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恢复国民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 道试题
1 . 与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相比,新中国对土改政策进行了调整(下表),调整主要基于
文件 《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
调整内容 对富农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保存富农经济
对中农彻底平分中农的土地中农的土地完全不动
对地主没收地主财产除没收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粮食及其在乡村多余的房屋外,其他财产不予没收
A.彻底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需要B.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实际需要
C.减少改革阻力稳定社会的需要D.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需要
2022-01-01更新 | 424次组卷 | 7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纲要上)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讲)
2 . 1951年3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决定,自4月1日起,用人民币按1:9.5的比价,收回东北银行和内蒙古人民银行发行的地方流通券。10月1日,决定在新疆发行有维吾尔文的人民币在全国流通,同时停止使用并限期收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银行发行的银元券。中央人民政府的举措旨在
A.统一财经与巩固政权B.统一货币与抢占市场
C.活跃市场与改善民生D.发展金融与提振经济
3 . 下图是1953年发行的宣传画,由蔡振华创作,画面上的钢铁工人,豪情万丈,大家干劲十足,努力生产更多的钢铁。该画反映
A.国民经济恢复后人们生产积极性大增
B.改革开放促进了钢铁生产的迅猛发展
C.人民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革命事业
D.国内生产以扭转抗美援朝局势为目标
4 . 新中国各个时期的政策方针、社会风尚和生活理想,在宣传画和年画中留下了真实的痕迹。下面这幅宣传画描写了“永丰村分土地大会”的场景:有了土地有了根,不愁苦来不愁穷。深耕细作要加紧,年年岁岁好收成。这反映了

《领土地证》
A.土地改革满足了农民土地的愿望B.农业生产合作社调整了生产关系
C.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农民积极参与D.包产到户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5 . 1950年3月,人民政府颁布了《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要求统一全国财政收支,使国家收入中主要部分集中到中央,用于国家的主要开支,以保证财政收支平衡。这一决定
A.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创造条件B.为“一五”计划注入了充裕资金活
C.加速社会主义改造进程D.为发动土地改革提供了财政基础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怎样才能使中国劳动人民从穷困、痛苦和被侮辱的生活中解放出来,并不断地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使他们能够过富裕的和有文化的生活呢?这就必须做好两件最基本的事情。第一件事情是推翻反动派的统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这件事已基本完成……第二件事,就是利用已建立并且巩固起来的人民民主专政作为主要的工具……发展人民的生产及其他经济事业。

——1950年刘少奇《国家的工业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材料二   八十年代无论对于国际国内,都是十分重要的年代,我们要做的主要是三件大事:第一件事,是在国际事务中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全世界都估计到,八十年代是个危险的年代,开端就不好,发生了阿富汗事件,还有伊朗问题,更不用说早一点的越南问题、中东问题。这样的问题以后还会很多。总之,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始终是作为一项严重的任务摆到我们国家和全国人民的日程上面就是了;第二件事,是台湾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统一……第三件事,要加紧经济建设……

——1980年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简述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完成“两件最基本事情”所做的内政方面的努力。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概述邓小平在“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理论突破,分析这一突破对改革开放初期祖国统一和现代化建设的影响。
2021-08-26更新 | 340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滚动双测卷-第十二单元现代中国与时俱进的政治与外交(A卷新题基础练)
7 . 20世纪50年代,国家在部署了粮食的统购统销之后,又部署了食用植物油和棉花、棉布的统购统销,相继出台了全国计划收购油料、棉花等物资的决定;同时,城乡开始凭布票供应棉布。当时这些措施
A.以牺牲农业为代价发展工业B.表明“左”倾错误漫延到经济领域
C.促使计划经济体制最终确立D.有利于缓解生活物资的供需矛盾
8 . 1950年《人民画报》第2期的封面人物是共和国首位女拖拉机手梁军。梁军圆润的脸庞、齐耳的短发,加上灰色的列宁装构成了农场女工的经典形象。该经典形象体现出
A.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B.新中国劳模的高尚品质
C.劳动女性的精神面貌D.工业化建设的伟大热情
9 . 上海解放初期,针对当时人民币币值不稳,通货膨胀较为严重的情况,政府调整外资公用事业价格,如1949年7月,英资和法资上海自来水厂水价分别为每立方米115元和108元,至1950年6月,分别提高至每立方米1122元和979元。这一调整
A.损害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B.适应了恢复国民经济的需要
C.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积极灵活D.加剧了生活物资的供应紧张
10 . “这次波及地区最广、持续时间最长、涨幅最大的物价风潮,仅十天左右就被平息下去。上海一位有影响的民族资本家不无感慨地说,‘6月银元风潮,中共是用政治力量压下去的,这次仅用经济力量就能压住,是上海工商界所料想不到的’。”经过这次“物价风潮”
A.物价得到了根本稳定B.国民经济得到了全面恢复
C.人民币基本占领了城乡市场D.人民政府完全掌握了市场主动权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