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外交新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1 道试题
1 . 从1976年7月1日到10月1日,中国高层出访总次数为79次。而此后到1977年6月30日,出访次数为252次。与1977年相比,1978年的出访次数增长了27%。1976年至1978年中国高层频繁出访主要是
A.为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创造条件
B.为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作准备
C.为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D.为改善中美关系寻找突破口
2 . 1964—1978年,国家在川贵、云、陕、甘、宁、青等中西部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设施建设,新建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沿海一些工业企业也搬迁到西部和西北地区,这就是“三线建设”。“三线建设”旨在
A.改变旧有工业布局
B.加快发展内地经济
C.备战应对国际局势
D.创新科技调整经济
2019-06-01更新 | 1964次组卷 | 22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三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一中、十中、铁一中)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中国美国
1937—1945年中华民族积极抗击日本侵略;国民政府组织远征军入缅作战废除在华领事裁判权等特权;向中国提供贷款6.9亿美元,依租借法案;向中国提供军事援助8.25亿美元
1945—1949年重庆谈判和重庆政协会议;国共两党内战;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出台;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关贸总协定成立;提出了稳定和复兴日本经济的九原则
1950—1980年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原子弹和氢弹相继爆炸成功;
1959—1961年出现严重经济困难;
“文化大革命”;
1969年“珍宝岛”事件;
“乒乓外交”;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美国发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尼克松主义发表;
“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成功,人类首次踏上月球;尼克松访华


表为20世纪三十至八十年代中美两国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一个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一带一路”已发展成为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并充分借助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与有意向的国家和地区一起规划,共同协商,6年时间先后推动126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参与签署170多份合作协议。据此可知,“一带一路”
A.体现中国继续维持与邻国结盟的外交政策
B.体现了国与国一律平等的外交理念
C.开拓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外交新篇章
D.经济援助成为中国外交主要手段
2019-05-26更新 | 1291次组卷 | 3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2019年1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互致贺信,热烈祝贺两国建交40周年。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中美建交40年来,两国关系历经风雨,取得了历史性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72年,尼克松访华,2月28日,双方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主要内容是:双方同意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关于台湾问题,美方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双方还认为发展两国间的贸易和进行科学、技术、文化、体育和新闻等方面的联系和交流是互相有利的,并同意为此提供便利。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郭大钧主编《中国当代史》

材料二   “修昔底德陷阱”几乎已经被视为国际关系的“铁律”。“修昔底德陷阱”,这一说法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他认为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多数以战争告终。如雅典与斯巴达之间战争的爆发,“使得战争无可避免的原因是雅典日益壮大的力量,还有这种力量在斯巴达造成的恐惧”。

——根据《百度百科》整理

材料三   随着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崛起,中美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开始显现,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特别是中美之间战略互信的缺失增加了中美之间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的可能性。美国副总统彭斯2018年10月4日发表的反华演说使中美关系的下行趋势再度加剧。彭斯的演讲出于美国国内政治需要建构的美中关系史叙事已经造成美国公众对历史上的中美关系的严重误解,其结果就是令美国公众以为两国之间的冲突和对抗将会增强,而对两国间的合作和友谊知之甚少。

——来源于《海外网》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出现的变化;分析其对中美两国的政治影响。
(2)根据材料二,归纳“修昔底德陷阱”的内涵;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相关史实予以评析。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前影响中美关系的主要因素。当前形势下,我国政府应如何应对复杂的两国间关系?
6 . 由下表可知,新中国成立之后,下列两个时期与我国建交的国家数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年份建交数量
196944
197288

A.对外交政策进行了调整
B.同美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C.综合国力实现快速增长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7 . 邓小平同志敏锐地意识到:第一,较长时间内不会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第二,改变“一条线”战略,反对霸权主义。于是,我国在外交战略方面采取了
A.为巩固政权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B.团结一条线策略以反对苏联霸权主义
C.落实独立自主、不结盟和全方位的原则
D.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形成全方位良性互动
8 . 1979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所谓《与台湾关系法》。该法案表示遵从卡特政府与北京谈判中接受的原则,即将来与台湾的关系是一种非官方关系,并规定在台湾建立一个民间性代表机构—美国在台协会,由它来处理美台关系。这
A.表明中美关系已完全正常化
B.反映美国并未放弃干涉中国内政
C.推动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D.中美双方就台湾问题达成一致共识
2019-05-13更新 | 81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于2017年9月3日至5日在福建厦门举行。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五次领人非正式会议于2017年11月10日至11日在越南岘港举行。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于2018年6月9日至10日在山东青岛举行,这是上合组织扩员后的首次峰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上述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材料表明中国
A.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更突出
B.致力于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C.以联合国为中心展开活动
D.重视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对外援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外援助显得更为“低调”,在此期间,援助补贴下降,对外经济联络部被降级,部分臃肿的援助项目遭到审查。对外援助相对于六七十年代也相当克制,相对突出受援的特征。这种变化反映出
A.“左”倾思想严重干扰中国外交的发展
B.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政策逐渐趋于务实
C.中国物质匮乏无法提供更多的对外援助
D.不结盟外交政策导致中国援助对象减少
2019-05-04更新 | 181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省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