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鸦片战争前,一些具有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人士,如顾炎武、吴敬梓、曹雪芹等人开 始对科举制度进行大胆、辛辣的批判。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对科举制 的批判尤为激烈,称其“箍人心”,“坏人才”,“毁实业”。在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下,清政府于 1905年正式废除了科举制。近年来,新现点认为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的伟大创举,它不仅对古代中国的政治、教育、文化等多个领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且对近代以后的中国和世界的文明进步产生了推动作用。科举制实际上是近代欧洲兴起的文官制度(即公开考试选 拔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源头。现在我国实行的高考制度某种意义也是古代科举制的继承和发展。


针对材料中的两种不同观点选择一个加以评论。(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21-02-24更新 | 794次组卷 | 20卷引用:上海市徐汇区南洋模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现代化的延误

材料一   19 世纪中叶是现代化的全球扩张阶段,中国与日本同属非西方文明, 对于现代化这种 “舶来品” 的抗拒是难免的, 这也是很多非西方国家出现的普遍现象。 但在不断抗拒、不断遭受挫折以后, 两国一个是采用现代化的手段来继续对抗现代化的目标,一个是改变态度转而接受现代化。

——刘金源《关于中国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的认识》

材料二   中国的现代化是被延误了的现代化。为什么一个前现代世界长期发展领先地位的悠久文明,在向现代化世界的转变过程中如此步履维艰、艰险迭起呢?对于这一问题,学术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基本观点:一种观点可称之为外因论,认为主要是由于外来资本主义的渗透和帝国主义的侵略造成的,“侵略——反侵略”是这一研究取向的基本分析框架;另一种观点可称为内因论,即认为中国现代化延误的主要症结在于传统文明的落后性,制度的独特性,中国历史发展的停滞性等内在弱点。“传统——现代性”的对立是这种解释的分析框架。

——罗荣渠《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延误》


问题:
(1)根据材料一,你认为19世纪中叶中国的现代化道路符合材料中的哪种观点?
(2)举一实例说明中国如何实践这种观点的。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怎样看待中国现代化被延误的“外因论”?
2020-05-04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4月教学质量调研(二模)历史试题

3 . 有学者指出:“政治上结束战国是在秦代,而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


请你结合所学,对这一学者的观点进行论证。
4 . 两会部长“好声音”

问题
(1)请对“一战前的英德关系”进行分析。
(2)“现在的中日关系与一战前的英德关系”能相提并论吗?为什么?
(3)谈谈你对“2014不是1914,2014更不是1894”的认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宋朝“面面观”

史学界有人认为,宋代是“积贫积弱”的时代,“弱宋”几乎成了这个王朝的代名词。但也有许多学者主张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艺复兴”和“经济革命”的时代。


问题
(1)为什么“弱宋”几乎成了宋朝的代名词?造成“弱宋”的原因是什么?
(2)你是否同意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艺复兴”和“经济革命”时代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020-04-28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下学期教育质量调研(二模)历史试题
6 . 《开罗宣言》
2013年12月1日是《开罗宣言》发表70周年,中国社科院等许多团体举行各种庆祝和纪念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3年12月1日,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走向胜利之际,中、美、英三国在埃及首都共同发表《开罗宣言》,确立了对日本的侵略罪行以及战后对日本的处理。1945年7月26日,三国首脑又共同发表《波茨坦公告》,再次明确宣告《开罗宣言》所规定的条款必须实施。

材料二   


《宣言》原文:罗斯福总统、蒋委员长、丘吉尔首相、偕同各该国军事与外交顾问人员,在北非举行会议,业已完毕,兹发表概括之声明如下:

三国军事方面人员关于今后对日作战计划,已获得一致意见,我三大盟国决心以不松弛之压力从海陆空各方面加诸残暴之敌人,此项压力已经在增长之中.

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三国决不为自己图利,亦无拓展领土之意思。

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我三大盟国稔知朝鲜人民所受之奴隶待遇,决定在相当时期,使朝鲜自由与独立。

根据以上所认定之各项目标,并与其他对日作战之联合国目标相一致,我三大盟国将坚忍进行其重大而长期之战争,以获得日本之无条件投降。

材料   三战后的日本一直存在否定历史、否定《开罗宣言》精神的思想。近年来,其国内右翼势力更是动作频频,不断公开挑战《开罗宣言》的法律地位,政府中的右翼势力的公然纵容,使得极端民族主义势力抬头,不仅继续否定历史,还试图通过修宪等方式竭力摆脱《开罗宣言》的束缚,突破战后国际秩序。因此,《开罗宣言》在日本各界遭受刻意冷落,甚至狡辩《开罗宣言》无非就是三个国家领导人的一个宣言,不能等同于国际法。还有日本右翼学者一再声称,日本并未在《开罗宣言》上签字,不具备法律效力。”


阅读材料,回答:
(1)“中国之领土,例如台湾、澎湖群岛”是怎样被日本窃取的?
(2)结合材料,批驳日本右翼的言行。
2020-04-2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变与不变

黄仁宇先生在《中国大历史》指出:“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     


请结合史实,简要评述这一观点。
2020-04-15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历史上的法制文明成就。阅读下列关键词一览表,从其中的某个侧面,选出3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并对这4个关键词进行简要解释。

1《汉穆拉比法典》7“人民主权”
2雅典公民大会8《合众国宪法》
3“十二铜表法”9美国国会
4等级代表会议10日本1889年宪法
5伏尔泰11《法国民法典》
6《论法的精神》1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示例:关键词:雅典公民大会;等级代表会议;美国国会
主题:立法机构;补充关键词:中华民国参议院
2020-04-14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历史试题
9 . 相权与君权。

著名学者唐德刚在其《袁氏当国》一书中提到:(著名历史学家)钱穆认为,传统中国古代的相权是制衡君权的法宝,比现代西方的三权分立制还要完美。


你是否同意?依据所学,阐述你的观点。
2020-04-14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历史试题
10 . 历史的镜子

有学者认为:“在民国成立以前,几千年以来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甚至是苛暴的、黑暗的。”


问题:你如何理解这位学者的评论?
2020-04-14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松江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