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学者冯天瑜说:“西周的封邦建国实现了以姬姓为主的贵族阶层、被征服的臣仆、封地土著三种人的结合,突破了(以前)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分封制奠定了地缘政治基础B.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疆域
C.分封制加强了西周的统治D.分封制强化了血缘宗法关系
2024-03-18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单元目标检测卷十四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上》

材料二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飞跃,使广大荒野、森林的开垦成为可能。随着荒地的开辟,公田之外的私田扩大,超过了公田。“私田”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向国家交税,这使得农民增加了在“私田”上的兴趣,而不肯尽力于公田,导致公田日益衰败。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三   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材料四   宋代的农业亩产量比唐代提高了1.5倍,租佃关系盛行。宋代佃户拥有人身自由,与地主地位平等。地租形式分为分成租和定额租。分成租随产量而波动,定额租则佃农在交够地租的前提下可以完全自主经营。


(1)材料一所述“公田”是指哪一土地制度。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
(2)概括材料二中“私田”发展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概括材料中和农业有关的措施(不得抄原文)。用材料三中的一句原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农业发展的原因。
2023-12-1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好题汇编】期末复习-纲要上(期末真题精选主观题50题) -天津专用
23-24高三上·北京海淀·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竹书纪年》载:“(西周)昭王十六年,伐楚荆,涉汉(汉水)。” “过伯簋”铭文(如下图):“(昭王时)过伯(封地在今山东)从王伐反荆,孚(缴获)金(铜),用乍(作)宗室宝尊彝。”运用这两则史料,可以证实的有(     
   
①昭王带兵征伐不臣服于周的楚       ②昭王十六年楚地向周王贡献铜
③诸侯有带兵随周王作战的义务       ④儒家学说传播到长江流域的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11-03更新 | 138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01
23-24高一上·重庆渝中·阶段练习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内涵在不断转换的重要词语。不同时期,“中国”一词的内涵也是不同的。如下表所示。

时期内涵
西周“中国”最初的意思是“中央之城”,即周天子所居京师之地,与“四方”对称,是一个地理概念,伴随政治衍生。后“中国”指代古代华夏族聚居地域,主要指黄河中下游及淮河流域。
春秋战国中原周边的各个少数民族先后称霸中原,从而将“中国”的地理范围扩大。文化意义上的“中国”已出现在众多史料中。
“中国”范围进一步扩大,“及秦始皇筑长城界中国,然西不过临洮”

——据史宏波《近代以来“新中国”名词的历史考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清楚)
2023-10-30更新 | 140次组卷 | 4卷引用:论述题-试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3-24高一上·四川广元·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西周建国之初,周王室并未能实际掌握四方蛮夷之地,但在推行分封制后,周王室基本上控制了华夏文化周边的蛮夷之地。这表明西周分封制(     
A.实现了中央集权统治B.加强了西周的君主专制
C.阻碍了中华民族融合D.有利于中原文化的传播
23-24高二上·山东·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西周时期姬姓诸侯国多数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经济富庶或战略要地,不仅承担控制四方的任务,而且在空间上与非姬姓诸侯国形成分割之势。与商王朝的内外服制度相比,西周(     
A.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B.便利了对诸侯的直接管辖
C.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确立D.扩大了王朝的统治范围
2023-10-10更新 | 188次组卷 | 5卷引用:组卷网·期中复习-纲要上 第一单元-高频考法精讲精练
18-19高一上·湖北荆州·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汉高祖“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上述两项措施的共同点是(     
A.以加强中央集权制为目标B.改变了地方分裂割据的局面
C.试图通过分封来巩固统治D.推动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发展
2023-10-01更新 | 714次组卷 | 4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01
2023高一下·河南·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中国人以祖先的封地、封国为姓氏的,在汉字姓氏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中国姓氏的这一特点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宗法制
2023-09-16更新 | 312次组卷 | 5卷引用:(纲要上)2024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必备考点归纳与测试(选择题)
2021高二上·浙江·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西周时,每一个受封的诸侯国都是周王室的一个军事据点,是王室的地方代言人,代行周王的统治。在诸侯国对王室承担的义务中,最重要的是在军事上形成对王朝的护卫。这反映了(     
A.“天下为公”B.“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C.“礼乐征伐自诸侯出”D.“一切以程文为去留”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如表所示为周朝部分诸侯国国君的姓氏与初始爵位。据表可知,西周分封制(     

国名

姓氏

姬姓鲁氏

姬姓晋氏

姜姓吕氏

子姓宋氏

姒姓杞氏

芈姓熊氏

爵位

侯爵

侯爵

侯爵

公爵

公爵

子爵

A.抑制了功臣集团扩张B.扩大了政权统治基础
C.深化了华夷之辨理论D.淡化了宗法血缘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