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25 道试题
1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领导德国完成统一大业的是
A.俾斯麦
B.华盛顿
C.查理一世
D.沃(尔)波尔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日本作家末广铁肠创作的小说《哑旅行》著于1889—1891年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晚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

日本绅士隐太郎因慕“西文西学最合时趋”,又听得游历西洋的人都有名望,乃乘汽船从日本横滨出发,先后游历了美、英、法等国。期间虽偶有懂外语者或者友人帮助,但因时有失散,或者翻译水平低,导致语言不通,在饮食、居住、交通、游玩等方面闹出许多笑话。在纽约参观蜡人馆时,误以真人为假人;在伦敦,因寻人不遇,险被马车撞倒,还因“Bath”读音不正,误至“Bus”站;去往法国时,又误买了至比利时的船票,复从比利时乘船至法国的加伦,再从加伦转乘火车前往巴黎。虽然多有曲折,但是隐太郎也见识了伦敦的“地底铁路”以及立在当路上的“电信电话杆子”,还有巴黎“男人收税——法郎,女人无税”的舞场。在巴黎游玩后,隐太郎乘船取道东南亚,来到当时世界“四大埠头”的末站上海,住进日本人在美租界铁马路开设的东亚洋行,遍游上海滩的风花雪月后,始返回日本。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世界近代时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3 . 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德意志统一的完成是通过
A.社会改革
B.工人起义
C.农民暴动
D.王朝战争
4 . 19世纪初,德意志各邦国使用的货币曾达到6000种,从柏林到瑞士,要经过10个邦国,办10次手续,换10次货币,交10次关税,沿途缴纳的关税,甚至超过了所运货物的价值。这一现象说明当时德意志地区
A.统一时机不成熟
B.统一市场孕育不成熟
C.宗教改革不成功
D.邦国执政阶级不一致
18-19高一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5 . “首相在内阁中拥有绝对的权力,各部部长是首相的助手。只要得到皇帝的赏识,首相便是帝国全部权力的化身,就是这个‘帝国的监护人’。”材料的描述符合于
A.17世纪中期之前的英国
B.18世纪、19世纪的英国
C.18世纪晚期以来的美国
D.19世纪后期开始的德国
2018-11-24更新 | 175次组卷 | 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陕西省西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理)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6 . 1850年普鲁士宪法规定“国王有宣战、媾和及与外国订立其他条约之权”,“立法权由国王与两院共同行使之”,“国王和两院一样有提出法律的权利”,“凡年满二十五岁的普鲁士人有选举权”。这说明当时的普鲁士
A.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B.保留了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
C.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D.不再是纯粹的封建君主国家
2018-11-02更新 | 111次组卷 | 18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永安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卷
7 . 下表中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序号史实结论
A俄国农奴制改革彻底废除封建制度
B王安石变法核心内容是选拔人才和改革官制
C日本明治维新大力发展私人企业,初步奠定了工业化基础
D戊戌变法是从学习西方技术向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发展的一个尝试
A.A
B.B
C.C
D.D
8 . 19世纪中期,俄国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是俄国向现代化迈出的主要步骤,其表现在
①扩大了国内市场
②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③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④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18-09-20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区级联考】北京市东城区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民主政治是人类创造的重要的文明成果,其确立和发展经历了艰难的历程。

在君主专制盛行的情况下,雅典创造出世界上第一个公民国家,其开创的民主制影响更是深远。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梭伦改革保证平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动的措施。

“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才共同设立政府,政府之正当权力,来自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任何形式的政府,一旦有损于此目的,人民就有权予以变更或废除,并建立新政府。新政府所依据的原则和用以组织其权利的方式,必须使人民认为只有如此才最能臻于安全和幸福”。

(2)为了建立和巩固人们共同的政府,18世纪的北美人民做出了怎样的努力?

经过农奴制改革,需要有一个新的机构来管理获得自由的农民。自由派提出了地方自治改革方案,得到富农、资产阶级的共鸣。各阶级的代表进入地方自治机构,其利益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均衡——地主可以借此补偿在改革中失去的特权: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弥农民的反抗情绪——避免社会因阶级矛盾的尖锐而走向分裂。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社会分工日趋复杂,政府的职能增多,俄国原来的地方政府没有能力兼顾如此复杂的行政事务。政府试图用对国家结构形式的微调和地方行政机构的完善,抵消要求中央政体改革的压力,地方自治机构于是应运而生。

——摘编自邵丽英《改良的命运——俄国地方自治改革史》

(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沙皇政府实行地方自治的目的和影响。

10 . 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点是
A.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B.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和国家的现代化
C.都大力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实现了工业化
D.都通过分权,实现了政治的民主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