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对外援助的发展历程。

探索阶段(1950~1978年)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政府向朝鲜无偿提供大量战争急需和人民生活必需的物资援助,并在战后继续帮助朝鲜恢复经济、重建家园。1964~1970年,中国的受援国达31个,并先后同10个非洲国家建立经济技术合作关系,援建成套项目和提供技术援助成为对外援助的主要方式。
在努力克服“文革”时期严重财政困难和各种干扰因素的情况下,中国全力支持越南、柬埔寨、老挝人民的抗美救国战争,同时全面铺开对其他亚非友好国家的经济技术援助,受援国增至66个;1971~1978年,对外援助支出达到前20年支出总和的159%。
改革阶段(1979~2012年)中国不断推进对外援助机制改革,包括:淡化意识形态色彩,重新明确对外援助作为“南南合作框架下发展中国家之间相互帮助的基本定位;强调按经济规律办事,走互利合作的新道路。
创新阶段(2013~至今)中国全面开启对外援助方式的结构性改革和管理体制的市场化改革。例如,设立多种形式的援外专项资金和合资合作专项基金,贴息优惠贷款成为对外援助资金的创新形式。除传统的成套项目和物资项目援助外,技术援助和智力援助的比重明显提升。

——摘编自俞子荣《不平凡的探索与成就——中国对外援助70年》


根据材料信息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中国史的相关史实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充分,论据准确,逻辑清晰)
2023-05-14更新 | 140次组卷 | 3卷引用:新疆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学者鞠佳认为:“中国延续数千年的历史中,有四次人文主义热潮。”如图。

——摘编自鞠佳《变革之路:中国历朝改革得失》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既植根中国土壤、彰显中国智慧,又积极借鉴和吸收人类政治文明优秀成果,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是在中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的结果。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白皮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这一主题,结合中国史的相关知识,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必须史论结合)
2022-09-28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2022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22-23高三上·广东江门·阶段练习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今国家尽制郡邑,连置守宰,其不可变也固矣。”(柳宗元《封建论》)

“封建之废,非一日之故也,虽圣人起,亦将变而为郡县。”(顾炎武《郡县论》)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始皇》)


根据材料,提炼一个观点,以“郡县制”为主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主要有关国家废除奴隶贸易和奴隶制时间表

国家宣布废除奴隶贸易法律生效时间宣布废除奴隶制法律生效时间
英国18071808.1.118331834.8.1
法国1792181818481859
美国18081865
葡萄牙183618581878
西班牙18201878

——摘编自郑家馨《殖民主义史:非洲卷》


概括材料中的信息,联系世界近代历史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加以说明。(要求:提出不少于两条信息,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1929年1月朱德、毛泽东率红四军主力走下井冈山向赣南闽西进军,到1934年10月开始长征,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央苏区战斗了五年零九个月。期间,面对“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迷茫,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建立起多个革命根据地。当时中央苏区物资严重匮乏,军民生活异常艰难。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率先响应,每天节约一餐口粮支援前线,苏区干部更是“自带干粮去办公”。为解决村民饮水困难,毛泽东亲率红军战士开挖“红井”;朱德帮助农民插秧收稻。在艰苦的环境中,中共创造了苏区党建、社会工作、群众工作等各个方面的“第一等工作”。

——摘编自李红喜《全面把握苏区精神的深刻内涵》等

材料二   1978年10月,袁庚受命主持招商局全面工作,同年中央批准招商局在深圳蛇口设立工业区。那时,蛇口还是一片荒山野岭。1979年袁庚提出了振聋发聩的口号:“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1984年,邓小平视察蛇口时肯定了这一符合市场经济精神的口号。当年国庆节,这句口号出现在天安门游行队伍中,迅速传遍全国各地。如今的蛇口已从一片滩涂地发展为高楼林立、山海相接的滨海新城。

——摘编自陈蓉《袁庚:创造蛇口奇迹的改革先锋》等

材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百年奋斗征程上的众多优秀品质,请从材料中提炼出一种优秀品质,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明确写出精神品质,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小明同学参加了以“历史 上的集权与分权”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小组,他们展开相关理论学习与史料搜集工作,形成如下学习笔记:

观点必要的集权和有条件的放权,关键在于时机的把握。 ——[美]拉斯韦尔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关系是“一"与"多"的统一,彼此不可分离,"多"通过"一"来实现。因此,中央政府离不开地方政府,反之亦然。 ——毛泽东
材料◆改革开放后中国进入了社会转型期,在这一时期,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较之前出现的变化特点是:良性互动逐渐取代零和博弈;中央权威和地方权限双向增长;地方权限和地方责任同步上升。
—摘编自易承志《转型期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协调:特征,趋势与路径分析》
南斯拉夫就形成了比较完整系统的自治社会主义制度,它自成一体,独树一帜,避免了苏联模式高度集权带来的诸多弊病,可是却建向另一个极端,因为过分强调自治,为南斯拉夫危机失控并最终解体理下了制度性隐患。
——摘编自陈新明《南斯拉夫自治社会主义的失致—一关于集权与分权关系的思考》
◆在联邦主义下,虽然联邦政府与各成员政府都处在共和的国家主权下,但是他们在承认各自在法律和行政上的独立前提下,保持着一种合作和协调的关系。这样就在美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内保证基层的民主。在美国实行的联邦制保证了一个多种族和民族的国家稳定。
——摘编自元子龙《当代中国政府间纵向关系中集权与分权的困境探究》
通过研读,请任选角度,自拟论题,结合笔记中的观点与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国家制度的建构中,政治制度处于关键环节。由于社会经济条伴、历史传统、文化发展、民族特点不同,世界各国既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也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政治制度模式,历史经验证明,任何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选择都不是哪一个人或哪一种政治力量主观能够决定的,而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和国情决定的。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的形成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进步性,但也有其历史的局限性,更不具有普适性。

——摘编自白艳等《透析西方政治制度模式历史局限——兼论中国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以“民主制度”为主题,参考材料信息,结合世界史知识,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黄河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重要的大河文明或农业文明之一。其古老而绵延不绝的生命力、求新求变的文化精神,使它在人类古文明史的比较中独树一帜,分外靓丽。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深深影响了中国政治文明的进程及其特点。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内的变法运动,大都继承这样清晰的变革思想,以支撑了长达数百年的变法运动,终于把行之千余年的贵族制推进到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此后,中国的政治体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管是官僚制度,还是经济制度、选官制度、文化思想等等各个方面,从秦到清发展变化的脉络也清晰可循。古代中国正是在平原流域等地丰厚的土壤条件上,创造了各种政治制度,更是创造了直接影响西方政治进程的四大发明。中国在长达千余年的时间里毫无争议地走在世界前列。

——摘编自李振宏《谈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观点,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承担

材料在西方列强侵华的过程中,虽然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但许 多爱国军民仍然在祖国的陆疆和海疆勇敢地承担起了抗敌、御辱、图强的历史责任。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反侵略的史实,以“责任担当”为主题写一则历史小短文 (要求:主题鲜明,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1-10-19更新 | 324次组卷 | 5卷引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