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部分)

时间会议名称主要内容概要
1922.7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当前阶段的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1927.8八七会议总结了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1935.1遵义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军事和组织问题;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1935.12瓦窑堡会议提出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
1937.8洛川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强调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成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
1945.4中共七大提出了党的政治路线;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949.3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提出了革命胜利后党在各个方面的基本政策。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校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员》(上册)


依据表格中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的有关信息,从中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证。(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2-08-12更新 | 16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2 . 2021年10月25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阅读下表,回答问题。

材料

时间事件
1971102526届联大,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的决议案
1974410邓小平在联合国第六届特别会议上发言。他阐明了中国的外交政策,并庄严宣布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做超级大国
198911中国首次派人参加联合国纳米比亚过渡时期协助团。这是中国第一次派人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20001中国政府向联合国东帝汶过渡行政当局派遣15名民事警察。这是中国政府首次派出民事警察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
2003522联合国安理会以14票赞成通过第1483号决议,同意取消联合国对伊拉克长达13年的制裁
2015724中国外交部与联合国驻华系统联合发布《中国实施千年发展目标报告(2000-2015)》。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南南合作,并协助120多个发展中国家实施千年发展目标
2015926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联合国发展峰会并发表题为《谋共同永续发展做合作共赢伙伴》的重要讲话
20211015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通过了《昆明宣言》,向全世界发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共建全球生态文明的倡议

——摘编自《新中国重返联合国50年都做了哪些大事?》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北伐,泛指中国历史上由南向北的大规模战略攻击。近代的两次北伐,在历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北伐,在答题卡的示意图中标示这次北伐的大致行军路线,并为此次北伐撰写一段解说词。(要求:在示意图中用→明确标示行军路线;解说词表述完整清晰。)
2021-12-01更新 | 333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百校大联考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外交发展概况简表

时间发展概况
19491959新中国提出了以“三大外交政策”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本内容的一系列外交政策,同32个欧亚非国家正式建交,迎来了历史上第一个建交高潮。
19601968出现了以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建交为基本特点的建交高潮;同时,逐步突破西方国家的封锁。1964年,中法建交。
19691979外交政策出现了大调整和大突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得到恢复,中美、中日关系先后实现了正常化。
19791989中美关系总体平稳,中苏关系正常化,与发展中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建交国总数上升到137个。
19902011坚定不移地“走出去”,继续推动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与大国建立了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支持和援助发展中国家,推进以联合国为重点的国际组织的多边活动,参与创建并推进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外交进程。新中国建交国发展到160余个。
2012年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与时俱进,提出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交往格局更加丰富完整。新中国建交国发展到近180个。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表中的内容提出一个观点,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1-11-26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法治建设进程简表(部分)

时间事件
建国初期国家法制建设先后制定了婚姻法、工会法、土地改革法等一批法律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97年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宪法形式规定下来
2012年中共十八大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2014年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战略部署

——摘编自封丽霞《新中国法治70年;历程、轨迹与展望》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整体或部分),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划分中美关系的阶段特征,并说明划分依据。(要求:主题明确,持论有据,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1-11-19更新 | 10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比较图1、图2,提取图中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1-11-18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事件
19452苏美英三国召开雅尔塔会议
19458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73杜鲁门发表抨击“极权政体”的咨文
1950中国推广俄文教育
195010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赴朝鲜参战
19558苏联与东欧八国签订《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19615美国发动对越南特种战争
1971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2田中角荣倡导“多变自主外交”
1991苏联解体
1998中国与欧盟、中国与日本分别达成“伙伴关系”

——摘编自刘德斌《国际关系史》


综合以上材料,提取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1-11-09更新 | 244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鸦片战争前,一些具有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人士,如顾炎武、吴敬梓、曹雪芹等人开始对科举制度进行大胆、辛辣的批判;鸦片战争后,受西方民主启蒙思想影响的人士对科举制进行了更猛烈更深入的批判。19世纪末,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对科举制的批判尤为激烈,称其“箍人心”“坏人才”“毁实业”。在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下,清政府于1905年正式废除了科举制。此后一个世纪,对科举制的上述评价一直是史学界的主流观点。近年来,史学界对科举制重新评价的观点抬头,并且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新观点认为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的伟大创举,它不仅对古代中国的政治、教育、文化等多个领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且对近代以后的中国和世界的文明进步产生了推动作用。科举制实际上是近代欧洲兴起的文官制度(即公开考试选拔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源头。现在我国实行的高考制度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对古代科举制的继承和发展。


评论材料中有关科举制度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21-10-01更新 | 254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选修)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

冷战阶段分期重要史实
第一阶段
冷战的开始
雅尔塔体系确立、凯南的“八千字”电报、杜鲁门主义、新中国诞生
第二阶段
冷战的扩展
华约组织建立、中苏友好合作、朝鲜战争
第三阶段
冷战中的缓和
西欧和日本的发展、中美关系的解冻与正常化
第四阶
段冷战再现
中国对外开放并采取独立自主外交、美苏进入新一轮军备竞赛
第五阶段
冷战的结束
核裁军谈判取得重大进展、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依据刘金质《冷战史》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所给材料的整体或局部提取3条相互关联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1-09-23更新 | 246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2022届高三9月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