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117 道试题
1 .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查找印欧人向印度地区迁徙的史料时,发现《梨俱吠陀》中有这样一段话:“他使万物变化无常,他使达萨瓦尔那屈服、消灭;他像赢得赌金的赌徒,拿走敌人的财产。噢,人们,他是因陀罗!”这段话(     
A.体现了作者对印欧人的谴责B.反映了不同地区间文化的冲突
C.批判了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D.映射出人类迁徙对文化的影响
昨日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藏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17—18世纪,英国出现了不少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除《饮茶皇后》之外,还有《绿茶女神》《给我一杯茶》《可爱的茶》《中国茶》等著名的咏茶诗以及《序中之茶》《一滴茶》《双重买卖人》等戏曲。这反映了(     
A.商业革命扩大茶叶的贸易范围B.饮茶成为西欧社会的时尚标志
C.中国茶文化得到世界普遍认同D.茶文化丰富了英国的文学艺术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57年,东印度公司军事占领了印度孟加拉,英国以抢占种植并走私鸦片和直接控制为主要手段进行殖民掠夺。1813年,英国国会通过了《英属印度法令》,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成为主要手段。1830年输入印度的棉织品占全英棉织品产量的1/4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英国除扩大商品销售和掠夺原料外,资本输出已成为对印度的主要剥削手段。

——摘编自李克正《试论英国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印度的殖民掠夺》

材料二   当今世界,全球化发展日趋深入,人类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正是基于世界历史发展历程和当前世界发展形势的需要,中国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重要协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立足人类整体利益,区别于资本主义交往方式,提倡世界各国之间进行多维度,有深度、有广度的交往合作。

——摘编自秦龙,刘禹杉《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耦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掠夺方式的两次转变并分别分析转变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类命运共同体与资本主义交往方式的不同之处。
7日内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统一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制度,至此,上至帝号,下至百姓,都有了统一称谓,各异的文字书写也统一为简洁的、适应庞杂公务的隶书。由此,上下一致的文书话语体系开始形成。隋唐时期,文书制度依托于三省六部制,发展出相对成熟的制作规程、审核机制和运行流程。无论是“三省”之间的权力分工,还是执论制度、避讳制度等,都在这一时期得到进一步规范。

——摘编自周光辉等《从文书行政到文件政治》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以来,晚清政府开始接受电报这一新技术,总理衙门指出:“其意倡于俄,而英法继之,一国扬其波,众国遂随其流。”18776月,李鸿章创办中国第一条电报线——津衙线。其后,电报通信逐步改变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近代著名外交家曾纪泽是把电报通信技术引进到外交通信中的先驱。在1878年曾纪泽出使欧洲之前,其前任驻英公使郭嵩焘呈给清廷的奏报,或用“公牍”,或用“信函”寄回国内,费时甚久。曾纪泽为便于和清廷沟通,开始尝试使用“电奏”。

——摘编自马建标、林曦《近代外交的“通信变革”》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汉至隋唐文书行政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电奏”制度产生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佃户之间关于土地、借贷和婚姻的纠纷,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都要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理。这表明庄园法庭(       )
A.起到了维护公共秩序的作用B.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特权
C.领主可以凭借法庭奴役佃户D.主要是维护封建领主的利益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会泽县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马克思说,“土地是人类伟大的实验场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开阡陌封疆”。把土地授给农民,土地可以买卖。在土地是最大最重要财富的远古社会,这是何等重大的转变。土地私有,失去了按血缘分封各级贵族的经济基础,邦国消亡,立郡县就成了时代的必然选择。郡县不是封邦,而是直属中央、完全听命于中央,由中央直接委任、撤换地方郡守县令的地方政权。商鞅变法的成功,使原来比较落后的秦国一跃而成为战国时代最先进的强国,为日后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

——据杨百胜《商鞅变法法理研究》等整理

材料二   在封建社会中,土地所有制的形式是封建国家确立赋役制度的基础。租庸调制,是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础之上,两者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租庸调这一地租形态的实现,是由口分田和永业田的生产物共同来完成的。口分田出租,永业田则是庸调之所出。与均田制配套的府兵制,就是获得官府授予土地的百姓,农闲时参加军事训练,发生战争时就从军打仗,参战的武器和战马自备。这样,既保证了兵源,又减轻了朝廷的军费开支。均田制打造了最强大的初唐,也把唐王朝的经济社会发展推到了顶峰。

——摘编自李埏等《中国古代土地国有制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有关“土地”的措施,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这一“重大的转变”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均田制”推行的历史时段,并分析均田制如何“打造了最强大的初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挣脱了神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严。但是那时的教会势力仍很强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号的。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也就是“借古喻今”的意思。

——叶廷芳《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材料二   (启蒙运动思想家)保障人权和实行法治的主张,崇尚知识、提倡科学的态度以及对未来理性社会的种种设想,都已超出了国界,跨越了时代,有着非常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他们卓越的见解也为欧美的民主进程奠定了思想基础。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及其兴起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一位启蒙思想家并简述其思想主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两场运动的共同影响。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世纪后期,西欧社会逐渐安定下来,人口的增长,以及农业、采矿业、渔业等产量的提高,都相应地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商业发展直接促使城市形成,商业扩张和城市发展一致,如商业发轫的意大利和尼德兰。城市沿着商业传播所经过的一切天然道路出现在海边和河岸,随着商业渗透面扩大,联系商业活动中心的很多道路建立起来。城市里出现的早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打破封建生产关系和经济结构,新的生产关系和经济成分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城市兴起改变政治格局,市民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城市兴起过程中,资本主义经济为文艺复兴运动奠定经济基础;工业者和商人为了保护自身权益,往往要形成一个集体,对手工业生产和商业活动进行规范,这就是“行会”。城市兴起后,生产力大幅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精神生活日渐丰富。

——摘编自刘浩《中世纪城市的兴起及意义分析》

(1)根据材料,指出中世纪后期西欧城市形成的原因。
(2)有学者认为中世纪后期西欧城市的兴起中蕴含着近代社会的因素。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关于1861年俄国亚历山大改革说法正确的是(     
①受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影响   ②改变了沙皇专制制度
③这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   ④农奴无偿得到了土地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它)是资产阶级的第一部民法典,肯定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确认了民事权利平等、财产所有权的契约自由等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材料中的“它”(     
A.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B.巩固了封建帝国
C.旨在维护大革命成果D.对世界影响深远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