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可以作为理解下列哪一历史时期的史料
A.一手史料,第一次世界大战B.二手史料,第二次世界大战
C.一手史料,惨烈的美越战争D.二手史料,美苏之间的冷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陕西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A、B、C三幅地图分别体现的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是什么?以上地方行政体制的变化体现了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趋势如何?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任用管理人员的依据和方式上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区别?
(3)史料一般分为原始史料与二手史料两大类。从研究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角度看,材料二所引用的史料和材料三中所说的封泥分别属于哪一类?
2019-01-30更新 | 21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2016年1月5日,在传言张献忠“江口沉银”区域发现一批珍贵文物,除刻有“大西”年号的银锭及“西王赏功”金、银币外,最为珍贵的是长12厘米、宽10厘米、重730克,刻有29个字的金封册。经鉴定后形成证据链证实了张献忠在当地“千般沉银”的民间传说。对此,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
A.民间传说是第二手史料,史家可根据传说开展历史研究
B.民间传说属于人类记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的历史
C.民间传说属于口述史料,可以成为考古发掘的主要依据
D.民间传说属于间接史料,惟有经考古论证方可成为信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