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2024·江西赣州·二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是之后,用事者争言水利。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而关中辅渠,灵轵引堵水;汝南、九江引淮;东海引巨定;泰山下引汶水:皆穿渠为溉田,各万余顷。佗小渠披山通道者,不可胜言。然其著者在宣房。

太史公曰: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遂至于会稽太湟,上姑苏,望五湖;东窥洛汭、大邳,迎河,行淮、泗、济、漯洛渠;西瞻蜀之岷山及离碓;北自龙门至于朔方。曰:甚哉,水之为利害也!余从负薪塞宣房,悲瓠子之诗而作河渠书。

——摘自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   据《新唐书地理志》所记载全国水利工程共236处,前期为155处,后期81处,前期约占三分之二弱。若以秦岭及淮水以南为南方,以其北为北方,则北方前期水利工程占104处,南方51处,北方占三分之二强。但若加上前期陇右道地区的水利,则前期北方占十分之七八或更多。从后期南北地区情况看,后期81处水利中北方仅为14处,南方67处,南方占十分之八强。

——摘编自姚汉源《中国水利史纲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西汉时期水利兴修的特点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水利工程的分布概况及形成原因。
7日内更新 | 107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15 中国古代史(50道高频非选择题)-【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2 . 隋唐是封建社会文化高度繁荣的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唐两代,以高度的凝聚力继承了商周秦汉以来中国古代文化的优良传统,以旺盛的消化吸收力融汇了外来文化的新鲜养料,以超越前人的创造造就了当时第一流水平的具有世界性的隋唐文化,以空前的拓展力远播异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直到今天,海外的华人仍自称唐人,以纪念这个金光灿烂的时代。

——摘编自王仁波主编《隋唐文化》

材料二:中华文化圈的形成大体在隋唐时期,包括日本列岛、朝鲜半岛和东南亚广“大地区,是东方文化中最大的一个文化圈。这个文化圈的共同特点是:(1)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文化为基础,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取向和思维方式;(2)努力接受和传播中国式的佛教文化;(3)以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模型为社会运行的基本机制;(4)接受或吸收汉语的文字范式而创造出本国或本地区的语言文字。

——摘编自南开大学李喜所《“中华文化圈”的时空解读》

(1)根据材料一,简析隋唐时期文化高度繁荣的原因,并结合所学从医学角度说明隋唐“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2)结合所学,以材料二的视角阐述隋唐时期中华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2024-04-07更新 | 47次组卷 | 2卷引用:训练专项02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任命赵过为搜粟都尉。赵过选择能工巧匠制作新田器,然后通知各郡派所属县令、地方农官和老农到京城参观、学习,使之在各地推广应用。汉成帝时,氾胜之担任“议郎”,“教田三辅(京城附近)”,他还总结当时农业生产经验,写成农书《氾胜之书》。北魏人贾思勰总结历代经验,写成《齐民要术》。唐朝时,政府大力在南方推行稻麦复种制。宋太祖任命何承矩为河北沿边屯田使,他在河北一带试种水稻并取得成功,水稻种植在北方得到推广。元代永丰(在今江西)县尹王祯在任内推广植棉,总结群众经验写成《农书》。

——摘编自王文玺《世界农业推广之研究》

材料二   从19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清政府通过翻译外国农业著作,聘请外国农业教员,选派学农留学生,以及引进农业科学技术和实物成果等多种途径,推动了我国近代农业科学技术和推广事业的发展。清末在发展近代农业科学技术事业上,主要是兴办农务学堂和创办农事试验场。到1909年,全国共兴办高等农业学堂5所,中等农业学堂31所,学堂体制和教学内容大多仿照日本。第一所综合性的农事试验场是1902年在保定设立的直隶农事试验场,辛亥革命前各地已建农业试验机构20余处。

——摘编自朱宏斌等《和而不同:历史时期域外农业科技的引进及其本土化》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我国古代和晚清时期农业技术推广的异同,并分析其不同点形成的主要原因。

2024-03-31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热搜题 高中二轮(全国高考)专题十三 比较异同类非选择题
2024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4 . 服饰作为文化的外在表现,可以反映时代的文化特征和精神风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武德、贞观之时,宫人骑马者,依齐、隋旧制,多著幂族。虽发自戎夷,而全身障蔽,不欲途路窥之。王公之家,亦同此制。永徽之后,皆用帏帽,施裙到颈,渐为浅露。则天之后,帏帽大行。中宗后(女子)有衣男子而靴如奚、契丹之服;开元初,从驾宫人骑马者,皆著胡帽,靓妆露面,无复障蔽。士庶之家,又相仿效;开元末,太常乐尚胡曲,贵人御馔,尽供胡食,士女皆衣胡服。

——摘编自《旧唐书·舆服志》

材料二   下图是唐代张莹所画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图中描绘的是天宝十一年(752年)虢国夫人及其眷从盛装出游的场景。


材料三   开元、天宝之际,天下升平,而玄宗以声色犬马为羁縻诸王之策,重以蕃将大盛,异族人居长安者多,于是长安胡化盛极一时。此种胡化大率为西域风之好尚,服饰、饮食、宫室、乐舞、绘画,竞事纷泊。

——摘编自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三则材料的史料类型,并分别阐述其对研究唐代服饰的价值。
2024-03-15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题型08 “探究史料价值”类设问-2024年高考历史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梅岭山路自秦代开辟以来长久失修,基本失去交通运输功能。唐开元四年(716年),张九龄奏请重新修凿梅岭山路的奏疏获准。他亲自到现场勘察,“缘燈道,拔灌丛,相其山谷之宜,革其坂险之故”,最终部分利用旧关道又截弯取直修建新道,缩短险峻山路15里。开工后,张九龄利用十一月的冬闲时节召集乡民筑路,民众争相出力,新道不日凿成,“坦坦而方五轨,闻闻而走四通”,横穿南岭山脉,连接广东和江西。梅关道开通以后,海外诸国向朝廷入贡的物品经由梅关道北上,梅关道成为一条贡道。同时,唐政府也将梅关道作为官方驿道,设置驿站、配置戍卒、征收商税。唐朝末年,社会动荡,大批难民经由此道迁徙到岭南地区,岭南地区人口大为增加。

——摘编自王薇《文化线路视野中梅关古道的历史演变及其保护与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梅关道得以开通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梅关古道开通的影响。
2024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注:按传统社会人均年需求原粮696市斤计算

——改编自李小云等《中国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影响机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粮食供需关系演变的趋势。
2024-02-23更新 | 230次组卷 | 2卷引用:题型03 材料解析题——“变化”类设问-2024年高考历史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
2024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代长安城平面图

君士坦丁堡平面图(5-6世纪)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城在城市布局上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2024-01-09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1 背景、原因类非选择题 - 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
23-24高三上·山东·阶段练习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史记·平准书》

材料二中唐以后,“工商杂类不得预与士伍”等禁令松弛。北宋允许商人中“奇才异行者”应试。南宋以后商人及其子弟可以参加各级考试,中举做官的越来越多。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三太祖曰:“农桑,衣食之本。学校,风化之原。皆守令先务,不知务此,而曰长于督运,是弃本而务末,岂其职哉?”

——《明太祖宝训》

材料四清朝奉行“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的政策,多次颁令实行矿禁,并用“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限制商业活动。对“客商资本稍多者”又行“劝借”,稍有不从,“轻则痛行笞责,重则连船拆毁,客商狼藉,号哭水次”,最终“多致卖船弃业”。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商业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中唐宋、明清时期商业政策变化的原因。
2023-12-24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末复习试卷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建立以后,陆上设置驿道,贯通全国各地,驿道沿途设置驿站,全国共设有1639个,接待过往的使者和官吏。主要的驿道有:从长安经太原,往东至幽州,往西可至回纥道;从长安经洛阳,可接渤海道、幽州、扬州;从长安经兰州,接安西入西域道;从长安经成都,可以到南诏;从长安往南经襄阳、长沙,接广州。水路交通方面,各主要河流都可通航,“故天下货利舟楫居多”。大运河是重要的交通路线德宗时大运河因藩镇叛乱被阻断,东南漕运不通,引起朝野的极度恐慌。贞元二年(786年),江南漕米运到陕州时,德宗高兴地对太子说:“吾父子得生矣。”

——摘编自韩时勉《关于<唐朝国内外的主要交通路线>图》

材料二   1919年,孙中山著成《实业计划》,其中交通建设论述最为详细。他说:“苟无铁路,传运无术,而工商皆废,复何实业可图?故交通为实业之母,铁道又为交通之母。”孙中山设想十年之内,修筑全国铁路二十万里,组成中央、东南、东北、西北、高原五大铁路系统,构成一个四通八达的铁路交通网。同时,把港口建设和铁路建设连在一起,组成以北方、东方、南方三个世界大港为主要布局的水运系统,深浚内陆河流,使水运遍布江河两岸,并使整个水运与铁路系统相配套。

——摘编自张汉静、邢润川《论孙中山交通建设的科学构想》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铁路总里程仅2.2万公里;公路里程仅8.1万公里,没有一条高速公路民航航线只有12条。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在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下,交通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改革开放后,交通运输步入发展快车道。截至2020年末,全国铁路运营里程14.6万公里,高铁运营里程3.8万公里,占世界高铁运营里程的2/3;全国公路总里程519.8万公里,高速公路达到16.1万公里,稳居世界之首;全国定期航班航线总条数超过5千条;全国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2592个,位居世界首位。

——摘编自《为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我国交通基建取得举世瞩目成就(2021.6.15《光明日报》)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交通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交通建设构想的主要内容,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交通运输迅速发展的原因。
2023-12-20更新 | 134次组卷 | 4卷引用:组卷网·期末复习-选必二·期末考前必刷专题之高频主观题20题
2023·全国·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陆羽(约733年—约804年)唐代茶学家,被尊为“茶圣”。陆羽为弃儿,被龙盖寺智积禅师收养。长大后,陆羽以《易》自占,得《渐》卦,按卦义自定姓为“陆”,取名“羽”。陆羽在寺院中学文识字,习诵佛经,还学会煮茶等事务,但陆羽并不愿皈依佛法。《因话录》记载,陆羽“性嗜茶,始创煎茶法”。安史之乱后,陆羽辗转来到江南,一路以茶民为友,以茶叶为伴,进行大量的实地考察,后在友人的帮助下“闭门对书”,开始了《茶经》的写作。《茶经》三卷十章七千余字。在《茶经》中,陆羽除了详尽描述各种茶叶的产地、种植、采摘、制造工艺和品鉴方法,还记载了由他本人发现的诸多名茶。这是中国古代最完备的一部茶书,茶叶的生产从此有了比较完整的科学依据。陆羽还擅长地方志、人物志和游记等,著有如《吴兴志》《游慧山寺记》《南北人物志》《江表四姓谱》《僧怀素传》等。唐代文学家李肇评价,“(陆)羽有文学,多意思,耻一物不尽其妙,茶术尤著”。

——摘编自蒋寅《陆鸿渐生平考实》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陆羽的主要成就,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茶经》诞生的历史背景。
2023-12-05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信息卷(四)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