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外交新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7 道试题
1 . 如图是20世纪某一时期大国关系示意图,图中“——”表示合作关系,“”表示对抗关系。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甲是美国、乙是苏联、丙是中国B.甲是美国、乙是中国、丙是苏联
C.甲是苏联、乙是中国、丙是美国D.甲是苏联、乙是日本、丙是中国
2021-12-09更新 | 666次组卷 | 73卷引用:2014-2015学年江西南昌第二中学高二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2 .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策略进行了一系列变化。美国“策略”的变化说明
1949年暂时不承认美国政府继续承认国民党政府,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20世纪50年代初拖延讨论美国操纵联合国否决机器,通过了“延期讨论”中国代表权问题的决议。整个50年代都遭到美国否决
1961年“重要问题”提案美国提出:代表……需要2/3多数票通过才可解决。自十六届联大起又继续把中国阻挡在联合国大门之外达十年之久
1971年双重代表权美国主张,“在处理中国代表权问题时,联合国应当认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都是存在的”
A.新独立民族国家支持恢复中国代表权
B.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得到了加强
C.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D.美国自身经济实力不断遭到削弱
3 . “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包括共产党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材料中的“转折点”是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C.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D.中日邦交正常化
2021-08-31更新 | 122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3-2014年江西新余一中高二下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采取了两种建交方式,一是对苏联和东欧国家(除了南斯拉夫)采取承认即是建交的方式,二是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先谈判后建交的方式,“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也对你不好”。关于对待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态度,194912月,毛泽东针对缅甸要求与新中国建交的问题指出,要先谈判后建交,认为这是“完全必要的,对一切资本主义国家都应如此”。

——摘编自任晓伟《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对国际政治的认识演进和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

材料二   19722月尼克松访华,跨出了改善中美关系的第一步。2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这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双方的贸易、科技和文化往来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双方政府官员也在不断进行接触。

——摘编自谢益显《中国外交史》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外交已经出现一些转型迹象,而且越来越明显。19902006年,中国累计参加联合国14项维和行动;2000年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在中国的推动下,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2001年,中国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摘编自新华网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建交方式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改善关系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并说明《联合公报》发表对中美关系发展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目标,并概括围绕这一外交目标我国展开的主要外交活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同学为研究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确定了主题并收集了相关材料。下列材料与主题对应正确的是
A.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整理万隆会议有关材料
B.中美建立外交关系——收集《中美联合公报》文字稿
C.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收集1993年江泽民出席西雅图会议有关材料
D.中日建立外交关系——收集《中日联合声明》有关材料
2021-06-30更新 | 120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0-2011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6 . 习近平主席在某国际组织上提出: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共同维护地区安全稳定;着力发展务实合作;加强人文交流和民间交往。这反映了新时期的中国外交
A.开始步入国际舞台体现大国担当
B.积极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
C.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打破了美国长期遏制中国的局面
2021-06-08更新 | 276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西省新余一中、宜春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7 . 2014年,当埃博拉病毒肆虐西非时,中国向科特迪瓦等疫区周边10个国家及时提供防疫物资援助,同时也向联合国、世卫组织和非盟等国际和地区组织提供资金和政治支持,为遏制疫情扩散作出了积极贡献。这体现了新时期的中国外交成就是
A.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B.积极参加地区性的国际组织活动
C.努力构筑睦邻友好的周边国家关系D.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2021-05-29更新 | 932次组卷 | 43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会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20世纪70年代,中国迎来第三次建交高潮。1971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15个,1972年达到了18个,加拿大、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联邦德国、英国等国先后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出现第三次建交高潮的关键因素是(  )
A.中苏关系恶化使中国倒向西方国家B.中国重返联合国大会并主导安理会
C.中国与西方国家意识形态分歧消失D.中美关系趋于缓和并向正常化发展
9 . 下图反映了新中国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其中第二次建交高峰出现的原因包括
   
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②中美关系始走向正常化
③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④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A.①③B.①②C.①②④D.②③④
2021-03-06更新 | 267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著名外交家乔冠华曾总结说,中国外交是50年代“一边倒”,60年代“反两霸”,70年代“一条线”,80年代后“全方位”。其中“全方位”的含义是
A.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B.联合美国抗衡苏联扩张
C.全面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D.奉行不结盟的多边外交
2021-01-26更新 | 135次组卷 | 24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共建部)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