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恢复国民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据如表推断(     
1950—1952年重庆社会商品流转公私比重变化表
年度195019511952
社会商品批发(%)国营及合作经济31.4257.1178.39
私营经济68.5842.8921.61
社会商品零售(%)国营及合作经济3.6616.3661.81
私营经济96.3483.6438.19
A.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建立B.私营经济改造取得重大成就
C.新民主主义经济得到了发展D.国民经济结构逐步趋于合理
2024-01-20更新 | 197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有苏北民歌唱道:“不要吹,不要打,不坐轿,不骑马”“不拜天地不拜灶,又不烧香点纸马”“区里登记走一下”“要问我家陪什么?不用箱柜来陪嫁,陪了一头小花牛,给姐耕地种庄稼”。歌中这一现象最有可能出现于(     
A.1912—1927年B.1927—1937年
C.1949—1956年D.1978—1992年
2023-07-10更新 | 3130次组卷 | 23卷引用:重庆市渝北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1950年6月中央政府决定拨款修筑成渝铁路。为了加快筑路速度,在原有军工筑路的基础上,又投入民工2.8万、失业工人1.9万,修筑所需的钢轨、道钉等器材主要委托重庆的公私厂矿加工。据此可知,成渝铁路的修建(     
A.改变了西南地区交通落后的状况B.有助于成渝地区经济恢复发展
C.开启了“一五计划”的建设局面D.使国营经济成分占据主导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后,重庆市军管会在接管城市时明确要求:对旧政权人员一概不许称伪人员,对企业生产机关必要时可冠以“原”字,对学校除需要更改名称的外,仍称原名。这些要求(     
A.体现了民主集中的工作原则B.贯彻了团结建国的精神
C.落实了爱国统一战线的方针D.适应了三大改造的需要
2023-04-07更新 | 2269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重庆历史高考真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50年,政务院确立改造海关的基本方针,海关税"必需保护国家生产,必需保护国内生产品与外国商品竞争”,在海关税率方面,需根据国家经济情况和国内需要调整。该主张意在(     
A.推进一五计划和工业化B.贯彻实施贸易保护主义
C.应对严峻国际国内形势D.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加大农业投入、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这一措施旨在(     
A.冲破计划经济管理体制B.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C.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D.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2022·湖南长沙·一模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长期的战争与经济混乱,失业现象严重。新政权建立后,党中央和政务院便着手制定了解决失业问题的具体措施。在19506月和19523月,依据“公私兼顾、劳资两利”方针,政府先后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私营工商业发展的政策,并通过工会组织和工商联分别对工人和资本家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端正他们的思想和态度,缓和资本家的疑虑与工人过高的待遇要求间的矛盾。195011月,中央发布了“关于救济失业工人问题的总结及指示”,各级政府则利用国家财政拨款、向社会征收的救济金.社会各界的自愿捐款等渠道积极筹措救济基金解决失业人员的燃眉之急,并且从失业人员中挑选年青又有培养前途的工人、店员和知识分子,让他们参加经济建设迫切需要的建筑机械、纺织、邮电、化工、税务、土木工程、会计、统计、医药卫生等专业的训练班。

——摘编自程连升《中国五十年反失业政策研究》

材料二   1978年以来城镇就业人数和失业率

197819821986199019941998200220062010
城镇失业人数(万人)520379.4264.4383.2476.4571770847908
失业(100%)5.33.22.02.52.83.144.14.1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初期的失业治理措施的特点及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8年以来中国失业情况的变化趋势并简析其原因。
2022-07-29更新 | 652次组卷 | 8卷引用:2023年高考重庆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8 . 上海解放前夕,一部分工商业者“想在国内做一番事业,但又听得谣言四起…内心忐忑不安,不知如何是好”。到了1951年,工商业者却纷纷欢呼这是一个“黄金时代”“难忘的1951年”。这一变化说明人民政府
A.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初见成效B.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成果显著
C.团结工商业者巩固新生政权D.多种所有制并存政策开始确立
2022-06-27更新 | 1618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2年重庆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9 . 下表是《人民日报》(1950-1951年)关于“青年劳模”事迹的报道(部分),这些报道
时间地区人物标题
1950年3月山东赵桂兰《共产党的好女儿一赵桂兰》
1950年4月河北王青梅《妇女劳动模范王青梅当选县人民政府委员》
1950年9月黑龙江梁军《新中国的女施拉机手梁军》
1950年11月辽宁张子富《劳模张子富怎样进行宣传鼓动》
1951年6月安徽甘彩华《治淮女英雄甘彩华》
A.有助于树立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B.反映了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主要力量
C.激发了人民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D.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双丰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51年3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决定,自4月1日起用人民币按1:9.5的比价,收回东北银行和内蒙古人民银行发行的地方流通券。10月1日决定在新疆发行有维吾尔文的人民币,同时停止使用并限期收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银行发行的银元券。中央人民政府的这一举措旨在(     
A.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B.推动一五计划的实施
C.活跃市场与改善民生D.统一财经与巩固政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