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中国古代这样漫长的过程中,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两个高峰。一个是《史记·货殖列传》所述及的那段时期,即从陶朱公“三致千金”之时起(陶朱公即春秋末期范蠡),到汉武帝行算缗令、“中家以上大抵破”时止,上下三百数十年间的商品经济大跃进。另一个高峰是大约从唐开元前后起,到宋代末叶止,上下也达三百数十年。前一个高峰时期的大宗商品是盐铁,所以大跃进过后便出现《盐铁论》那样的名篇,后一个高峰时期的大宗商品以茶叶最为突出,所以当其在市场上异军突起之际,便有《茶经》那样的专著。

——摘编自李埏《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两个高峰》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观点加以评析。(要求:赞同或质疑均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天宝年间,河南、河北的民户占全国总户数的37%。在全国10道的经济发展中,河南、河北居全国的领先地位,在财政上也居于重要地位。唐玄宗在诏敕中指出:“大河南北,人户殷繁,衣食之原,租赋尤广。”安史之乱爆发后,北方人口大量南移。如荆州(治江陵县)天宝年间有3万多户。而乾符年间“江陵城下有三十万户”,百年间增长了近10倍!益州,天宝有户59万多,大中年间则“户百万,兵士五万”,也增加了近1倍。唐前期,河南、河北不仅“桑蚕倍多”,质量也是全国最好的。当时绢分为8等,而河南道宋、毫两州的绢列第1等。德宗时顾况指出:“今江南缣帛,胜于樵(即亳州又名樵郡。)、宋。”唐后期,在江淮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工商业城市。至德年间李华在《杭州刺史厅壁记》中指出:“杭州骈樯二十里,开肆三万室。”这比唐前期洛阳开肆三千余多了10倍。白居易指出:“当今国用,多出江南。”社牧也说:“今天下以江淮为国命。”而韩愈则更进一步说:“当今赋出于天下,江南居十九。”

——摘编自翁俊雄《唐代区域经济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区域经济演变的趋势及其原因。
(2)史学界一向认为,“安史之乱”是唐代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2022-05-19更新 | 664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南省漯河市漯河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期末达标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对于唐宋之际诸多社会变革的评价,国内学界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认为其变化之巨并不亚于春秋战国之际的转变”;二则认为对比唐宋时代,从阶级状况到政治制度、军事制度文化等,列举出不少变化的史实。然而若与春秋战国时期相比,则至多只能算是一个小变革期。对于唐宋变革的社会性质,日本学者认为唐是中古之末,宋是近世之始。宋元社会发展进入与文艺复兴时的欧洲、伊斯兰教期的西亚平行的中国的近世社会形成期。而国内学者在相当长时间内以为这场变革的性质无疑属于封建社会内部的变革。

——摘自李华瑞《唐宋变革论与唐宋之际的变革》


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有关“唐宋变革”的观点。(要求:选择一个或几个观点,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021-07-07更新 | 485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全国百强校领军考试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4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随着唐朝的发展,由少数民族将士组成的“蕃兵”“蕃将”,成为唐朝开边拓土的重要力量,高丽人高仙芝出身于将门之家,唐玄宗开元后期出任安西都护府,镇守西域,天宝六年(747),高仙芝率一万骑兵,历经艰难险阻,长途奔袭阻断西域商路的小勃律(今克什米尔境内),俘其国王,经此一役,“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降服”。
天宝八年(749),高仙芝以石国(依附于唐朝的西域小国)不守番薯之礼为由,率军征讨,大肆杀掠,掠得大量金银珠宝,皆入其家。石国王子召引大食(阿拉伯帝国)军队进攻唐安西四镇,与高仙芝率领的唐军战于暹罗西域(在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唐军大败,自此,唐朝在西北疆域的扩展受阻。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高仙芝成为唐朝名将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高仙芝的功过。
2019-01-30更新 | 2184次组卷 | 2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开发区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