命意识。他们愈益感受到一种驾驭自然和人自身的力量感:周而复始的瘟疫、饥荒,朝不保夕的生活和天亡,毁灭性的战争与脆弱的和平,这些构成人类生存的无尽苦难,此时似乎终于开始屈服于批判性才智的发挥。从前,人心思定、害怕改变;如今,人心普遍开始思变,害怕停滞。在18世纪,有史以来第一次,人类的信心与现实主义结伴而行,而不是乌托邦空想的表征。这种新趋势之所以蔚成风气,启蒙哲人居功至伟:他们着手提出种种设想,亦即社会、伦理、政治、美学纲领,它们旨在增进自由而不是抑制混乱。启蒙运动既是一场人类心灵革命的产物和表达,也是这场革命的一个主要动因。人类一手应用理性原则,一手通过理性实验,运用理性探究并且效法自然。他们的希望立足于现在而非过去,尤其是立足于他们有充分理由憧憬的未来。

——摘编自[美]彼得·盖伊《启蒙时代:自由的科学》

根据材料,指出“启蒙世纪”的新趋势以及“启蒙哲人”的历史贡献。
2024-04-06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份教学质量诊断测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类文明交往史的转折开始于欧洲地理大发现的大航海时代,空间交流的范围空前地扩大,形成了世界意义的“万国”经济与文化的交换体系。大航海时代使整个世界局部、间接、间歇地交流,转变为全球性的直接与频繁的交流;交流的层面也从物质技术走向更深层的领域。16世纪初,西方传教士东来,通过世界地图和地理著述给中国人传入了关于万国的观念和世界的意识。明清关于“世界”的想象,蕴含着对中国本土文化重新诠释的意图,想象的过程亦是西学知识的再生产和重塑国人认识世界和自我认识的过程。在中文文献中,“中学”的出现亦是源自“西学”的影响,“中学”是伴随着西学而衍生出来的与“西学”并列的一个核心概念。

—摘编自邹振环《世界想象:西学东渐与明清汉文地理文献》

材料二   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卢梭区分了自然状态和社会状态,提出两种状态下的不平等:一是自然或生理上的不平等;二是精神或政治上的不平等。卢梭认为,消除不平等、缔造人类幸福的方式就是通过社会契约建立民主制共和国。社会契约的价值和作用是“要寻找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护卫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得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其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社会契约中的不平等是在限制范围之内的,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平等的。

—摘编自卞奕雯《浅析卢梭的平等观》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则材料探究人类文明发展的视角,并据此说明近代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两则材料中对人类文明发展解读中的任一方面的局限性,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 (要求:局限性提炼准确,论证须有史实依据。)
2023-10-29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五岳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8世纪,法国学者认为“历史学不应当仅仅记录琐碎的事件,而应当能够类似于牛顿的科学,能把事实还原为定律”。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历史学的基点就应当扎根于“人的科学”所揭示出的人性,揭示“人类精神的毁灭、复兴与进步”。这一主张(     
A.促进了近代科学的产生B.开启了史学的科学化趋势
C.深受理性主义思想影响D.助推了欧洲宗教改革兴起

7 . 探究文献中的历史与现实问题

材料一   18﹣20世纪初,为保障本国人民的权利而颁布的部分法律

1789年

法国制宪议会颁布《人权宣言》,明确提出自由、平等、法治、人民主权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美国国会通过宪法修正案规定人民的权利

1804年

《法国民法典》肯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1912年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保障人民权利进行了详细规定

1917年

墨西哥颁布宪法,实行八小时劳动制,确定劳工有组织工会和罢工的权利等

1923年

埃及颁布宪法承认公民自由平等的社会地位

材料二   联合国研究了之前的人权宣言,在各国的广泛参与下,最终起草了《世界人权宣言》。第一条内容为:“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他们赋有理性和良心,并应以兄弟关系的精神相待。”1949年,联合国大会以全票通过《世界人权宣言》。

材料三   2023年3月10日,中国、沙特和伊朗三方发表《北京声明》,长期不睦、断交达七年之久的沙伊关系迅速回暖。

   

2021年以来,在内政外交上均陷入困境的沙伊双方出现关系缓和迹象,但多轮对话未能取得突破。在中国的积极翰旋下,双方最终在北京实现和解。沙伊和解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直接带动了伊朗、叙利亚与阿拉伯世界关系的缓和,和解及经贸合作的开展,无疑能够为中东国家的发展与合作开辟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渠道。中东是当代世界冲突最为集中的地区。中国的中东政策恰如习近平主席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的讲话所言:“坚持从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出发,坚持从中东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我们在中东不找代理人,而是劝和促谈;不搞势力范围,而是推动大家一起加入‘一带一路’朋友圈;不谋求填补‘真空’,而是编织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网络。”

——摘编自《中国促成沙伊和解推动中东和平发展新潮流》《光明日报》(2023年4月5日)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时代背景,从欧美和亚非拉地区中任选一个区域,阐释18﹣20世纪初上述思想在该地区发挥的作用。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简述《世界人权宣言》得以全票通过的原因。
(3)结合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谈谈你对中国能够成功推动沙(特)伊(朗)和解这一重大事件的看法。
2023-08-06更新 | 89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末期,社会生产力提高,商业贸易发展,早期殖民掠夺已经开始。……民族国家正在形成,业已强大的王权再也不能容忍教皇特权,新兴资产阶级则要求夺取教会财富。德国,实力雄厚的诸侯,漠视教廷圣谕,自行其是。意大利布满各种类型的政治实体,北部发达的城市共和国,早将教皇、教会置于一旁。

——摘编自朱锡强《西欧中世纪教权与俗权的斗争及消长》

材料二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时间14-17世纪16世纪17、18世纪
传播范围意大利→欧洲德国→欧洲英国→法国→欧美→全世界
经济基础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
矛头指向教会的神学观念天主教会封建神权、专制王权、封建特权
群众基础资产阶级上层知识分子国王、贵族、民众资产阶级
基本形式借用古希腊、罗马文化
宣扬人文主义
披着宗教外衣,利用世
俗力量挑战教皇权威
公开反抗封建专制王权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末期西欧社会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演变趋势并简析其共同意义。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政治变革与思想解放的关系。
2023-04-19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彼特拉克

第36条每一个真诚悔改基督教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散罪或免罚罪

——“九十五条论纲”

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

——伏尔泰

材料二   启蒙思想家对那个时代面临的思想任务和社会要求进行反思,他们所提出的那些社会原则,如思想和信仰(宗教)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经济上的自由和不受(封建)国家干预、人民与统治者的相互制约等等,已成为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思想观念。

——摘编自何平、曾祥裕《从概念史的角度看启蒙运动》

材料三



(1)材料一反映了近代欧洲哪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者共同的思想核心。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归纳人文精神的不断发展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影响。
(3)归纳材料三所反映的当时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023-05-0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积石中学与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10 . 人文主义是一种维护人类尊严的哲学思潮与世界观,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中得到了弘扬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文主义的特点:一是宣扬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对抗以神为中心的旧观念。人文主义者对人的价值、地位和权利给予充分肯定,认为“人是上帝创造的众多奇妙造物中最奇妙的”。人文主义者并没有否定上帝的至高无上地位,但他们关注的焦点由上帝而转向了人……二是重视尘世生活,强调个性解放和自由发展。人文主义者认为人应该享受尘世生活的快乐和幸福,积极地生活。他们赞美爱情,歌颂创造,追求平等自由,肯定财富占有,把中世纪天主教的禁欲、苦行、守贫等观念弃置不顾。

——摘编自徐国辉《论彼特拉克的人文精神》

材料二   这个人(伏尔泰)生活的84年,处于君主制度的极点和大革命之间。他出生时,路易十四仍然在位:他去世时,路易十六已经登基。他的摇篮笼罩着伟大朝代的最后一缕宝光,他的灵柩是那个地狱般的世界的第一丝微亮。

——维克多·雨果在伏尔泰逝世100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讲

材料三   如果说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和人文主义者们开创了一种趋势的话,那么启蒙思想便是这种趋势的最高峰。启蒙思想家们不愿借鉴任何基督教教义,彻底摒弃了宗教界拥有圣赞的论说。他们坚信个人能够通过理性之光完善自身和社会。代表人物孟德斯鸠、卢梭等人提出了建立在全新的国家与个人关系概念之上的政治哲学,认为国家的存在不应只是聚敛权力,也应该增加人类的幸福。基于这一观点,毫无建树的君主制甚至寡头政治都越来越显得难以适应。

——摘编自马文·佩里《西方文明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成伏尔泰思想成为“那个地狱般的世界的第一丝微亮”的因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启蒙思想是文艺复兴所开创趋势的“最高峰”的理由,并列举孟德斯鸠、卢梭等人所提出的新的政治哲学。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的关系。
2023-04-17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淮阴中学教育集团涟水滨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选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