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荀子曰:“(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ー国”。其中,最重要封国有卫、齐、鲁、宋、晋等(如下示意图)。根据右边图示可推知分封制
A.授土授民强化了王室集权B.加强了对广大地区的有效管理
C.贵族政治影响了边远民族D.消除了地方势力对中央的威胁
2 . 下图为中国近代一段时期内民主革命形势发展的示意图。下列各项能正确反映图示内容的是
A.中国革命重心发生转移B.辛亥革命得到各地响应
C.中国实现形式上的统一D.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3 .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

材料一   

材料二   (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三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   (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

(2)图示二、图示三所示的朝代的选官制度是什么?其影响有哪些?

(3)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你怎样认识这一制度的积极影响?

(4)根据材料三、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

4 . 下面是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图示表明北宋加强中央集权举措的突出特点是
A.极力提高皇权B.竭力削弱相权
C.削夺将帅权力D.分权以削弱地方权力
2020-01-17更新 | 231次组卷 | 18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唐朝社会结构示意图

该图示可以说明唐朝
A.官僚政治和平民政治兼顾B.科举制扩大了统治的基础
C.政治制度中等级差异缩小D.中央集权制度日渐体系化
6 . 下图为某校高三学生在学习某国近代政治制度后,用物理电路知识绘制的图示。由此可知该国(     
A.内阁受到帝国议会的有效制衡B.国民在权力结构中居于核心地位
C.联邦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D.国家元首握有大权议会仅为粉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刘邦建立的汉朝,最大的贡献就是“汉承秦制”。但在继承的同时,还犹豫不决,进两步退一步,他宣布:“非刘氏而立,天下共击之。”然而事与愿违,效果适得其反。到汉武帝时,才把秦始皇创建、汉高祖重建的帝国体制进一步强化、完善,使大汉帝国尽显威仪,并走向了顶峰。

——摘编自樊树志著《国史十六讲》

材料二   元封五年(前106年),汉武帝分天下为十三州,州设刺史一人。但设立刺史以监察地方以后,刺史制度并没有一直按照武帝设计的模式运转,而是逐渐发生演变,见图4(①表是武帝设立刺史前的情况,②表是设立刺史后的情况,③表是东汉末的情况。箭头代表机构之间的从属关系)。刺史作为监察官,它的职权仅在监察。当它作为行政长官时,职权无疑是要扩大到许多方面。


——摘编自薛军力《从汉代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看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承秦制"的具体表现及"效果适得其反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强化完善汉帝国的政治举措'并对材料二中图示现象作一解读。
8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


(1)材料一中的图示一、二、三反映的政治制度分别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古代什么政治制度?这一政治制度有何作用?
(3)依据材料三,概括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并分析其意义。
(4)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两大矛盾及两大矛盾的演变趋势。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材料二:19世纪中期的中国大事记


材料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节选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第十二条人民有选举及被选举之权;第十九条参议院之职权……议决一切法律案;第三十条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第五十一条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请回答:
(1)简析材料一中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这句话的含义。
(2)历史事件的发生具有内在联系。结合材料二图示及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进步意义。

10 . 材料一   如图所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材料二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

——摘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   早在16、17世纪,一些来自东方的传教士和旅行家就对中国的科举制度有所著述,到19世纪上半叶,大批有关中国科举制度的著作都认为“它是值得推崇并仿效的。”这对西方文官制度的改革起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1853年英国政府有关部门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1870年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这些考试制度及原则与中国古老的科举制度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摘编自《西方文官制度起源》《英国政治制度史》等


(1)请正确填写材料一中图示①②缺失的内容。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体现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国文官制度与中国古代科举制有何相似之处。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科举制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