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下面表格汇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所发行的邮票。其中,60周年的纪念邮票与之前相比,其主题的最主要变化在于
纪念周年枚数和内容
20周年4枚:毛主席的著作、八路军东渡黄河、人民战争胜利、光荣参军
40周年2枚:卢沟桥抗日、战斗在长城内外
50周年8枚:七七战火、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战、敌后游击战、芒友会师、华侨捐献、台湾光复、伟大胜利
60周年4枚:全民抗战、中流砥柱、诺曼底登陆、攻克柏林1枚小型张:和平与正义

A.强调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B.肯定了美苏两国对中国抗战的援助
C.展示了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伟大力量
D.突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地位
2019-06-26更新 | 238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4届上海市黄浦区高三模拟(二模)历史试题
2 . 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纪念邮票中的三枚,表现了4个经典的重大事件。邮票的主图选用的是纪实性的照片。

回答:
(1)小明想为第二枚邮票加盖原地纪念邮戳,他应该去哪些省份?
(2)前两枚邮票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大约相隔了多少年?
(3)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这三枚邮票的选题有何深刻的政治、理论寓意?
2016-11-18更新 | 109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高考预测历史试题

3 . 位于北京中山公园的“保卫和平碑”(其实是牌坊),曾是写满中国近代屈辱历史的“克林德碑”,又随历史风云变幻曾改名“公理战胜碑”。一座牌坊,凝聚了三个时代的缩影。


(一)克林德碑

1900年6月,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在前往总理衙门途中,与清军发生冲突,他开枪挑衅,被清军击毙。德国以“克林德事件”为借口,强迫清政府在不平等条约第一条作出如下承诺:

大清国国家业已声明,在遇害该处所竖立铭志之碑,与克大臣品位相配,列叙大清国大皇帝惋惜凶事之旨,书以拉丁、德、汉各文。……现于遇害处所建立牌坊一座,足满街衢……

1903年,克林德碑落成典礼上,一位在场的美国人赫德兰在《一个美国人眼中的晚清宫廷》中却写道:“(当时的)中国人认为,中国政府之所以建造这个石拱门,不是为了纪念克林德,而是为了纪念杀死克林德的人。”

1.德国强迫清政府将该条款列为第一条的不平等条约是:(单选)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2.你如何理解该碑是“为了纪念杀死克林德的人”?
(二)公理战胜碑

1918年,“克林德碑”被拆除。第二年,由协约国各方出面让德国将拆毁的牌坊移建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改称“公理战胜坊”。当时的政府公报中记载了开工仪式情形:

此次建筑缘于上年十一月欧战告终,我协商各国(协约国)得完全之胜利,京师市民正拟建坊以昭纪念。同时中法协进会亦有就克林德残碑改建纪念坊之议。爰即合议建筑作为公理战胜之纪念,亦表示永久和平之意。庶几他日中外人士瞻眺其间,足以永志不忘……礼毕(中外政治人物分别演说)咸以此项建筑所以表彰公理正义之成功,为世界和平安乐之基础。

——政府公报《京师市政公所呈国务院报告协胜纪念建筑开工情形文》

3.“政府公报”中的“政府”指的是:(单选)
A.满清政府B.南京临时政府C.北洋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
4.事实证明,“公理战胜”、“世界和平安乐”是否真的到来?请说明理由。
(三)“保卫和平”牌坊

1952年,根据世界和平理事会建议,我国著名人士宋庆龄、郭沫若等11人,联名通电邀请世界和平人士赴京参加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三十七个国家代表一致通过“告世界人民书”、“致联合国书”等决议。为纪念这一盛事,“公理战胜”碑改称“保卫和平”牌坊。

5.你如何看待该碑(牌坊)的前世今生?
2023-04-14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抗日战争

材料一   19274月,田中义一出任日本首相后,提出《对华政策纲领》,声称:满蒙地区,特别是东北三省,与日本“有重大的利害关系”,纲领还表示,日本将采取包括武力在内的一切手段,来维护并进一步扩张其在满蒙、特别是东三省的权益。1930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日本。日本帝国主义进一步加紧实施武装占领中国东北的计划。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据材料一,概括日本在30年代加紧侵华的原因。
(2)国内史学界关于抗战的时间问题有“十四年说”和“八年说”两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别指出两种观点的历史依据。

材料二   1941年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抗战四周年纪念宣言》中说:“四年以来,全国军民奋起抗战,不顾牺牲,不怕困难,前赴后继,再接再厉,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度过了许多的难关,卒能使敌寇胆寒,环球心折,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基础,产生了新中国的雏形。”

——王桧林《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若干问题研究》

(3)据材料二,归纳抗战奠定了民族复兴基础的突出表现。
(4)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在抗战战略防御阶段中国军民“使敌寇胆寒,环球心折”的重大成果。

材料三   抗日战争部分大事摘录

时间大事
193845个华侨团体聚会新加坡,宣告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
1939《黄河大合唱》首演于延安立即引起巨大反响,随即很快唱响全国。
1943美,中,英三国首脑在开罗举行会议,讨论战后处置日本问题。
1945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纵队已发展到九十一万人,民兵发展到二百二十万人以上,建立了十九个大的解放区。
(5)抗战胜利对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请结合材料三加以说明。
(6)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近代以来推动中华民族觉醒和团结的因素有哪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邮票中的历史

纪念邮票是为纪念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而专门发行的邮票,具有时代性和政治性。

材料一   中华民国发行的纪念邮票为纪念辛亥革命,中华邮政于1912年12月15日发行《中华民国光复纪念》和《中华民国共和纪念》邮票各一套,主图分别为当时国家的最显要人物。图1-1肖像两侧为稻穗,图1-2两旁是麦穗。


   
图1-1

图1-2

问题:
(1)以下对上述邮票的叙述,正确的涂“T”,错误的涂“F”
①邮票上人物分别是孙中山和袁世凯(   
②标志着近代中国国家邮政的开端(   
③可透视革命派与北洋势力妥协与合作(   
④见证了中国封建专制统治的终结(   
⑤能佐证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⑥能证实民国初年政党政治已经形成(   

材料二   美国发行的邮票以下是美国邮政总署发行的纪念邮票,邮票画面背景为当时的中国轮廓图,左右两侧分别是林肯和孙中山的肖像。肖像下方分别标有英文“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和繁体汉字“民族、民权、民生”。



图2
(2)图2邮票是美国为纪念中国抗战中的什么事件而发行的?
(3)从邮票可透视出孙中山与林肯治国理念的相似性是(   )(填涂字母)
A.主权在民   B.以法治国   C.中央集权   D.和而不同

材料三   新中国发行的邮票

图3-1为1956年发行的《孙中山诞辰九十周年》纪念邮票,画而右侧写有“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孙文”:图3-2为《辛亥革命七十周年》纪念邮票,画面左侧是孙中山1916年提写的“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孙文题”;图3-3为《孙中山诞辰一百五十周年》纪念邮票,画面中突出了纪念馆墙上题词“天下为公孙文”。



图3-1 1956

图3-2 1981

图3-3 2016

(4)图3-1和图3-3邮票画面文字中,可以透视出孙中山的思想中受到了_________和 (思想)的影响:图3-2邮票画面文字中的“潮流”是指
(5)依据材料和所学,分别概述国家邮政部门发行五枚孙中山邮票的时代诉求。
2022-02-20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大会上说:“虽然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这里“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主要指
A.制定了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B.推翻了满族贵族的专制独裁统治
C.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D.颁布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7 . 如图是德皇威廉一世命人制作的德皇加冕仪式纪念油画。在皇帝的要求下,画师将俾斯麦画成了在场唯一一名着白色戎装者。德皇提出该要求当是基于俾斯麦
A.是缔造德国统一的功臣B.是缔造德国民主的元老
C.率军打败了拿破仑一世D.建立了德意志海上霸权
8 . 辛亥革命三十周年之际,《中央关于纪念今年双十节的决定》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和全国一切真诚的革命志士,都是辛亥革命最忠实的继承者。……我们共产党人誓与全国一切革命真诚志士一道,誓与全国人民一道,继续奋斗,不达目的,决不休止。”中共中央发表该决定,旨在
A.推动国民大革命抗击北洋军阀
B.完成土地革命,反对南京政府
C.维护国共合作,坚持抗战到底
D.实现人民民主专政巩固新政权
2019-10-23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金山中学2016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等级考历史试题
2011·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9 . “岛寇荼毒,痛及滇西。谁无血气,忍弃边陲。桓桓将士,不顾艰危。十荡十决,甘死如饴。瘗忠有圹,名勒丰碑。懔懔大义,昭示来兹。”这段碑文纪念的是
A.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B.中国远征军第八军
C.中国人民解放军D.中国人民志愿军
10 . 梁启超在《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中说:“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下列关于这三回革命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周朝的革命体现了族权和政权的结合
B.汉朝的革命打破了夏商周以来官僚政治的局面
C.辛亥革命使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
D.辛亥革命开启了进步的闸门,使反动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