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恢复国民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 道试题
1 . 巩固政权、恢复和发展经济之经济:
①国民经济______;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②一五计划奠定了社会主义______________的初步基础
__________完成,中国确立了___________制度。
2022-12-28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九、十单元中国现代史——新中国史-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50年,政务院确立改造海关的基本方针,海关税"必需保护国家生产,必需保护国内生产品与外国商品竞争”,在海关税率方面,需根据国家经济情况和国内需要调整。该主张意在(     
A.推进一五计划和工业化B.贯彻实施贸易保护主义
C.应对严峻国际国内形势D.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49年至1950年,《人民日报》广告多是日用品广告,其中轻工业产品所占比重达92%,私营企业广告主、国营企业广告主、公私合营企业广告主、个人所占比重分别为60%、15%、20%、5%。这表明(     
A.新中国初期重工业发展停滞B.公有制经济占据优势地位
C.政府重视民生巩固新生政权D.新民主主义经济有序发展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年画·大历史

杨家埠位于山东省潍坊市东北,其木版年画的历史已有600多年。杨家埠版画是我国著名的三大民间年画之一。下面三幅图画是20世纪50年代杨家埠的木版年画。

         

             图1:听志愿军讲故事                                        图2:合作社分红                                                                 图3;自由婚姻好


结合所学知识,以“小年画·大历史”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
(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年军费开支占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1950年仍占41.1%。随着解放区的扩大,国家的管理机构相应增加,行政人员也随之增加。在广大的新解放区,人民政府对于一切不愿抵抗的旧军队与旧人员采取一律包下来的政策,因而增加了大量的脱产人员。到1950年3月,连同老解放区在内,全国脱产的军政公教人员有近900万人,他们的生活需要政府给以保障,这在财政上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此外,需要拨出大批粮食、物资救济灾民和失业工人、知识分子,争取不使一个人饿死,以安定民心。还需要拨出一定的经费进行必要的经济恢复工作,如抢修铁路、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等。1949年全年支出军政费用、救灾费用及抢修铁路等经费,共达567亿斤小米,比当年财政收入303亿斤小米高出将近1倍。

材料二   1949年4月、6月、8 月,华北、华东、华中、华南地区分别颁布金银和外币管理办法,宣布禁止金、银、外币自由流通,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收兑。同时,在各地发动群众开展反对用银元、黄金和外币进行黑市投机活动的斗争。此外,各地还加强了对金融机构的管理,取缔非法信用机构,将私营行庄业务置于国家银行控制之下。1949年7月,决定成立全国统一的内外贸专业公司,以统一集中掌握与调运物资,加强在市场斗争中的力量。1949年10月间出现的第三次物价大波动势头最猛,投机资本极为猖獗。对此,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由陈云主持,组织金融、贸易、财政各部门的力量,精心安排,展开了有力反击。依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四十条中“建立国家预决算制度,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财政范围,逐步平衡财政收支,积累国家生产资金”的规定,着手编制1950年全国的财政收支概算。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正式通过了《关于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的决定》,规定这项公债在1950年内发行两期,每期发行1亿分,以实物计算,年息5厘,分五年还清。从1950年6月开始,统筹兼顾,五种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

——项怀诚主编:《中国财政通史》当代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建国前后我国财政负担沉重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建国前后我国解决财政困难所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022-11-27更新 | 118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必1)第一单元政治制度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容易(0.94) |
6 . 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城市):投机商人的不法行为导致物价上涨,市场混乱。政府采取有力的经济措施和必要的行政、法律等手段,同投机资本进行“____之战”和“____之战”,人民政府赢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到____年底,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2022-11-16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纲要上)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讲)
7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310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公布劳动英雄(模范)评选标准:甲、从事农业、工业、运输、打盐及纺织等生产之一而积极生产,成绩特出;乙、推动他人生产,并获得成绩……

——摘编自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一)

材料二   19507月,政务院全体会议决定表彰工人、农民和士兵中的劳动模范,评选标准除了要求技术先进、发展生产有显著成绩之外,还特别强调认同党和国家、敢于同旧势力斗争、支援前线有特殊功绩等。

——摘编自孙云《1950年全国英模表彰大会的召开及意义》

材料三   19798月,国务院决定表彰全国劳动模范,评选标准主要包括“在生产技术上有重大改革或有重大合理化建议”、“在创造发明、科学研究方面有重大贡献”等,强调以生产建设一线的职工为重点,以生产成绩、革新论英雄。

——摘编自姚力《19771979年的全国劳动模范表彰》

材料四   2005年,中华全国总工会修订了全国劳动模范的评选标准,不仅完善了“劳动”的概念,进一步承认了管理、服务、科技等劳动形式的价值创造功能,而且也丰富了劳动者的主体构成,私营业主、进城务工人员以及体育、娱乐明星等首次纳入评选范围。

——摘编自中国政府网《新闻办举行2005年全国劳模表彰大会新闻发布会》等


(1)结合时代背景,指出材料一中劳动模范标准设立的原因,并分析材料二、三中劳动模范标准变化的原因。
(2)概括材料四中劳动模范评选标准的新内涵,并简析其意义。
2022-11-02更新 | 476次组卷 | 12卷引用:第十单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备考必刷题(中外历史纲要上)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由于长期以来帝国主义的侵略、国民政府的搜刮、连年战争破坏,工农业生产下降,交通不畅,物资奇缺,国家财政基础薄弱。在国民党长期通货膨胀政策下培养出的巨量投机资本,利用国家的经济困难,在市场上兴风作浪。从1949年4月至1950年2月,全国出现4次大规模上涨风。

——摘编自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到1958年10月底,全国74万多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组成2.6万多个人民公社,参加公社的农户有1.2亿户,占全国总农户的99%以上,全国农村基本上实现了人民公社化……人民公社化运动也出现了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情况,刮起了“一平二调三收款”的“共产风”。

——摘编自吴超《中国社会演变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物价上涨的原因。党和政府为应对物价上涨采取了哪些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人民公社化运动存在哪些问题。
2022-10-05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单元综合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9 . 新中国成立初期
(1)改革:推行____改革和各项民主改革。
(2)作用: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新生政权,在短时间内完成了____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2022-09-14更新 | 130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一单元政治制度-【知识手册】高中历史全册必背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一二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1950年到1953年,我国平均每年出口粮食31亿斤;食油出口1952年为29万吨,已超过战前,1953年出口又增长至33.7万吨,约占总产量的21.3%。这表明我国(   
A.外交政策影响经济建设B.将农业发展放在首要地位
C.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D.对外开放的格局基本形成
2022-09-10更新 | 578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九单元中华人民观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备考必刷题(中外历史纲要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