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有学者指出,除内部因素外,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也离不开有利的国际环境。当时,美国正忙于国内战争,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又牵制了英国的力量,德、俄、意也因国内事务无暇干涉日本维新运动。此学者意在说明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     
A.取决于当时有利的国际环境B.深刻影响了当时的国际政治格局
C.是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结果D.受益于日本政府成功的外交政策
2024-04-21更新 | 325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海南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2 . 1861—1894年,中国自建260多个近代企业,投资达6300多万两。1868—1892年,日本共建成5600多个公司,总投资资本达2.89 亿日元(合中国银两1.84 亿)。造成这一差距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实力不同B.国际环境不同
C.国家政策不同D.开放程度不同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向近代体制转型的过程中,当时中国存在的自我中心主义与君权神授”“三纲五常这些封建教条成为禁锢人民思想、维护封建专制的工具;而近代日本由于对文明认知的开放性、广源性与善于学习、见能思齐的民族性格,其维护旧体制、抵制变革的力量远不如中国。同时,这一时期中国近代化的推动力量也非常薄弱,而日本一些长于韬略、精明强干的人才在德川幕府被推翻之后,便陆续聚集到中央政府之中,他们居于整个倒幕运动乃至明治维新的领导地位,善于把握时机,利用各种社会力量,动员全民参与。另外,日本实行的是幕藩体制,各藩大名通过组织自己的藩政府来进行自治。相较于中国清王朝那种唯一的试错主体,在日本,民间和个人成就了多元的微观试错主体。

——摘编自庞绍堂、石晶《中国近代变革失败原因探析——从中日近代化制度成本比较谈起》


(1)根据材料,指出近代中国与日本政治变革的结果。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与日本政治变革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
2023-06-21更新 | 86次组卷 | 3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选择考模拟(九)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农奴制改革前,俄国铁路建设较为缓慢。1855年,俄国铁路总长度仅为980俄里。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政府又制定了一系列财政和行政管理措施。并为私有铁路公司作为建设资金的股票和债券提供5%的收入担保。1870-1880年,俄国政府将境外发行债券中的6亿卢布入股政府的专项铁路建设基金,以用于购买私有铁路公司的债券、股票等。19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政府全面收购私有铁路公司,统一运价。随着帝国主义在远东地区矛盾的加剧,90年代俄国铁路修建的重心转向中亚、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至90年代末,铁路长达5万多俄里。

——摘编自张广翔、逯红梅《19世纪下半期俄国私有铁路建设及政府的相关政策》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后半期俄国铁路建设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俄国农奴制改革对铁路建设的影响。
2023-06-10更新 | 4835次组卷 | 16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4月考历史试题(A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德川幕府时期重臣松平定信认为:“国家长久之基,在无外船出入。”“运来无用之玩具,换走有用之铜,非长远之计。”这一想法(     
A.意图抵御外国影响B.导致日本出现民族危机
C.巩固了幕府的统治D.贯彻了天皇的锁国政策
2023-04-14更新 | 238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昌江县首都师大附属昌江矿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863年,美国总统林肯宣布,只要南部各州的普通叛乱分子宣誓效忠联邦,“遵守并忠诚的拥护总统在叛乱期间发布的所有有关奴隶的宣言”,便予以特赦,并恢复除奴隶及第三者权利以外的财产。这一宣言(     
A.助推了美国民主化进程B.宣布了黑人奴隶的解放
C.扩大了联邦政府的权力D.消除了南北分裂的根源
2022-12-27更新 | 322次组卷 | 4卷引用:海南省昌江县首都师大附属昌江矿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南北战争有利于全国经济的一体化发展,确立了所有美国公民首先是美国的国家公民,其次才是各州公民的原则。松散的联邦变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统一的国家,战争考验了联邦政府非常时期维护国家统一和民主体制的能力。”材料表明南北战争
A.强化了联邦政府的权威和影响
B.标志美国联邦制度最后形成
C.增加了州政府与联邦政府对立
D.消除了美国南北经济的差异
8 . 18世纪末,俄国国内市场的粮食需求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而上升。19世纪中叶,俄国市场上的粮食有90%来自地主的庄园。列宁对此评价道:“地主为出卖而生产粮食(这种生产在农奴制后期特别发达).这是旧制度崩溃的先声。”对列宁所说的“生产”起推动作用的是
A.市场和工业生产的发展B.俄国的农奴人口比重大
C.农奴获得法律上的自由D.地主对农民的控制加强
9 . 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源是南北双方对于奴隶制度的废除持相反的意见,最终林肯总统颁布了《废除黑人奴隶宣言》,但100年之后的1963年,马丁路德·金仍然在《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中希望美国通过新的民权法,给黑人以平等的政治身份与社会认同。美国黑人政治身份认同问题的历史根源是
A.近代殖民主义背景下的种族优越论B.美国1787宪法对有色人种的歧视
C.《圣经》中歧视黑人的思想根源D.黑人在美国建设中发挥着破坏性作用
10 . 美国南北战争一结束,林肯总统说服国会,首先要重建南方。不久,林肯总统遇刺,副总统继任之后提出的一个口号就是不要报复,先重建南方。南方同盟的总统戴维斯是头号战犯,但只判了4年刑,实际上一年多点就放了,成了一个著名的桥梁工程师,他本来也是西点军校工兵科出身的。从美国内战得出最大的启示应该是
A.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B.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边烽寂寂尽收兵,宫树苍苍静掩扃
D.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
2019-10-2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东方市琼西中学2018年高三5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