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义和团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背景
(1)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剧。
(2)西方势力深入中国城市、乡村后引发了一系列冲突。特别是德国抢占________,进一步刺激了________民众。
(3)反洋教斗争的兴起。
2021-10-1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课前案)(中外历史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日本福岛少将遂到英军司令部会见盖斯里中将。中将日:“英美两军愿随贵军行动,一起向北京进军。”这一场景出现的背景是
A.太平天国运动爆发B.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
C.义和团运动的扩展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末,山东、直隶一带出现以反对外国宗教侵略为核心的反侵略的群众组织一义和团。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630日,山东巡抚张汝梅在奏折中说道:“直隶、山东交界各州县,人民多习拳勇,创立乡团,名日义和。”练拳是为“保卫身家,防御盗贼”,吸引群众参加,并迅速形成一支反帝爱国的洪流。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山东义和团首先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得到了各地义和团的认同,从此吸引了更多的群众参加反侵略的斗争。

——摘编自关伟《19世纪末20世纪初奕助外交活动真相》

材料二   光绪二十六年七月二十一日(1900815日)凌晨,侵略军由东便门、东直门、朝阳门、安定门、广渠门等处相继攻破北京城,扑入使馆区,并有一部由前门入内城。几乎同时,慈禧太后携光绪帝、皇后、大阿哥及少数王公大臣,由神武门出西直门,仓皇奔逃。在经历了失陷最初几天完全失控的屠戮、焚烧、抢劫和奸淫之后,侵略军在当地建立起殖民统治秩序,对北京皇城、内城和外城各街区实行分片接管。

——摘编自戴海斌《“无主之国”:庚子北京城陷后的失序与重建一以京官动向为中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义和团运动发生的背景及性质。
(2)指出材料二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并结合材料一说明发动者的目的。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思之土,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宫民通行之物,以则发逆,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材料二   以自强求高为目标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以翻译、出版科技、学堂、留学生为内容的近代文化事业都是这种结合所产生的有益结果。这些东西是封建文化和封建制度的对立物,虽然力量有限,但终打开了缺口,促进了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吾人对于中国群众,不能视为已成衰弱无德行之人:彼等在实际上,尚含有无限蓬勃之生气。至于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可于此次‘券民运动'中见之。在山东直隶两省内,至少当有十万人数,加入此项运动。彼等之败,只是由于武装不良之故。

——八国联军统师瓦德西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洋务运动的性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洋务运动的史实,对材料三中“进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进行历史解释
(3)概括材料三中关于义和团运动失败原因的观点,并对这一观点加以评价。
2022-05-16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赫德说:“义和团之运动,虽无人才,无器械,一败涂地;然其始羽檄一飞,四方响应,非无故矣。自今以往,此种精神必深入人心,弥漫全国。他日又必有义和团之子孙,辇格林之炮,肩毛瑟之枪,以行今日义和团未竟之志者。”这反映出他认识到(  )
A.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无法实现B.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
C.中国人民继续发动义和团运动D.武器落后是失败原因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联军从华北撤退时,英国获准开始在长江的镇江到汉口一段进行贸易,而无须根据条约的规定,要等到平定叛乱以后才能进行贸易。而清廷的想法正如恭亲王所说,英国人“不但不虑其为害,转可以为我所用”。此后,英国对太平军朝廷的干涉应当被视为卜鲁斯为稳定中英关系而做的全面努力的一部分。当考察太平军失败的原因时,我们立刻会遇到的困难是,不能完全用纯军事方面的理由来解释。

——摘编自【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

材料二 义和团和清军在中国北部的反帝斗争使帝国主义胆颤心惊。英国是想通过刘坤一(南京的总督)张之洞(湖广总督)加强对长江流域的控制。刘坤一、张之洞向英国政府保证,将“不惜代价,采取有力措施”,维护英国在长江流域的一切权益。继英国之后,美、德、法等帝国主义也参与策划“东南互保”。义和团运动使帝国主义分子认识到要瓜分“地土广阔、民气坚劲”“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的中国是不易实现的。

——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的相似之处,并指出义和团运动的历史功绩。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义和团运动相比,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不同原因,并说明从这两次运动的失败中得到的启示。
7 . 《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铁路设施大大破坏了传统的运输体系。两条老的南北干线——大运河和从汉口到北京的陆路——在与铁路的竞争中失败,成千上万的船夫、车夫、客栈店主和商人失业。随着南来的贡米运输在1900年变成现金支付,大运河差不多就成为明曰黄花。这种现象
A.体现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B.推动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C.揭示了义和团盲目排外的深层原因D.表明了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西方列强和日本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的时候,美国正热衷于同西班牙争夺菲律宾的战争。打败西班牙,占领菲律宾后,美国向列强提出了所谓“门户开放”政策,美国在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和特权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贸易机会均等。

材料二   阅读中国近代史资料   丛刊《义和团》中的几段叙述:

吾人对于中国群众,不能视为已成衰弱或已失德性之人;彼等在实际上,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至于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可于此次“拳民运动”中见之。在山东直隶两省之内,至少当有十万人数,加入此项运动……国联军统帅瓦德西曾承认,“然实则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使列强侵华出现了怎样的新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材料二分析,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完全殖民地的原因。
9 . 孙中山在论及义和团运动时说:“义和团尚仅“一隅之民”,若其举国一心,则又岂义和团之可比哉。”孙中山此番言论旨在
A.强调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B.肯定义和团运动的反封建性
C.批判义和团运动的盲目性D.解释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
10 .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甲午战败、瓜分狂潮、八国联军入侵等民族创痛成为中华民族走出被动状态、实现初步群体觉醒的重要导火线。而中华民族具有群体觉醒意义的标志性事件是两大群体,即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几乎同时登上历史舞台,并相继创立和认同“中华民族”这个标志性概念。上述材料说明
A.中国社会各阶层都认识到了民族独立的重要性
B.新社会力量的崛起是民族意识觉醒的主要原因
C.中国已经具备了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思想基础
D.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最终趋向政体统一性
2020-12-17更新 | 858次组卷 | 9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